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林州市,。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川鋒,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李增方,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中央電視臺尋訪欄目組編導,住邯鄲市,。
楊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返還原告定金3萬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10月22日,原告經(jīng)邯鄲市復興區(qū)德諾置業(yè)中介服務(以下簡稱德諾中介)居間介紹,就買賣復興區(qū)光華苑一期6-4-7號房屋簽訂買賣合同,當日原告支付被告定金1.5萬元。后原告聯(lián)系被告過戶事宜,因房屋所在土地無法正常入宗無法辦理過戶,原告要求被告退還定金,被告拒絕返還,并將該房出售于他人。李增方辯稱,我通過中介認識原告,原告支付的定金1.5萬元也是通過中介轉(zhuǎn)交給我的。后因原告貸款貸不出來,導致未履行合同。我從2016年12月7日開始就多次電話通知原告準備房款,等著過戶,貸款再批不下來,我就把房賣給他人,我有權利處置自己的房產(chǎn),不存在原告所說的土地無法正常入宗的問題?,F(xiàn)在我已經(jīng)將房子轉(zhuǎn)賣他人,并辦理了過戶手續(xù)。原告違約,我不同意返還定金1.5萬,也不同意雙倍返還3萬元,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楊某為證實其主張,提交如下證據(jù):1、原告身份證復印件1份,證明原告主體身份;2、《房屋買賣合同》及《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各1份,證明雙方對光華苑6-4-7號的房屋達成交易;3、收條1份,證明簽訂合同當天,被告收到原告依據(jù)房屋買賣合同交付的定金1.5萬元;4、錄音光盤1份,證明被告違約,將房屋轉(zhuǎn)賣他人,導致合同不能履行;5、證人郭某的當庭證言1份。李增方為證實其辯解,提交如下證據(jù):被告之子李云飛的通話詳單4頁,證明被告在賣房之前已明確告知過原告,催促原告履行合同,否則轉(zhuǎn)賣,因原告無法履行合同,被告才將該房屋另賣他人。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10月22日,被告之子李云飛代被告(賣方)與原告(買方)、德諾中介(居間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1份,約定:被告將坐落于邯鄲市復興區(qū)光華苑一期6-4-7號房屋的房產(chǎn)賣與原告,建筑使用面積82.37㎡,地下室14.48㎡,房屋售價56萬元;付款方式為銀行貸款,原告于本合同簽訂之日向被告支付定金1.5萬元(此定金可轉(zhuǎn)為購房款),在本合同簽訂之日起20日內(nèi),向被告支付首期購房款15.5萬元,剩余房款39萬元申請做銀行按揭,并按銀行按揭貸款放款程序一次性交付給被告;被告應于原告付清購房款56萬元之日起3日內(nèi)將該房屋交付原告使用,帶10㎡地下室;被告應于結清該房屋相關費用后,協(xié)助原告辦理該房屋相關的更名手續(xù)及房產(chǎn)證。當日,原告支付被告定金1.5萬元。庭審中,德諾中介的店長郭某出庭作證,其陳述:雙方于2016年10月22號簽訂買賣合同時約定,11月中旬做銀行面簽,因被告的房屋貸款沒有還清,需要辦理解除抵押手續(xù),由其自行辦理。后房屋產(chǎn)權證變不動產(chǎn)權證改革,2016年12月中旬左右我與被告兒子說此問題,先不要解押,等政策明朗后再解押,被告兒子說沒問題,先解押;過戶流程需要先把首付款及貸款金額全部打到房管局資金監(jiān)管賬戶,但該房屋不能落宗,從而銀行不能把貸款轉(zhuǎn)入房管局資金監(jiān)管局賬號,導致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流程;為了不給客戶和業(yè)主造成更多的經(jīng)濟損失,所以就沒有走過戶流程;我在房管局碰到被告兒子,發(fā)現(xiàn)被告把房子另行過戶給他人;后我方邀請原、被告三方一起協(xié)商解決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經(jīng)了解,被告將房屋以57萬左右另賣他人。
原告楊某與被告李增方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川鋒、被告李增方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內(nèi)容合法,為有效合同。證人郭某作為簽訂該合同的居間方人員,其證言客觀真實,足以證實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邯鄲主城區(qū)開始實施不動產(chǎn)統(tǒng)一登記,對房產(chǎn)進行落宗后,才能辦理產(chǎn)權變更登記手續(xù),而涉案房產(chǎn)當時暫不能落宗,導致雙方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雙方對該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均無過錯,結合本案實際情況,被告應返還原告定金1.5萬元。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定金3萬元,缺乏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增方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楊某1.5萬元;二、駁回原告楊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50元,減半收取計275元,由原告楊某負擔137.5元,被告李增方負擔137.5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書記員:胡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