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湖北省當陽市,現(xiàn)住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段淑芬,湖北陳守邦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湖北省宜昌市開發(fā)區(qū),被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宜都市,被告:黃石雄韋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陽新縣韋源口鎮(zhèn)鴻鑫廣場第四號門面,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200597179153M。法定代表人:柯運女,系該公司經(jīng)理.第三人:余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方德,湖北濤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楊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被告陳某某、陳某某共同償還借款130000元。2、被告承擔借款利息48100元,自2015年4月22日至2016年11月8日止,利率按照年利率24%計算。重審中原告的補充意見:認為原告主張本案法律關(guān)系是合同之債,是依據(jù)借款合同和委托合同產(chǎn)生的合同之債,請求變更案由和訴請,即案由為合同糾紛,訴請為被告陳某某、陳某某、黃石雄韋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清償原告13萬元債務,并支付從2015年4月22日起至清償完畢之日止的利息損失。(以13萬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計算)。被告陳某某、黃石雄韋公司未在規(guī)定期間提供書面答辯,也未出庭應訴。視為放棄答辯、舉證、質(zhì)證、辯論和最后陳述的權(quán)利。被告陳某某辯稱:1、認可第一次在紅花法庭開庭的庭審筆錄,認可原審查明的事實;2、我沒有向原告借款,雙方不存在借款關(guān)系,要求原告出示借款依據(jù);賬戶是我的,但是銀行卡一直在陳某某手中,陳某某和我是同胞兄妹關(guān)系,這張卡開戶很久了,是我本人開的戶,開戶后一直是陳某某拿著在用;3、原告起訴與事實不符,請法庭駁回原告訴請;第三人余濤辯稱:1、余濤作為本案的第三人,與原告之間不存在任何關(guān)系,被告陳某某原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余濤為共同被告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答辯人不認識原告楊某,與原告楊某之間沒有任何關(guān)系,也不是原告與黃石雄韋公司借款合同的當事人,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余濤對原告與黃石雄韋公司之間因借款合同產(chǎn)生的債權(quán)債務關(guān)系沒有任何關(guān)系,既不享有任何權(quán)利,也不承擔任何義務;2、第三人收到陳某某通過陳某某賬號轉(zhuǎn)款10萬元的事實。原告圍繞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證據(jù),被告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本院組織雙方進行了質(zhì)證。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據(jù)真實性、合法性本院予以采信。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初,被告黃石雄韋公司取得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韋源口鎮(zhèn)銀湖灣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建設權(quán),需要擴大資金建設。2015年3月19日,時任黃石雄韋公司經(jīng)理的柯美洋代表公司與被告陳某某簽訂《融資服務合同》,委托陳某某融資,約定以實際到賬金額的百分之八提起服務費,資金到位后一次性支付。之后,黃石雄韋公司召開股東會,一致同意向中新房中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新房中鑫公司”)申請開具商業(yè)承兌匯票進行抵押融資。經(jīng)被告陳某某介紹,原告楊某與被告黃石雄韋公司接洽。2015年4月19日,原告楊某與被告黃石雄韋公司簽訂《借款合同書》,約定由黃石雄韋公司以在中新房中鑫有限公司出具的承兌匯票和相應其他資產(chǎn)作為抵押,向原告借款400萬元人民幣。2015年4月20日黃石雄韋公司向原告楊某出具《委托付款證明》,要求原告將借款中的40萬元直接付到余濤的個人銀行賬戶,余下款項直接匯入黃石雄韋公司法定代表人費世旺個人賬戶。2015年4月21日,原告通過手機銀行向費世旺賬戶轉(zhuǎn)款30萬元。之后陳某某要求原告轉(zhuǎn)20萬元到陳某某的賬戶,由陳某某直接付到黃石雄韋公司指定賬戶,2015年4月22日原告按照陳某某的要求向被告陳某某賬戶轉(zhuǎn)款20萬元。因黃石雄韋公司僅提供中新房中鑫公司100萬元面額承兌匯票未提供資產(chǎn)抵押不能繼續(xù)履行合同,原告楊某與黃石雄韋公司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同時以黃石雄韋公司、費世旺、中新房中鑫有限公司為共同被告,在2015年8月13日向湖北省當陽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三被告連帶償還借款本金50萬元、利息2.4萬元并支付違約金。后楊某撤回對中新房中鑫公司的起訴。2015年11月24日庭審中,原告要求被告黃石雄韋公司、費世旺償還本金30萬元,并自借款之日起按月利率2%給付利息至還清之日止。后雙方調(diào)解達成協(xié)議,由黃石雄韋公司償還楊某本息合計35萬元,楊某放棄其他訴訟請求。該調(diào)解書生效已經(jīng)執(zhí)行完畢。同時查明,1、被告陳某某與被告陳某某是兄妹關(guān)系,本案所涉銀行賬戶系被告陳某某所有,一直由陳某某掌握使用,本案所涉糾紛及款項往來,陳某某沒有參與;2、原告楊某將20萬元匯入陳某某銀行賬戶后,陳某某于2015年4月22日將其中7萬元返還給了楊某,將10萬元按照黃石雄韋公司出具給楊某的委托付款證明匯給了第三人余濤。余下3萬元,陳某某基于和黃石雄韋公司的居間合同,以居間服務費為由直接收取。