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蕪湖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海浪,上?;圳A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趙某興,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孟凱勤(系趙某興母親),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趙某興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3日立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9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海浪,被告趙某興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孟凱勤均到庭參加訴訟。本院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趙某興返還借款本金326,100元;2.要求趙某興以326,100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支付從2017年7月25日至實際清償日止的利息;3.要求趙某興支付違約金16,305元;4.要求趙某興支付律師費30,000元;5.訴訟費由趙某興負擔(dān)。事實與理由如下:2017年5月至7月間,趙某興因需資金周轉(zhuǎn)向楊某某借款,楊某某通過銀行轉(zhuǎn)賬、支付寶、微信等方式交付趙某興錢款共計326,100元(共計18筆),雙方約定最后還款日期為2017年8月1日,借款到期后,楊某某多次向趙某興催討,趙某興陸續(xù)歸還部分錢款,根據(jù)趙某興提交的證據(jù)楊某某認可還款數(shù)額為113,050.30元。因趙某興逾期未還清欠款,故楊某某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趙某興辯稱,對楊某某的訴請不予認可。2017年5月至7月間,趙某興確實向楊某某借款,對借款總額326,100元予以確認。借條和收條的落款時間倒簽為2017年5月30日,實際是2017年7月25日出具的。借款后,趙某興陸續(xù)有過還款,還款均是按楊某某指示打給“樂某”(后改微信為名“媛某”)、“李某某”、“雨露”、“匯成客服”等人的賬戶,實際均是歸還楊某某的欠款,對具體還款金額起初因微信數(shù)據(jù)被刪除趙某興自己也說不清,只能估計超過13萬元,后趙某興通過恢復(fù)微信數(shù)據(jù),明確已通過上述幾個人的微信賬戶歸還384,350.30元。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趙某興因急需資金向楊某某借款,楊某某在2017年5月22日至2017年7月25日期間通過微信、銀行轉(zhuǎn)賬、支付寶等途徑分十八筆共計支付給趙某興326,100元(2017年5月22日銀行轉(zhuǎn)賬37,700元、2017年6月14日銀行轉(zhuǎn)賬37,700元、2017年6月20日微信支付10,000元、2017年6月21日微信支付13,500元、2017年6月21日微信支付9,500元、2017年6月23日銀行轉(zhuǎn)賬37,700元、2017年6月26日銀行轉(zhuǎn)賬50,000元、2017年6月26日銀行轉(zhuǎn)賬21,000元、2017年7月23日微信支付10,000元、2017年7月23日支付寶支付1,000元、2017年7月23日支付寶支付10,000元、2017年7月24日支付寶支付5,000元、2017年7月24日支付寶支付5,000元、2017年7月24日銀行轉(zhuǎn)賬2,000元、2017年7月24日微信支付10,000元、2017年7月24日微信支付10,000元、2017年7月25日銀行轉(zhuǎn)賬50,000元、2017年7月25日微信支付6,000元)。2017年7月25日,趙某興向楊某某出具借條和收條各一份,借條上寫明借款金額為500,000元,定于2017年8月1日前還清,利息按銀行同期利率標準的四倍計算。借條備注欄內(nèi)注明:借款人逾期還款,除應(yīng)向出借人歸還本金外,還應(yīng)支付:1.逾期利息:按天計算,不足一周計算,利息按銀行同期利率標準的四倍計算;2.違約金:如逾期未付本金,自愿承擔(dān)本金百分之五的違約金;3.出借人在催討本金期間實際發(fā)生的勞務(wù)費、律師費、評估費、公證費、拍賣費等相關(guān)費由借款人承擔(dān)。收條上寫明趙某興收到楊某某借款500,000元。另,在(2018)滬0104民初2341號案件中,原被告均當(dāng)庭確認借條、收條的落款日期系倒簽為2017年5月30日,實際出具日期為2017年7月25日。
根據(jù)《中國建設(shè)銀行個人賬戶支出交易明細》顯示,趙某興于2017年7月11日至2017年7月23日期間轉(zhuǎn)給李某某共計38,750.30元(2017年7月11日6,800元、2017年7月13日6,800元、2017年7月14日7,050元、2017年7月16日6,800元、2017年7月16日11,000元、2017年7月23日300.30元)。
根據(jù)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出具的《微信支付交易收支明細證明》顯示,趙某興于2017年5月22日至2017年7月25日期間向微信名為“媛某”(原微信名“樂某”)轉(zhuǎn)賬196,700元(2017年5月24日14,900元、2017年5月24日2,700元、2017年6月1日4,580元、2017年6月3日3,520元、2017年6月3日6,800元、2017年6月8日4,500元、2017年6月10日4,050元、2017年6月11日6,800元、2017年6月14日4,050元、2017年6月16日4,050元、2017年6月16日6,800元、2017年6月20日6,800元、2017年6月23日4,050元、2017年6月23日6,800元、2017年6月26日6,800元、2017年6月28日6,800元、2017年7月1日6,800元、2017年7月1日10,000元、2017年7月1日7,550元、2017年7月3日6,800元、2017年7月6日6,800元、2017年7月8日4,050元、2017年7月9日13,500元、2017年7月9日6,800元、2017年7月18日6,800元、2017年7月20日6,800元、2017年7月23日10,000元、2017年7月23日10,000元、2017年7月25日6,000元、2017年7月25日800元)。
