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現(xiàn)住四川省儀隴縣。
委托代理人:趙紅元,河北三和時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大城縣德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大城縣南環(huán)路與新風路交口陽光小區(qū)B段103室。
法定代表人:雷馳,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孫永,永清縣永清順達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楊某訴被告大城縣德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城德某房地產公司)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0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的委托代理人趙紅元、被告大城德某房地產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孫永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給付原告工程款5427355.52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自2015年12月20日至償還完工程款之日止;2、請求判令被告給付原告工程補償款2400000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自2015年12月20日至償還完補償款之日止;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3年7月,原告承包被告開發(fā)的永清縣瑞祥花園小區(qū)1#-5#住宅樓及6#、7#商住樓,勞務內容包括主體結構、二次結構、內墻砌磚、樓地面、內墻抹灰等。截止至起訴之日,原告施工的瑞祥花園小區(qū)1#-5#住宅樓及6#、7#商住樓的主體已經(jīng)竣工、二次結構砌體完成,樓面抹灰已經(jīng)完成大部分,原被告進行工程量核對結算:甲方共計完成1-7樓共計工程款28357355.52元。被告陸續(xù)支付工程款22930000元,尚欠原告工程款5427355.52元。另,被告與原告于2015年3月20日簽署補償費用確認書,被告給付原告工程補償款2400000元。原告多次要求被告給付工程款及補償款,被告以各種理由進行推托,被告不按期支付原告工程款已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被告作為瑞祥花園小區(qū)的開發(fā)商將1#-5#住宅樓及6#、7#商住樓的主體結構、二次結構等建設工程分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的自然人原告施工,違反了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原被告間所簽訂的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無效。
案涉項目工程施工期間因多方原因,原告及其施工班組提前離場,合同約定的勞務作業(yè)內容未能全面完成,分包合同因繼續(xù)履行不能而實際解除。依照建設行業(yè)規(guī)范及合同約定,雙方應當清算工程量并在驗收交付的基礎上辦理工程價款結算。原告現(xiàn)以提交的工程量確認單等資料經(jīng)被告的項目經(jīng)理簽字為由,主張被告對實際完成作業(yè)的工程量已經(jīng)予以驗收確認,被告應給付工程款,但被告對上述證據(jù)所載工程量及工程款結算依據(jù)均不予認可,對確認文件中簽字人張宇康系施工項目經(jīng)理的身份亦不予認可,故原告對簽字人員張宇康的身份及其有權代表被告進行工程量確認應承擔繼續(xù)舉證責任,現(xiàn)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不能全面證明其主張,故本院不能認定原被告雙方對已經(jīng)完成的工程量已形成一致確認意見,不能認定工程量已經(jīng)清算完成。
合同約定的結算方式為固定建筑面積綜合單價計價方式,但因合同約定的工程量未全部完成,以合同全面履行為前提的計價條件已經(jīng)改變,且合同因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無效,故不應按合同約定的方式結算,應對已完成的工程量進行鑒定,按照實際施工部分的工程量占全部工程量比例,參照合同的計價約定,結算工程款。原告現(xiàn)提交的勞務款明細、工程款明細等結算資料均系其單方出具,屬申報結算資料,未經(jīng)相關工程造價部門審核認定,被告對結算資料中的計價標準和結算價值均不認可,故原告提交的結算資料不能認定為案涉工程的結算依據(jù),原告主張的結算價格不能作為本案的定案結算價值。經(jīng)本院釋明,原告明確表示不申請對案涉項目已完成工程量進行工程造價鑒定,原告應為此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案涉工程未結算,原被告亦未形成一致結算意見,故對原告主張被告給付工程款及利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案涉項目施工期間,因工程停工等原因導致窩工,經(jīng)協(xié)商被告向原告出具了補償費用確認單,確認單系在對誤工費、增加的機械費和洽商增加的費用核對基礎上形成,系對合同結算條款的補充,經(jīng)原告及被告法定代表人共同簽字認可,是被告的真實意思表示,被告應按約給付?,F(xiàn)被告關于確認書系為保證項目工程繼續(xù)履行而出具,因原告未繼續(xù)施工不應給付補償費用的抗辯理由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因雙方?jīng)]有約定補償費的給付時間,故原告有權隨時主張給付。現(xiàn)有證據(jù)能夠證明原告在永清縣信訪局等相關部門協(xié)調解決期間即已主張過權利,故對原告主張給付自2015年12月20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逾期付款利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關于原告中途停工離場致工期延誤應承擔所造成損失的主張,系對原告訴訟請求的抗辯意見,并非作為新的獨立的訴訟請求提出。因案涉工程未結算,原告的訴訟請求未獲支持,故對該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因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無效。原告主張被告給付工程款及利息的訴訟請求,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被告給付補償費用2400000元及利息的訴訟請求,合理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六十條、第九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大城縣德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楊某工程補償費2400000元及利息(自2015年12月20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二、駁回原告楊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6661元,由原告楊某負擔46221元,被告大城縣德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2044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袁宏軍 審 判 員 徐 勇 人民陪審員 韓昆朋
書記員:王思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