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紅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定市滿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陳海霞,保定市滿城區(qū)誠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順平縣。
被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順平縣,系劉某之妻。
委托代理人:康濱,河北心緣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楊紅某訴被告劉某、劉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原告楊紅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海霞、被告劉某及其二被告代理人康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紅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二被告償還原告借款11萬元及利息;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二被告系夫妻關系,被告劉某因資金緊張分別于2014年2月19日向原告借款2萬元,2014年3月向原告借款2萬元,2014年7月26日向原告借款2萬元,2014年8月13日向原告借款5萬元,2014年10月13日向原告借款4萬元,以上共計150000元。期間經原告催要被告還款4萬元,尚欠11萬元至今未還,請求被告償還借款及利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主張被告劉某以家庭經營缺少資金為由分別在2014年2月19日向原告借款2萬元,2014年3月17日向原告借款2萬元,2014年7月26日向原告借款2萬元,2014年8月13日向原告借款5萬元,2014年10月13日向原告借款4萬元,以上共計150000元。原告主張被告還款4萬元,尚欠11萬元至今未還。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劉某所書寫的5張借條及順平縣人民法院(2016)冀0636刑初39-1號刑事判決書。二被告否認原告所主張的借款事實存在,主張原告所持有的由劉某所書寫的五張借條均系劉某被楊紅某非法拘禁期間受原告逼迫所書寫,不認可該五張借條的法律效力,不同意承擔還款責任。被告劉某另主張上述15萬元借款系由原告借給了張倩,張倩又出借給了劉某,劉某陸續(xù)向張倩還款6萬余元。被告為證明其主張?zhí)峁┝隧樒娇h人民法院(2016)冀0636刑初39-1號刑事判決書以及該案的在公安機關對楊紅某、張超、張倩的詢問筆錄、給張倩匯款的中國農業(yè)銀行個人賬戶明細。原告對于被告所提交的證據的質證意見為:被告斷章取義,其提供證據均不能否定劉某向原告借款的事實,通過順平縣人民法院(2016)冀0636刑初39-1號刑事判決書所認定的事實完全可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張倩系中介人,銀行個人賬戶明細只能證明被告跟張倩借過錢,與本案無關聯(lián)。
原、被告均提交的已生效的順平縣人民法院(2016)冀0636刑初39-1號刑事判決書所認定的事實如下:劉某通過張倩向被告人楊紅某借錢后,一直未清償,并失去聯(lián)系。2015年2月21日22時許,楊紅某伙同張超、張倩來到順平縣高于鋪鎮(zhèn)大辛店村劉某家,以要求劉某償還債務為由,開車將劉某帶至滿城縣宏昌大街的水云間瑤欲養(yǎng)生會館進行看管,當晚,楊紅某又指使王和群參與,四人輪流對劉某進行看管,非法限制劉某人身自由長達22天。期間,王和群扇過劉某兩個耳光。2015年3月14日晚,劉某趁王和群不備逃脫。上述事實,由經法庭質證認證的下列證據予以證明:……11、被害人劉某陳述,其自2012年底至2014年8月份,分三次在楊紅某處借款共計75000元,利息按10%算,每月結息,至今未還本金……12、同案犯張超(系楊紅某丈夫)供述,劉某欠楊紅某15萬元錢?!?3、同案犯王和群供述,因為劉某欠楊紅某的錢,……14、同案犯張倩供述,劉某通過其向楊紅某借了75000元,一直未還。2016年7月1日楊紅某因犯非法拘禁罪,被順平縣人民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一年。
庭審中,原告承認其所持有的5張由劉某所書寫的借條均是在劉某被非法拘禁期間所打。劉某陳述,沒有向楊紅某償還過借款。二被告系夫妻關系,被告陳述結婚時間為2012年農歷臘月十六日。被告主張所涉?zhèn)鶆沼糜谫€債,原告否認,被告未能提供證據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楊紅某與被告劉某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未清償?shù)氖聦?,已由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所確認,被告所提交的證據除去銀行賬戶明細,均來自該刑事案件卷宗,被告并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推翻法院生效判決所認定的事實,故對原告楊紅某與被告劉某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未清償?shù)氖聦?,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借款的數(shù)額,被告劉某在該刑事案件偵破過程中曾自述尚欠原告75000元,未予償還;張倩供述,劉某通過其向楊紅某借了75000元,一直未還。該兩項證據已被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所確認,故應認定被告劉某尚欠楊紅某75000元的事實存在。對于原告所主張的其他多于75000元的借款,因原告所提交的借條,系在對劉某非法拘禁期間由劉某所書寫,故本院對該部分證據不予采納,對于超過劉某承認的75000元之外的借款,原告又未能提供出資金給付的其他證據,被告又不予認可,故本院對原告超出75000元部分的借款主張不予支持。
債務應當清償,被告劉某應當及時償還原告借款。被告劉某與被告劉某系夫妻關系,應認定為二人在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共同債務,故被告劉某亦應承擔還款責任。原告未提供原、被告之間約定利息的證據,應視為不支付利息,對原告的利息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劉某于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共同償還原告楊紅某借款75000元。
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500元,減半收取計1250元,由被告劉某負擔938元,原告楊紅某負擔31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賈國慶
書記員:葛孟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