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地區(qū)臺北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煒,上海市遠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法定代表人:姚建,職務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洪曉東,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洪凌,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26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吳文俊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1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煒,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洪曉東到庭參加訴訟。審理期間,雙方申請庭外和解兩個月不計入審理期限,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原、被告于2010年3月10日簽訂的《入會合約書》;2、被告返還原告入會費人民幣260000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3、被告賠償原告利息損失,以260000元為本金,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標準,自2017年1月26日起計算至被告實際返還入會費之日止。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0年3月10日簽訂《入會合約書》,約定原告付費加入被告所屬的上海游艇會,成為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入會費為260000元。被告向原告出具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權利、權益清單,明確原告享有終身免繳會員年費等權利。2010年3月,原告向被告付清入會費全款260000元。后,被告向原告致函確認:收到原告入會費280000元、原告于同日正是成為上海游艇會個人會員。此后至2013年年末,被告尚能為原告提供會員服務,但所提供服務的品質與被告之前所作的宣傳、承諾,存在差距。2016年12月起,原告發(fā)現(xiàn)坐落于上海市普陀區(qū)大渡河路XXX號的上海游艇會停止營業(yè),至今仍未恢復經營。期間,原告曾向被告進行書面催告,被告回函稱其正在就停業(yè)引起的善后事宜與有關方面溝通協(xié)商。原、被告之間的溝通沒有結果,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辯稱,被告所經營之上海游艇會雖確系于2017年1月25日停止營業(yè),但原、被告雙方之間的服務合同尚具備繼續(xù)履行的可能。被告系因第三方的原因導致不能繼續(xù)使用經營場地,現(xiàn)被告與第三方之間的訴訟尚未結束,被告仍有可能繼續(xù)使用該經營場地,并繼續(xù)為原告提供會員服務。即便法院認定合同應當解除,被告亦不應當全額返還入會費。入會費系相應會員在會員期限內的會員年費,入會費是原告行使會員權利的對價。原告自入會后,已經享受了會員權益,相應的入會費不應予以返還。而應當以合同解除之日與被告營業(yè)期限到期之日之間的天數(shù)作為計算剩余會員費的依據(jù),且還須扣除被告已支出的稅務成本。若以2017年1月25日與被告營業(yè)期限到期之日之間的天數(shù)作為計算剩余會員費的依據(jù),且不扣除被告已支出的稅務成本,則應返還的會員費的金額應為151539.78元。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根據(jù)原被告的訴辯意見、舉證和質證意見,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0年3月10日,原告(甲方)與被告(乙方)簽訂《入會合約書》,約定“茲就甲方加入乙方所屬上海游艇會(以下簡稱[游艇會]),成為其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雙方簽訂如下條款:第一款、游艇會實行會員制,甲方在成為游艇會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后,享有游艇會的會章及其他所有規(guī)則所規(guī)定的權利及權益。第二款、游艇會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入會費金額為人民幣260000元(貳拾陸萬元)整。甲方所付之入會費,僅為其成為游艇會會員應付之費用,而不作為其以后在游艇會消費之費用。第三款、甲方在付清入會費,并經乙方確認后,即成為游艇會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
被告向原告出具《上海游艇會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權利、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權益》,載明:“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在遵守上海游艇會會章的規(guī)定下,享有以下會籍權利:1)終身免繳會員年費;2)可使用游艇會的私人會所、游艇等設施;3)可租用游艇會的泊位;……5)其配偶在遵守會章的規(guī)定下,與該會員有同等權利使用游艇會的設施;6)本人或其配偶可邀請來賓或陪同家人到訪游艇會……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享有以下會籍權益:1)新會員游艇首航;2)會所用餐免服務費、并享8.5折優(yōu)惠;3)免費使用游艇會游艇;4)會員本人可免費接收上海地方海事局游艇駕駛培訓課程,獲得該局頒發(fā)游艇駕駛證;5)200人以下商業(yè)活動,可免費使用游艇會場地5場?!?br/> 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支付入會費260000元。2010年3月16日,被告向原告出具函,載明:“……上海游艇會已收到您的入會費人民幣260000元(貳拾陸萬元),并榮幸地向您確認,您于2010年3月16日正式成為上海游艇會個人會員……”。
