原告:梁某,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杜素偉,河北杜素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崔萌,河北杜素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強,河北華胄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淶源縣白石山鎮(zhèn)西龍虎村村民委員會。
負責人:辛順平,系該村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辛福弟,系該村會計。
原告梁某與被告王某、第三人淶源縣白石山鎮(zhèn)西龍虎村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委會)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4月25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劉建勇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梁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杜素偉,被告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強,第三人村委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辛福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梁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確認原、被告2003年的口頭協(xié)議無效;判令被告交還并恢復地貌后的土地0.4畝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00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03年原、被告口頭協(xié)議,被告租用原告位于本村“黃家會”處的承包土地0.4畝,期限為三年,自2003年至2006年。期限屆滿后,原、被告口頭約定續(xù)租至今。因涉案承包地系第三人發(fā)包給原告。被告租用后用于建設選廠、尾礦庫,并堆放了大量廢礦石、廢渣。被告改變土地用途并違反相關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雙方口頭協(xié)議無效?;诖?,原告訴至法院,請求查明真相,準予原告訴求。
為支持其主張,原告舉證如下:
一、原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證實原告主體資格及身份信息情況。
二、原告戶口本,證實原告系西龍虎村村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權。
三、2017年3月8日第三人西龍虎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一份,證實原告在本村“黃家會”處享有責任田0.4畝,四至明確。
被告王某辯稱,2003年原告將自己的承包地租給被告使用屬實,被告如約將租金給付原告。但在2006年9月份雙方約定期限屆滿,日后沒再達成任何協(xié)議。聽說原告已將該處的承包地轉包給了別人,請求法庭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王某舉證:其身份證復印件1份,用以證實其身份信息。
第三人村委會述稱,原、被告之間租用土地協(xié)議是雙方協(xié)商好的。對此協(xié)議,村委會不知情。
第三人村委會未提交相關證據。
經庭審質證,被告王某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一、二無異議;證據三,該份證據內容不屬實,不能作為定案依據,原告的主張不應得到支持。
第三人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一、二、三均無異議。對被告提交的證據無異議。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無異議。
經審理查明,被告在淶源縣“黃家會”建一鐵選廠,原、被告于2003年口頭協(xié)議并約定租用原告位于本村“黃家會”0.4畝土地,期限為三年即2003年至2006年9月,每畝每年600元,三年租賃金計720元,原告已支取。租賃期限屆滿后,原、被告未簽訂任何其他協(xié)議。選廠經營幾年后,因當地政策及經營不景氣,停產至今。原告稱,被告租用后建選廠,改變土地用途,違反國家強制性規(guī)定,口頭協(xié)議無效,故其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03年達成口頭協(xié)議,租用“黃家會”的土地,租期三年已屆滿,權利、義務終止。原告未能提供日后續(xù)租等租用協(xié)議的相關證據,且被告否認,原告應承擔舉證不能后果,故對該訴求,本院不予支持。要求賠償經濟損失10000元,因原告未提供給其造成損失的賠償依據及標準等相關證據證實,對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被告在達成口頭協(xié)議時未通知第三人,第三人也未知情,故第三人不承擔責任。本院根據自愿、合法的原則進行了調解,但原、被告雙方當事人未能達成調解協(xié)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梁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元,減半收取25元,由原告梁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建勇
書記員: 李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