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山東省棲霞市人,系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登記業(yè)主。
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山東省萊陽市人。
兩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朱向麗,山東陽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新洋豐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荊門市月亮湖北路附7號。
法定代表人楊才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建生,湖北京中金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黃建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荊門市人,系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楊某某、孫某某與被上訴人湖北新洋豐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東寶民二初字第0027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6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楊某某、孫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朱向麗,被上訴人洋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建生、黃建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為洋豐公司在萊陽地區(qū)的化肥經銷商,雙方建立了長期的供銷關系。應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的要求,洋豐公司為其提供短期周轉資金,雙方于2013年8月5日簽訂了《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約定洋豐公司以貨物形式向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提供400000元的短期周轉資金,周轉期限為2013年8月5日至2013年11月5日,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以現(xiàn)金現(xiàn)款方式償還周轉資金,并約定若發(fā)生爭議由洋豐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洋豐公司按照協(xié)議向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提供了價值400000元的貨物作為周轉資金。2013年11月14日,雙方進行了對賬并簽署了《萊陽市場還款協(xié)議》,載明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欠洋豐公司款項432264.45元,協(xié)議還約定還款時間推遲至2013年11月25日,原周轉協(xié)議作廢。后洋豐公司又分別于2013年12月13日、2014年3月21日、4月25日、5月4日分四批向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供應貨物,價值分別為64200元、93600元、102980元、86000元。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提交的轉賬憑證顯示,其分別于2014年2月17日、6月27日、10月12日向洋豐公司匯款30000元、194850元、22570元。
另查明,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為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的登記業(yè)主為楊某某,楊某某與孫某某系夫妻關系。
本案爭議焦點為:洋豐公司要求楊某某、孫某某支付貨款166474.45元是否有依據(jù)。
原審認為,洋豐公司與楊某某建立了長期的貨物供銷關系,雙方成立買賣合同關系。洋豐公司與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簽訂的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雖名義上為洋豐公司向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提供資金周轉,但實際上洋豐公司并未支付資金,而是將貨物銷售給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經營者楊某某可緩期支付貨款的協(xié)議,從本質上講,雙方所簽訂的周轉金協(xié)議仍是一份買賣協(xié)議。因此,雙方應當遵照買賣合同的法律關系履行各自的義務。
關于楊某某、孫某某主張洋豐公司變更訴訟請求后原審不具有管轄權的問題。楊某某、孫某某主張,洋豐公司依照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提起訴訟,按照協(xié)議約定,原審法院作為洋豐公司所在地法院具有管轄權;后洋豐公司變更訴訟請求,將支付周轉金請求變更為支付貨款請求,洋豐公司變更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若主張貨款,應另行提起訴訟,并且應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審認為,因雙方存在長期的業(yè)務往來,導致以周轉資金形式表現(xiàn)的貨款與其他貨款發(fā)生混同,無法將二者分離開來,經原審釋明后,洋豐公司將要求楊某某、孫某某支付周轉資金的訴訟請求變更為要求其支付所欠貨款。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十九條第一款“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后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提起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除外”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是民事訴訟管轄恒定原則的體現(xiàn)。經審查,原審對該案的管轄符合周轉協(xié)議的約定,洋豐公司經原審釋明后變更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其變更訴訟請求后,原審仍具有管轄權,對于楊某某、孫某某提出的關于管轄權的抗辯意見,不予采納。
關于楊某某、孫某某提出2013年8月5日的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失效的問題。楊某某、孫某某主張,其與洋豐公司于2013年11月14日簽訂了《萊陽市場還款計劃》,該協(xié)議約定“原周轉協(xié)議作廢,以現(xiàn)還款計劃為準”,故2013年8月5日的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已經失效。原審認為,從還款計劃的內容來看,雙方主要是對欠款數(shù)額進行了確認以及對還款期限進行了變更,況且洋豐公司已經按照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的約定履行完畢了義務,故還款計劃所稱“原周轉協(xié)議作廢,以現(xiàn)還款計劃為準”應指原周轉協(xié)議約定的還款數(shù)額和還款期限作廢。退一步講,周轉協(xié)議是否失效并不影響洋豐公司主張貨款的權利。
