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原告):梁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嘉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關亞珍,嘉某某朝陽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嘉某某林業(yè)局,住所地黑龍江省嘉某某朝陽鎮(zhèn)。法定代表人:王繼勇,該局局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滕雙龍,男,該局生產辦科員。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輝,黑龍江昌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梁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支持梁某某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1、梁某某與嘉某某林業(yè)局之間應視為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嘉某某林業(yè)局沒有說明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雙方發(fā)生勞動爭議之日應當是向仲裁委主張權利之日;3、本案未超過仲裁時效期間。嘉某某林業(yè)局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梁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依法確認嘉某某林業(yè)局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行為無效,判令嘉某某林業(yè)局繼續(xù)履行與梁某某的勞動關系直到退休;嘉某某林業(yè)局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一審法院認定,1996年10月1日,梁某某(曾用名梁鳳艷)與嘉某某林業(yè)局簽訂勞動合同,為事業(yè)編制合同制工人,合同期限自1996年10月1日起至2001年9月30日止,在嘉某某林業(yè)局清河經營林場從事營林工作。1999年5月,嘉某某財政局、勞動局、人事局聯合下發(fā)《關于終止黨群機關、事業(yè)單位合同制工人勞動合同的實施方案》,方案規(guī)定:對到期的合同制工人,依據《黑龍江省勞動合同管理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第一款“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即行終止?!?999年6月8日、1999年6月9日,嘉某某林業(yè)局召開了局長辦公會和場站站長會議,傳達了解除、終止合同制工人勞動合同文件精神,會議要求:各場辦組織合同制工人學習文件和會議精神,負責通知到職工。2001年9月30日,梁某某的勞動合同期滿,且無應當續(xù)延情形。2001年10月1日,嘉某某林業(yè)局在征求工會意見的基礎上,決定終止與梁某某的勞動合同,填寫了終止合同審批表,由單位負責人口頭通知梁某某終止勞動合同事宜。2001年10月20日,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梁某某的勞動合同終止、停發(fā)工資,終止合同審批表裝入梁某某的檔案。2004年,嘉某某林業(yè)局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工人到縣、市、省、國家等機關上訪。2008年3月9日,嘉某某縣長辦公會決定由嘉某某林業(yè)局為解聘的合同制工人繳納解聘前養(yǎng)老統(tǒng)籌(單位應承擔的部分)。2008年3月25日,嘉某某林業(yè)局為終止勞動合同人員發(fā)放了生活補助,梁某某(梁鳳艷)領取了573.73元。2012年11月5日,嘉某某人民政府針對梁某某等人的上訪作出《關于林業(yè)局原合同制工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情況的復查意見書》,對上訪事項進行了答復,告知上訪人員: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及結果。2015年9月14日,梁某某等39人向嘉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機關以申請人的申請已超過仲裁時效、申請人申請參加廠辦大集體改革屬個人自愿行為不在受理范圍為由,不予受理。2015年11月,梁某某等39人向一審法院提起共同訴訟,對一審法院不予受理裁定不服,向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被駁回。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訴,后被駁回。2017年11月29日,梁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一審法院認為,梁某某與嘉某某林業(yè)局的爭議焦點主要有以下四點:1、本案嘉某某林業(yè)局作為被告訴訟主體是否適格;2、嘉某某林業(yè)局終止與梁某某之間的勞動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3、梁某某與嘉某某林業(yè)局是否存在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4、梁某某與嘉某某林業(yè)局的勞動爭議是否超過勞動仲裁申請期限。嘉某某林業(yè)局作為嘉某某清河經營林場的上級主管單位,對于梁某某被錄用合同制工人、晉升工資、終止勞動合同等事項均進行了審批,其作為被告主體資格適格。1999年,嘉某某林業(yè)局根據嘉某某財政局、勞動局、人事局聯合下發(fā)的《關于終止黨群機關、事業(yè)單位合同制工人勞動合同的實施方案》及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落實了終止本單位合同制工人勞動合同的工作:對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即行終止。2001年10月20日,嘉某某林業(yè)局在征求工會意見的基礎上,經報主管部門審批,終止了梁某某到期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是合同雙方約定的主要內容,勞動合同期滿是勞動合同終止的主要形式,嘉某某林業(yè)局通過會議安排布置逐級進行了終止勞動合同的通知,梁某某領取了嘉某某林業(yè)局發(fā)放的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嘉某某林業(yè)局終止已到期且不存在續(xù)延情形勞動合同的行為符合勞動合同的約定、法律的規(guī)定。嘉某某林業(yè)局作為用人單位,在梁某某的勞動合同期滿后,即辦理了其勞動合同終止的審批手續(xù),沒有續(xù)延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雙方不存在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嘉信復查[2012]1號《關于林業(yè)局原合同制工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情況的復查意見書》已明確告知上訪人員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及結果后,梁某某在知曉該復查意見后,沒有及時向勞動仲裁部門提出勞動仲裁申請,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的一年仲裁時效期限。綜上所述,梁某某要求確認嘉某某林業(yè)局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行為無效的訴訟請求,超過了勞動仲裁的申請期限,本院不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梁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梁某某承擔。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對一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梁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嘉某某林業(yè)局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嘉某某人民法院(2017)黑0722民初76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7月1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梁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關亞珍,被上訴人嘉某某林業(yè)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滕雙龍、劉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梁某某主張其與嘉某某林業(yè)局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雖然規(guī)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滿十年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該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而嘉某某林業(yè)局與梁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發(fā)生在2001年,不適用該法律規(guī)定。梁某某主張雙方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法律依據,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2012年11月15日嘉某某人民政府作出[2012]1號文件,即《關于林業(yè)局原合同制工人解除、終止合同情況的復查意見書》,該意見書是對包括梁某某在內的信訪人員因主張與嘉某某林業(yè)局終止合同情況進行復查后作出的,該意見書已對信訪人員申請復查的嘉某某林業(yè)局單方終止合同、是否發(fā)放經濟補償金等問題一一進行解釋和答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規(guī)定:“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依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該意見書作出之日即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梁某某主張嘉某某林業(yè)局沒有書面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雙方發(fā)生勞動爭議之日應當是向仲裁委主張權利之日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2012年11月15日嘉某某人民政府作出[2012]1號文件后,梁某某在內的信訪人不服,向伊春市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申請復核,該委員會于2014年3月26日作出伊信復字[2014]1號《關于張華等人信訪事項的復核意見書》,該復核意見書明確建議信訪人依法申請勞動仲裁。且明確說明該意見為該信訪事項的最終意見。如信訪人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項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梁某某表示2014年4月份知悉伊信復字[2014]1號文件內容,故本案訴訟時效應從2014年4月重新計算,但是梁某某卻于2015年9月14日才向嘉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屬于已經超過仲裁時效期間。梁某某主張未超過仲裁時效期間的上訴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梁某某主張嘉某某林業(yè)局對其進行清退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該問題不屬于民事訴訟調整范圍,本院不予審理。綜上所述,梁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梁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焦 楊
審判員 蓋國建
審判員 于曉星
書記員:肖尊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