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連云港市海州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雪,江蘇華德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楊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連云港市高新區(qū)。被告:楊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連云港市海州區(qū)。被告:楊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閔行區(qū)。被告:楊某5,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連云港市海州區(qū)。
原告楊某1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決由原告繼承楊汝普、丁立文位于海州區(qū)。事實與理由:原告與四被告系姐弟關(guān)系,父親楊汝普于2018年3月16日去世,母親丁立文于2014年8月23日去世,留有房屋一套,父母分別立有遺囑,原告特訴至貴院,請求判決支持原告的訴求。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材料:1、產(chǎn)權(quán)證一份,證明位于海州區(qū)系父親楊汝普、母親丁立文兩人共有;2、戶口登記信息一份,證明父親楊汝普、母親丁立文系夫妻關(guān)系及家庭成員情況;3、父親楊汝普、母親丁立文遺囑各一份,證明將涉案房屋交由原告繼承;4、父親楊汝普、母親丁立文戶口注銷證明各一份,證明丁立文于2014年8月22日去世,楊汝普于2018年3月16日去世;5、楊某4聲明一份,證明楊某4同意放棄涉案房屋的繼承。被告楊某2、楊某3、楊某5辯稱,我們同意將涉案房屋由原告繼承。被告楊某2、楊某3、楊某5未向本院舉證。被告楊某4未到庭參加訴訟,但向本院提交答辯狀稱:1、我父親楊汝普的遺囑是真實的;2、母親丁立文的遺囑不是我母親本人的筆跡,系原告?zhèn)卧?,該遺囑至少有2人筆跡組成;3、請求法院對該遺囑筆跡進行司法鑒定;4、鑒定原告及其妻子姜文琴的筆跡;5、如果鑒定出該遺囑確實系偽造,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楊某4對其抗辯理由,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材料。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材料,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原告提交的丁立文遺囑,原、被告(除楊某4以外)對該遺囑均無異議。經(jīng)本院釋明并向被告楊某4再次發(fā)出通知,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內(nèi)提供要求鑒定項目的比對樣本,但被告楊某4未向本院提交比對樣本,故對丁立文的遺囑,本院作為定案依據(jù),予以確認。經(jīng)審理本院確認以下事實:楊汝普、丁立文系夫妻關(guān)系,在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擁有位于海州區(qū),并生育楊某2、楊某3、楊某4、楊某5及楊某1五個子女。2012年12月25日,楊某4出具“聲明”一份,載明:如果父母有意將所住的房屋給予胞弟楊某1,本人放棄對該房屋擁有的法定繼承份額,特此聲明。2014年6月20日,丁立文自書遺囑一份,載明:媽媽同意把房子給兒子楊某1。2014年8月22日,丁立文病故。2014年9月20日,楊汝普立下遺囑一份,載明:楊汝普,男,1928年9月出生,漢,現(xiàn)離休。因年事已高,故特立遺囑,表明我對自己房產(chǎn)在去世以后的處理意愿。我和我妻共有房產(chǎn)一套,座落在,我自愿將房產(chǎn)贈給兒子楊立新所有。楊某2作為該遺囑執(zhí)行人,在遺囑上簽名。2018年3月16日,楊汝普去世。
原告楊某1與被告楊某2、楊某3、楊某4、楊某5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1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雪,被告楊某2、楊某3、楊某5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楊某4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jīng)缺席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公民的私有財產(chǎn)的繼承權(quán)受法律保護,繼承開始后,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本案中,被繼承人楊汝普、丁立文在生前立下遺囑,將涉案房屋交由原告繼承,該遺囑是被繼承人楊汝普、丁立文真實意思的表示,遺囑內(nèi)容不違反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故對原告要求按楊汝普、丁立文的遺囑,繼承其遺產(chǎn)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楊某4辯稱其母親的遺囑是偽造的,因未提供比對樣本對該遺囑的真?zhèn)芜M行鑒定,又未提供其他證據(jù)證明其母親所書遺囑系偽造,故對被告楊某4辯稱理由,本院不予采信。被告楊某4未到庭參加訴訟,應視為對其訴訟權(quán)利的放棄和對原告訴求的默認。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房屋由原告楊某1繼承。案件受理費10800元(原告已預交),由原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應向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guī)定,按照上訴請求金額計算)。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連云港市農(nóng)行蒼梧支行,賬號:44×××94(匯款后將匯款憑證交本院隨卷移送)。(此頁無正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