3、第三人余濤當庭認可收到了陳某某所支付的10萬元;4、原告楊某認為在當陽市人民法院只解決了費世旺30萬元借款問題,向陳某某賬戶轉(zhuǎn)的20萬元只能另行追索。鑒于陳某某提前返還了7萬元,原告多次向陳某某索要余下13萬元。2016年元月11日陳某某書面承諾:“楊某與黃石雄韋公司借款一事,余款13萬元因訴訟原因在2015年陰歷春節(jié)前全部處理清楚,如未能解決,由承諾人負責”。但至今未解決,雙方因此成訴。本案糾紛焦點一是本案案由是不當?shù)美?,還是合同糾紛;二是原告訴請13萬元借款是否支持及本案歸責問題。關(guān)于本案案由問題,本院認為,本案中陳某某與黃石雄韋公司簽訂《融資服務合同》,陳某某是黃石雄韋公司融資人。在其促使下,原告楊某與被告黃石雄韋公司簽訂《借款合同》,原告楊某認為基于其與陳某某的《委托合同》關(guān)系以及與黃石雄韋公司的《借款合同》關(guān)系提起訴訟,依據(jù)上述合同關(guān)系,被告應返還13萬元借款。本案查明事實與原告主張一致,故本案案由應為合同糾紛。關(guān)于原告訴請13萬元借款是否支持及本案歸責問題。首先,2015年4月22日原告按照陳某某的要求向被告陳某某賬戶轉(zhuǎn)款20萬元,由陳某某直接付到黃石雄韋公司指定賬戶。2015年4月22日陳某某將其中7萬元返還給了楊某,將10萬元按照黃石雄韋公司出具給楊某的委托付款證明匯給了第三人余濤,第三人余濤當庭認可收到了陳某某所支付的10萬元,陳某某付給余濤賬戶10萬元,符合原告與黃石雄韋公司合同約定匯款賬戶,黃石雄韋公司對該筆10萬元借款應承擔返還義務。余下3萬元,陳某某基于和黃石雄韋公司的居間合同,以居間服務費為由直接收取。陳某某按約定應將原告提供的借款金額付至黃石雄韋公司指定賬戶,其所得的居間服務費,按合同應向黃石雄韋公司主張,而不應直接從原告的付款中直接收取,對原告訴請的3萬元應由陳某某返還;其次,被告陳某某與陳某某系兄妹關(guān)系,出借銀行賬號與陳某某,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但其既不知道陳某某與楊某匯款事宜,也沒有與陳某某合意,更沒有獲取雙方借款利益,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出借銀行賬戶的當事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批復》意見,本院據(jù)本案客觀事實,充分考量,陳某某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第三,被告陳某某2016年元月11日的書面承諾:“楊某與黃石雄韋公司借款一事,余款13萬元因訴訟原因在2015年陰歷春節(jié)前全部處理清楚,如未能解決,由承諾人負責”。原告因其承諾沒有解決訴至法院,被告陳某某在承諾中“如何解決”約定不明,但該項承諾應視為其對原告的借款13萬元的自愿承擔,構(gòu)成債務加入,故被告陳某某對上述13萬元的借款承擔共同償還責任。原告借款與黃石雄韋公司,旨在獲取借款利息的利益,原告主張借款13萬元要求被告承擔年利率24%的利息(自2015年4月22日始至借款清償之日止)的請求,雖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但原告在借款合同中未按借款合同約定的收款人支付借款,其本身應承擔一定的責任,本院酌情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借款利息。
原告楊某與被告陳某某、陳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受理后,經(jīng)審理于2017年6月11日作出(2017)鄂0581民初29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陳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nèi)返還給原告楊某3萬元人民幣;二、駁回原告楊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宣判后楊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2017年11月21日,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鄂05民終3303號民事裁定書,撤銷本院(2017)鄂0581民初294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于2018年1月4日立案,并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在審理中,原告申請追加被告黃石雄韋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石雄韋公司”)、第三人余濤,本院予以準許,于2018年3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及訴訟代理人段淑芬、被告陳某某、第三人余濤的訴訟代理人陳方德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陳某某及被告黃石雄韋公司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應訴,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據(jù)此,本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黃石雄韋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共同支付原告楊某借款10萬元,并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借款利息(自2015年4月22日始至還款之日);二、被告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楊某借款3萬元,并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借款利息(自2015年4月22日始至還款之日);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上述款項匯入本院指定的以下銀行專戶。收款單位:宜都市人民法院;開戶行:工行湖北三峽分行宜都支行;賬號:18×××65。本案受理費3862元,由被告陳某某、黃石雄韋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馮其斌
審判員 熊 燕
審判員 陳官權(quán)
書記員:楊嫚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