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柏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兩再審申請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武圣合,上海知謙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兩再審申請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菲,上海知謙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符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金山區(q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符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金山區(q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許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再審申請人柏某某、張某某因與被申請人符某1、符2、許某某分家析產(chǎn)、法定繼承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8)滬01民終12083號民事判決,提出再審申請。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柏某某、張某某申請再審稱,被繼承人符璟興于2013年9月10日手寫承諾書,承諾“現(xiàn)有北艾路XXX弄XXX號XXX室的房子如需出賣后,除給黃智超(符2)買一套面積相同的住房(地段不同),多余的余款由張某某與符某1各一半配分”,該份遺囑為被繼承人自書的遺囑,合法有效。符某1、符2、許某某訴訟庭審中提供的2017年5月13日打印遺囑,上載“本人出售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北艾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北艾路101室房屋),所得價款580萬(尚有175萬元余款未收訖),在我百年之后,全部金額歸兒子,符某1、符2倆人購房所用,所有”,該份遺囑不符合代書遺囑的法定要件,且被繼承人2017年5月一直住院,神志不清,該份遺囑無效。被繼承人出售北艾路101室房屋后,被繼承人賬戶于2017年6月10日轉(zhuǎn)入符某1賬戶的人民幣89萬元,應(yīng)根據(jù)被繼承人2013年9月10日的遺囑進行分配。本案一、二審未對兩份遺囑的效力進行認(rèn)定,判定涉案89萬元轉(zhuǎn)賬系贈與,缺乏依據(jù),另出售北艾路101室房屋的余款75萬元在被繼承人死亡后也轉(zhuǎn)入符某1賬戶,也證明之前的89萬元不是被繼承人的贈與,請求對本案予以再審。
被申請人符某1稱,北艾路101室房屋的出售過程是他陪同父親符璟興及柏某某辦理,出售北艾路101室房屋征求過柏某某的意見。符璟興2017年5月重病住院,期間柏某某不去看望照顧,是他們兄妹請了護工幫忙照料,符璟興十幾天后出院,就和他一起到銀行將涉案89萬元在柜面轉(zhuǎn)賬給他。出售北艾路101室房屋的余款75萬元雖然轉(zhuǎn)入了他的賬戶,但全部用于符2買房,這是符璟興在世時的心愿,他們兄妹在符璟興去世后不久就把此事辦好了。2017年5月13日的遺囑,是符璟興的真實意思,其內(nèi)容印證了符璟興將涉案89萬元贈與他的意志。本案一、二審判決正確,不同意本案再審。
被申請人符2、許某某稱,同意符某1的意見,對涉案89萬元的判決沒有異議。
本院經(jīng)審查認(rèn)為,對屬個人所有的財產(chǎn),個人享有自由支配的權(quán)利。涉案被繼承人符璟興名下銀行賬戶中的89萬元轉(zhuǎn)賬雖發(fā)生于符璟興與柏某某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但涉案89萬元經(jīng)審理查明系來源于符璟興出售北艾路101室房屋所得,由于北艾路101室房屋為動遷安置房,柏某某為動遷擬進安置補償人口,北艾路101室房屋在符璟興與柏某某婚內(nèi)登記于符璟興一人名下,而另有動遷安置房北艾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登記于符璟興與柏某某兩人名下,故北艾路101室房屋屬符璟興個人財產(chǎn),包括涉案89萬元在內(nèi)符璟興出售北艾路101室房屋所得是房產(chǎn)貨幣形式的轉(zhuǎn)化,亦屬符璟興個人財產(chǎn),符璟興有自由支配的權(quán)利。符璟興生前將屬個人所有的涉案89萬元轉(zhuǎn)賬給兒子符某1,與他人無涉,不存在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分割,亦不存在遺產(chǎn)的繼承。至于符璟興去世后,出售北艾路101室房屋所得的75萬元,并非本案爭議標(biāo)的和一、二審審理對象,也非新證據(jù)。綜上,柏某某、張某某就本案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柏某某、張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員:李江英
書記員:王泳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