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男,農村居民。
委托代理人朱甲信,聊城東昌安泰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楊某乙,男,農村居民。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楊某乙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9月3日立案受理,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楊某乙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楊某某之父楊平蘭、之母杜秀英。楊平蘭夫婦共生育三個子女,長子被告楊某乙,次子原告楊某某、長女楊東玲。2012年10月2日,原告之母杜秀英因交通事故死亡,經協(xié)商及公證處公證,肇事方一次性賠償楊平蘭、楊某乙,楊某某、楊東玲各項損失共計140000元。在處理完喪葬事宜后,剩余70000元,由原告之父楊平蘭于2012年10月19日存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聊城市八甲劉營業(yè)所一年定期存款50000元,于2012年11月15日存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聊城市八甲劉營業(yè)所活期存款20000元。2013年2月24日、2013年5月19日楊平蘭名下的活期存款20000元分二次每次10000元已支取。2013年10月20日,楊平蘭名下的定期存款50000元本息已支取。2014年3月,楊平蘭因病去世,原告以該款項已被轉至被告名下,要求分割父母遺產為由,訴至本院。
上述事實有(2012)聊魯西證民字第1809號公證書一份、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聊城市八甲劉營業(yè)所存取款交易明細、利息清單各一份及原告陳述在卷,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本案原告所訴爭的父母遺產70000元已于其父生前被全部支取,現(xiàn)該款項去向不明,原告所舉其他證據(jù)亦不能充分證明其訴稱要求分割的遺產現(xiàn)在被告處。故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原告父母遺產24000元的訴訟請求,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楊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400元,由原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福濤 人民陪審員 姜洪克 人民陪審員 段文燕
書記員:王榮華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