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杭州邦良日化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杭州市。
法定代表人:王前,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峰,上海滬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康勇,董事長。
原告杭州邦良日化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杭州邦良日化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峰、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康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杭州邦良日化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給付原告增值稅發(fā)票退稅款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46,810.50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前述款項的銀行同期貸款利息(以46,810.50元為本金,自2016年11月18日起按年利率4.75%計算至實際給付日止);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審理中,原告自愿撤回第2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6年9月22日簽署了《貨物購銷合同》(合同編號:HZBRC16-1010),于2016年10月14日簽署了《貨物購銷合同》(合同編號:HZBRC16-1014)。合同約定“甲方(指被告)需在辦理完畢出口退稅手續(xù),取得退稅款后3天內(nèi)把退稅金額返還給乙方(指原告)”。合同金額分別為317,409元和665,830元,其中分別開具發(fā)票為317,409.40元和637,555.13元。合同涉及的產(chǎn)品是出口外貿(mào)產(chǎn)品,出口退稅金額為138,755.50元。被告先后給付了91,945元,尚余46,810.50元未付。原告多次要求被告給付剩余款項,被告一直未履行給付義務,故原告訴至法院,訴請如前。
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辯稱,涉案的兩份合同均為被告公司的業(yè)務員郭湛所簽,在所有的對外貿(mào)易行業(yè)中均沒有將增值稅發(fā)票的退稅金額返還給供貨方的先例,也是與我國的稅法不符的。被告在簽訂完兩份合同后總共取得的出口退稅款為138,755.50元,被告在扣除其向國家繳納的企業(yè)和個人所得稅后已分兩筆將剩余的退稅款共計91,945元退還給了原告。故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請。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9月22日,原告杭州邦良日化有限公司(乙方)與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甲方)簽訂《貨物購銷合同》一份,約定甲方向乙方購買托盤毛巾50,112盤,單價為6.334元,合計總價為317,409元。合同第2.1條約定:此價格為開增值稅發(fā)票的出廠價格。購方到銷方所在地址提貨。甲方需在辦理完畢出口退稅手續(xù),取得退稅款后3天內(nèi)把退稅金額返還給乙方。
2016年10月14日,原告杭州邦良日化有限公司(乙方)與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甲方)簽訂《貨物購銷合同》一份,約定甲方向乙方購買托盤毛巾105,120盤,單價為6.334元,合計總價為665,830元。合同第2.1條約定:此價格為開增值稅發(fā)票的出廠價格。甲方自行到以下地址提貨:浙江省海寧市滄海路XXX號(晉寶電氣內(nèi))。甲方需在辦理完畢出口退稅手續(xù),取得退稅款后3天內(nèi)把退稅金額返還給乙方。
上述兩份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向被告交付了涉案貨物,被告亦按約向原告付清了全部合同價款。
另查明,2016年10月11日和2016年11月15日,原告先后向被告開具了5張與前述第一份合同相對應的浙江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發(fā)票總金額為317,409.40元。
2016年11月15日和2016年12月12日,原告先后向被告開具了6張與前述第二份合同相對應的浙江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發(fā)票總金額為637,555.11元。
再查明,被告已辦理完畢涉案兩份合同所對應的增值稅發(fā)票的出口退稅手續(xù),取得退稅款共計138,755.50元。另,被告已向原告支付了退稅款共計91,945元。
認定以上事實的依據(jù)為:《貨物購銷合同》;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海關(guān)出口貨物報關(guān)單;涉稅事項調(diào)查證明材料;銀行業(yè)務回單;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以上書證,經(jīng)當庭舉證、質(zhì)證,其真實性及證明力可予確認,可以作為認定本案相關(guān)事實的依據(jù)。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本案中,原、被告簽訂的兩份《貨物購銷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相關(guān)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對合同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均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鑒于雙方簽訂的兩份《貨物購銷合同》第2.1條均明確約定:甲方(指被告)需在辦理完畢出口退稅手續(xù),取得退稅款后3天內(nèi)把退稅金額返還給乙方(指原告)。現(xiàn)被告已辦理完畢涉案兩份合同所對應的增值稅發(fā)票的出口退稅手續(xù),取得退稅款共計138,755.50元,而被告截至到目前為止已向原告支付了退稅款共計91,945元,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剩余的退稅款46,810.50元,具有合同及法律依據(jù),本院對此予以支持。被告辯稱其在簽訂完兩份合同后總共取得的出口退稅款為138,755.50元,被告在扣除其向國家繳納的企業(yè)和個人所得稅后已分兩筆將剩余的退稅款共計91,945元退還給了原告,故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請,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故本院對此抗辯意見不予采納。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杭州邦良日化有限公司退稅款46,810.5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38元,由被告上海巽邁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月蘭
書記員:孟筱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