2017年8月8日,原告致函被告,要求解除合同、退還入會費、賠償入會費利息損失。2017年8月10日,被告收到該函件。
2017年12月5日,被告向各位會員出具公函,載明:“坐落于上海市普陀區(qū)大渡河路XXX號的上海游艇會由于上海市政府政策調整的原因,于2017年1月25日起停業(yè)……”
以上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原告提供的《入會合約書》、《上海游艇會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權利、個人創(chuàng)始會員權益》、上海游艇會出具的函、會員卡、催告函、EMS郵寄憑證、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公函,被告提供的發(fā)票等證據(jù)予以證明。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入會合約書》應屬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原告依約履行了付款義務,被告應當按照約定的內容提供會員服務,但其于2017年12月5日向會員出具公函言明:“上海游艇會于2017年1月25日起停業(yè)”,致原告無法享受合同約定的相關權利和權益。被告雖辯稱其仍有能力繼續(xù)為原告提供服務、雙方所簽訂之服務合同仍有繼續(xù)履行之可能,然其亦自認上海游艇會于2017年1月25日起停止營業(yè),被告不能正常提供會員服務屬違約行為,顯然導致原告作為會員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且,根據(jù)被告的自述,其與案外人關于該址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中,被告提出的請求是解除合同并賠償損失。被告在本案中亦自認合同中履行的場地無法繼續(xù)提供服務,被告的抗辯意見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故原告起訴主張解除《入會合約書》,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原告曾于2017年8月8日致函被告要求解除合同,被告自認其于2017年8月10日收到該函件,故原、被告之間所簽訂之《入會合約書》的解除之日為2017年8月10日。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本案中,原告要求被告全額返還入會費260000元,并要求賠償相應的利息損失(自2017年1月26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關于會員費,本案系爭合同系雙務有償合同,即一方支付價款,另一方提供相應服務的合同。雙方約定原告支付入會費后取得會籍,享有包括免費租用游艇、免費使用游艇會場地等權益。故而,入會費系被告提供相應服務的對價。因此,在2017年1月25日被告停業(yè)之前,被告已向原告提供服務之對應入會費,原告無權主張返還。在扣除該部分錢款后,原告支付的剩余入會費應予返還。至于具體的金額,應綜合考慮被告的履行情況、被告的營業(yè)期限等因素從而確定。至于是否須扣除稅務成本,被告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因收取原告所支付的會員費所對應繳納的稅費數(shù)額。而即便被告確因此產生了相應的稅費支出,原、被告雙方的合同解除系由于被告違約所致,其要求由原告來承擔該稅務成本亦無法律依據(jù),且被告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雙方之間存有關于合同解除后稅務成本承擔之約定。原、被告雙方均確認在不考慮稅務成本的情況下,按2017年1月25日起至被告營業(yè)期限到期之日止的天數(shù)計算所對應的會員費為151539.78元,故被告應返還原告會員費151539.78元。
關于利息損失,原、被告雙方的合同于2017年8月10日解除之后,被告有義務向原告返還相應的入會費,上述錢款被告至今仍未返還。故原告可主張自2017年8月11日起至被告實際返還之日止的逾期返還損失。至于具體金額的計算標準,本院綜合考慮原告的損失情況、違約方的過錯程度等因素,酌情確定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作為逾期返還損失的計算標準。因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已授予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節(jié)假日順延)9時30分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因此,自此之后,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應改為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楊某某與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10日簽訂的《入會合約書》自2017年8月10日解除;
二、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楊某某入會費人民幣151539.78元;
三、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楊某某上述入會費的逾期返還損失(以人民幣151539.78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為標準,自2017年8月11日起計算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自2019年8月20日起計算至實際返還之日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200元,減半收取,計人民幣2600元,由原告楊某某承擔人民幣935元,由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承擔人民幣1665元。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楊某某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被告上海長風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吳文俊
書記員:張俊逸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