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欒傳奇,男,1989年10月13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集賢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冰,黑龍江雙峰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黑龍江集賢農村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集賢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住所地集賢縣福利鎮(zhèn)福雙路196號。法定代表人:張興華,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東峰,黑龍江集賢農村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宏圖支行行長。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博,黑龍江集賢農村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宏圖支行副行長。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興亮,男,1974年1月5日出生,漢族,住集賢縣,現下落不明。
上訴人欒傳奇的上訴請求:1.撤銷集賢縣人民法院(2017)黑0521民初1011號民事判決,發(fā)回重審;2.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當庭補充上訴請求:一、在一審卷宗中體現給上訴人送達的開庭傳票應到處所為集賢縣人民法院第二法庭,而上訴人收到的開庭傳票應到處所為集賢縣人民法院簡易庭,所以,一審法院送達程序違法;二、本案上訴人的擔保期限已過,并且因此貸款連隊的隊長已經涉及刑事犯罪,訴爭款項是否是兩名借款人實際借款并使用,上訴人并不確定;三、在上訴請求中補充駁回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起訴。事實和理由:一、一審程序違法。被上訴人與上訴人之間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集賢縣人民法院立案后于2017年9月28日向上訴人送達開庭書面?zhèn)髌?,到庭時間為2017年10月9日8時30分,應到處所為集賢縣人民法院公判簡易庭,但沒有告知聯系方式。上訴人按傳票要求到法院,但沒有找到法庭,在2017年10月17日卻收到了該案的判決書,由于原審法院的原因導致上訴人沒有參與一審庭審,剝奪了上訴人的辯論權利,并且再次審理時程序違法;二、一審案件認定事實不清。一審判決被上訴人王興亮與欒傳奇,向被上訴人集賢縣農村信用聯社連帶給付貸款,此事實并未查清,本案系農民的多戶聯保貸款,實際借款人及借款去向均待調查,債務人本人簽字及本人是否收到貸款的事實均未查清,按此貸款及其以相同方式的其他貸款均是虛假貸款,其貸款損害了上訴人的利益。被上訴人黑龍江集賢農村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辯稱,一、開庭傳票臨時改為簡易庭,法院已與當事人進行了溝通;二、借據上寫明2015年4月21日,合同擔保期限為2年,2017年4月10日集賢縣人民法院立案;三、借款當時錄制的影像資料,證明當時發(fā)生貸款的過程,包括錢款打入借款人卡中,但錢款由誰使用跟我們無關。被上訴人王興亮未到庭亦未答辯。集賢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王興亮歸還貸款本金15萬元及利息36613.95元,合計186613.95元;2、被告王興亮連帶給付自2017年4月6日至實際給付日的利息;3、被告欒傳奇承擔連帶保證責任;4、由二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4月21日,被告王興亮、欒傳奇與原告簽訂《農戶互保借款合同》,約定二被告同為借款人、互為保證人,貸款期限自2015年4月21日至2016年1月30日,月利率8.7‰,分別均貸款15萬元,逾期貸款利率在合同利率基礎上浮30%。2015年4月21日,原告向被告王興亮發(fā)放貸款15萬元,借款憑證為憑。貸款到期后,被告王興亮未償還貸款本息,尚欠原告貸款本息合計186613.95元。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王興亮、欒傳奇簽訂的《農戶互保借款合同》合法有效,雙方應按約履行各自義務,原告按約發(fā)放貸款,王興亮應按約償還借款本息,逾期未還構成違約,應支付違約利息;王興亮、欒傳奇同為借款人,且互為保證人,欒傳奇依法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并履行連帶清償義務。原告關于逾期利率的請求,在約定月利率8.7‰上浮30%加收罰息計11.31‰,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銀發(fā)〔2003〕251號《關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三條:“關于罰息利率問題。逾期貸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還款的借款)罰息利率由現行按日萬分之二點一計收利息,改為在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的規(guī)定,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第一款、《關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被告王興亮、欒傳奇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向原告連帶給付貸款本息合計186613.95元;以150000元為基數,自2017年4月6日至貸款全部清償之止的利息,按月利率11.31‰計算。案件受理費4032.28元(原告申請緩交),由被告王興亮、欒傳奇共同負擔。二審期間,上訴人提交一份新證據,即集賢縣人民法院的傳票,證明上訴人收到的原審集賢縣人民法院出具的傳票內容中應到處所為集賢縣人民法院公判簡易庭,而卷宗中的給上訴人送達的開庭傳票地址為集賢縣人民法院第二法庭,證明集賢縣人民法院改變法定場所沒有通知上訴人,由于一審法院的送達程序違法,導致上訴人沒有參與一審訴訟,依據此證據請求二審法院將該案發(fā)回重審。被上訴人集賢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認為傳票寫的是簡易庭,開庭地址也是簡易庭。被上訴人集賢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提交一份新證據,即當時發(fā)放貸款與借款人、擔保人簽訂借款合同以及風險提示的影像資料。上訴人欒傳奇認為:在借款擔保合同上均是本人簽字,但王興亮作為實際借款人所提供的抵押物涉嫌違法,繼而導致我們的擔保責任亦無效,公安機關已經立案調查,這些錢王興亮也沒有用到,是連隊隊長陳愛民所用,當時上訴人也貸款100000元,實際是陳愛民作為借款人還的,因此我作為擔保人不應承擔擔保責任。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上訴人欒傳奇因與被上訴人黑龍江集賢農村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王興亮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集賢縣人民法院(2017)黑0521民初101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5月1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6月12日開庭進行審理。上訴人欒傳奇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冰,被上訴人黑龍江集賢農村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東峰、鄭博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王興亮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上訴人以集賢縣人民法院出具的傳票應到處所為集賢縣人民法院公判簡易庭,而卷宗中的給上訴人送達的開庭傳票地址為集賢縣人民法院第二法庭,法院改變庭審場所并未通知上訴人,認為一審送達程序違法,而此案開庭地點是送達上訴人傳票中載明的公判簡易庭,該上訴意見無理,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農戶互保借款合同》真實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定履行各自義務,被上訴人按約發(fā)放貸款,王興亮、欒傳奇同為借款人,且互為保證人,欒傳奇依法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并履行連帶清償義務。上訴人欒傳奇認為雖然《農戶互保借款合同》上其本人簽名,但是本案中王興亮作為實際借款人所提供的抵押物涉嫌違法,因此其擔保責任無效,并公安機關已經立案調查,且這些錢王興亮也沒有使用的上訴意見無理,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4032.28元,由上訴人欒傳奇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永春
審判員 于靜哲
審判員 李 曌
書記員:樊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