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枝江市園林局。住所地枝江市馬家店街辦公園路25號號。
法定代表人李常青,局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志,湖北驍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軍,湖北驍陽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李某。
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宜昌市西陵一路18號中環(huán)廣場17樓。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0735215846A。
代表人閆偉青,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余少波,公司員工。
原告枝江市園林局與被告李某、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險宜昌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4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黃亞州適用簡易程序于2016年8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枝江市園林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軍,被告李某,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中心支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余少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枝江市園林局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二被告賠償因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修復財產損失22550元。事實與理由:2016年4月19日,被告李某駕駛鄂E×××××貨車,沿民主大道由南向北行駛至民主大道北段時,因側翻造成原告管理的園林色塊受損的事故。經枝江市交警大隊認定,被告李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同時查明,被告李某所駕車輛在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中心支公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限額500000元(不計免賠率)。
經審理查明,原告所訴交通事故與事實一致。另查明,經鑒定,因交通事故道路色塊受損22550元,鑒定費2600元。在庭后,被告李某提交的書面意見中,認為在投保單中關于免賠事項,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中心支公司未盡說明義務,被告李某也未簽字。在本院另一案(2016)鄂0583民初913號中,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中心支公司明確表示,投保單已上交省公司,不能提供原件以供核對。在該案中原告枝江市市政公用事業(yè)局與本案原告枝江市園林局同意在交強險財產損失限額內各主張1000元,余額在商業(yè)三者險內賠付。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事故責任認定書、評估報告、保險單復印件及當事人陳述在卷佐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機動車駕駛人員在道路上行駛,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guī),切實維護自身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被告李某駕駛機動車違反交通法規(guī)致事故發(fā)生,對原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理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一、關于損失:1、財產損失22550元。2、鑒定費2600元。該車投保有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應依法在保險限額內賠付。在交強險內賠付原告數額如下:財產損失限額內賠付1000元。余額21550元,應由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中心支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予以賠付。被告李某應承擔鑒定費2600元。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中心支公司雖辯稱“超載免賠10%”,但未提供證據證明就該條款進行過充分的說明義務。因此,本院對該抗辯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在交強險限額內賠付原告枝江市園林局1000元;
二、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賠償原告枝江市園林局21550元。
賠償義務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81元,鑒定費2600元,合計2781元,由被告李某負擔(該費用已由原告墊付,被告李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支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黃亞州
書記員:梅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