關于洋豐公司要求楊某某、孫某某支付貨款166474.45元是否有依據(jù)的問題。原審認為,雙方對于2013年11月14日《萊陽市場還款計劃》確認的欠款數(shù)額432264.45元均予確認。此后,洋豐公司又陸續(xù)向楊某某、孫某某提供貨物,楊某某、孫某某亦向洋豐公司支付部分貨款,因此,楊某某、孫某某應付貨款應在還款計劃確定的欠款數(shù)額的基礎上綜合審查后續(xù)供貨和付款情況后確定。從洋豐公司提交的2013年12月14日、2014年4月25日、2014年5月4日的三份產品出庫證以及2014年3月17日楊某某、孫某某的發(fā)貨申請和增值稅發(fā)票來看,雙方2013年11月14日簽訂還款計劃后,洋豐公司又應楊某某、孫某某要求提供四批貨款,價值分別為64200元、93600元、102980元、86000元,楊某某、孫某某雖然對上述四次供貨不予認可,但原審認為,雙方通過傳真和微信聊天方式達成貨物買賣的合意,符合雙方一貫的交易習慣,并且洋豐公司提供的產品出庫單和增值稅發(fā)票載明的貨物種類和數(shù)量與傳真和微信的供貨申請相一致,故原審確認上述四批貨物是洋豐公司向楊某某、孫某某提供的事實。原審根據(jù)楊某某、孫某某提供的匯款憑證以及洋豐公司提供的萊陽強悅農資2013年11月14日-2014年往來明細賬,確認楊某某、孫某某尚欠洋豐公司貨款為166474.45元。洋豐公司主張自楊某某、孫某某支付最后一筆貨款之日(2014年10月13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損失至清償之日。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規(guī)定:“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據(jù)此,洋豐公司主張的逾期貨款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對于洋豐公司主張的律師費10000元,因其未提交相應的票據(jù)予以證實,不予支持。
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屬于個體工商戶,楊某某系該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業(yè)主,孫某某與楊某某系夫妻關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二條“以公民個人名義申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承包的農村承包經營戶,用家庭共有財產投資,或者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員享用的,其債務應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的規(guī)定,楊某某、孫某某應當共同承擔支付貨款的責任。
綜上,洋豐公司主張的貨款和逾期利息理由正當,證據(jù)充分,予以支持,其主張的律師費,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楊某某、孫某某于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湖北新洋豐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貨款166474.45元,并自2014年10月13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逾期貨款利息至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二、駁回原告湖北新洋豐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241元,由湖北新洋豐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負擔1941元,楊某某、孫某某負擔3300元。
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判認定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主要有:一、一審程序是否違法,即原審對本案有無管轄權的問題;一審是否存在剝奪其答辯期間權利的情形;一審判決后送達保全裁定,是否違法。二、楊某某、孫某某應支付洋豐公司的貨款數(shù)額。
關于程序問題。2013年8月5日洋豐公司與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楊某某簽訂的《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內容實質是洋豐公司與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簽訂的買賣合同。即洋豐公司先向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的經營者楊某某提供價值400000元的貨物,2013年11月5日前,楊某某向洋豐公司支付以上貨款。該協(xié)議第6條約定,雙方發(fā)生糾紛的,由洋豐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2013年11月14日,因楊某某經營的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未按照《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的約定向洋豐公司付款,洋豐公司的業(yè)務員黃建新與強悅農資經營部的經營者楊某某又簽訂了《萊陽市場還款計劃》。該協(xié)議最后約定原周轉協(xié)議作廢,以現(xiàn)還款計劃為準。本院認為,《萊陽市場還款計劃》是對《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的部分變更。對于《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中約定的糾紛解決的管轄問題,《萊陽市場還款計劃》中未約定。在此情形下,應當認定《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中約定的管轄權仍然有效,而《萊陽市場還款計劃》中約定的“原周轉協(xié)議作廢”的約定僅僅指《短期資金周轉協(xié)議》中有關還款期限的約定以變更后的《萊陽市場還款計劃》為準。故一審法院對此案擁有管轄權。
關于是否剝奪楊某某、孫某某答辯期間的問題。一審中,洋豐公司在訴狀中要求楊某某、孫某某支付短期周轉金190000元及滯納金62700元;庭審中,其變更為要求楊某某、孫某某支付從2014年10月13日起,所欠貨款166474.5元及利息。洋豐公司的以上兩種不同的表述,實質上是同一含義,即要求楊某某、孫某某支付所欠貨款。結合本案事實看,其在訴狀中表述的“周轉金”也就是貨款。同時,庭審中,洋豐公司要求楊某某、孫某某支付的貨款數(shù)額與訴狀中的數(shù)額相比,是減少了,而不是增加了。從訴的類別上講,此情形不應屬于洋豐公司變更訴訟請求,而是同一訴訟請求的兩種不同表述而已。故無需另行給予楊某某、孫某某十五天的答辯期。
關于保全裁定與一審判決的送達先后問題。楊某某、孫某某認為一審法院在一審判決送達后送達保全裁定,程序違法。本院認為,法律并未規(guī)定,一審判決送達應當在保全裁定之后。相反,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規(guī)定一審判決送達后,原審法院也可以做出保全裁定。因此,楊某某、孫某某認為一審判決送達后,送達保全裁定程序違法的理由,不能成立。
二、關于楊某某、孫某某應支付洋豐公司的貨款數(shù)額。
關于楊某某、孫某某應當支付洋豐公司的貨款數(shù)額,前已論述。
關于利息問題。本院認為一審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判令楊某某、孫某某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人民幣貸款利率支付貨款利息至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并無不當。
此外,因2013年11月14日的《萊陽市場還款計劃》上僅有萊陽強悅農資經營部的公章,且洋豐公司在2013年11月14日之后,也是向該經營部提供的貨物,故本案貨款應當由楊某某、孫某某負擔。楊某某、孫某某認為應由張明學與其共擔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
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629.5元,由上訴人楊某某、孫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寬軍 代理審判員 熊 蓓 代理審判員 馬晶晶
書記員:馬詠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