楊某某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支付律師費30,000元。
另查明,當(dāng)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含一年以內(nèi))的貸款基準利率為年利率4.35%。
楊某某與趙某興民間借貸一案,楊某某曾于2018年1月15日起訴至本院,案號為(2018)滬0104民初2341號,本院經(jīng)審理后作出裁定:駁回楊某某的起訴,移送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處理。后楊某某提出上訴,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于2018年6月13日作出裁定:撤銷(2018)滬0104民初2341號裁定并指令徐匯區(qū)人民法院繼續(xù)審理。
以上事實,除當(dāng)事人陳述外,另有楊某某提供的借條及收條、微信交易記錄、支付寶賬單、借記卡明細、銀行卡交易明細、微信聊天記錄、律師代理合同及律師費發(fā)票;趙某興提供的銀行交易明細、微信轉(zhuǎn)賬記錄及聊天記錄、支付寶轉(zhuǎn)賬記錄、微信交易明細等證據(jù)加以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dāng)事人對其主張有責(zé)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若無法提供證據(jù)或所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應(yīng)承擔(dān)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案中,趙某興向楊某某借款并出具了借條及收條,楊某某向趙某興交付錢款,雙方的民間借貸關(guān)系成立。關(guān)于本金,2017年5月22日至2017年7月25日期間,楊某某向趙某興支付了共計326,100元,有相應(yīng)支付憑證佐證,且趙某興對借款數(shù)額亦當(dāng)庭予以認可,故本院對借款本金326,100元予以確認。
關(guān)于還款數(shù)額。趙某興辯稱,其通過微信、銀行轉(zhuǎn)賬、支付寶等途徑向微信名為“樂某”(“媛某”)、“李某某”、“雨露”、“匯成客服”等賬戶還款,均系歸還楊某某的欠款,但楊某某僅確認匯給李某某的錢款以及匯給“媛某”的部分錢款系歸還楊某某本案所涉的欠款,趙某興向多人借款,因此其向“雨露”、“匯成客服”匯款以及向“媛某”的其余部分匯款,與楊某某無關(guān)。根據(jù)本案審理查明情況,鑒于趙某興與多人間存在借貸關(guān)系,僅憑現(xiàn)有在案證據(jù)尚無法確認其匯給“雨露”、“匯成客服”等賬戶的錢款與楊某某的關(guān)聯(lián)性,故本院對該部分還款不予認定。對于匯給“樂某”(“媛某”)的錢款,楊某某在2018年9月25日的庭審中認可匯給“樂某”的錢款均系對楊某某的還款,但在2018年11月28日談話時,在趙某興補強了微信還款明細后,楊某某又提出僅認可部分還款,另一部分匯款可能是針對其他欠款的還款,鑒于楊某某前后表述不一致,且其提出的抗辯理由并不充分,本院不予采信,故對匯給“樂某”(“媛某”)的錢款,本院均確認為系對楊某某的還款。綜上,本院確認在2017年5月22日至7月25日之間,趙某興匯給“樂某”(“媛某”)及李某某的錢款均系歸還楊某某的欠款,還款金額合計為235,450.30元。鑒于上述時間段內(nèi),多筆借款、還款均系同日發(fā)生,最長也僅間隔1-2日,因此上述期間內(nèi)不予計算利息,全部還款沖抵本金。由此,至2017年7月25日,趙某興向楊某某出具借條時實際欠款數(shù)額為90,469.70元。
關(guān)于利息。楊某某主張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利息,符合雙方借條上的約定及民間借貸交易習(xí)慣,利率標準亦未超出法定利率上限,故本院對楊某某主張的利率予以認可,并將借期內(nèi)利息及逾期利息兩項合并為自2017年7月26日起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
關(guān)于違約金。原被告在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5%,兩項合計后尚未超過年利率24%,故楊某某主張違約金可予支持,但數(shù)額應(yīng)按簽訂借條時尚欠本金數(shù)90,469.70元計算5%,即4,523.49元。
關(guān)于律師費。雙方在借條中明確約定,出借人因催討本金而產(chǎn)生的律師費應(yīng)由借款人承擔(dān),故楊某某主張律師費30,000元符合借條約定,本院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趙某興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歸還楊某某借款本金90,469.70元;
二、趙某興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楊某某支付利息,以本金90,469.70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自2017年7月26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
三、趙某興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楊某某支付違約金4,523.49元;
四、趙某興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楊某某支付律師費3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制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dāng)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3,805元,由楊某某負擔(dān)2,195元,趙某興負擔(dān)1,61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邵益萍
書記員:楊??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