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農(nóng)民工。
委托代理人聶先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敖緒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特別授權。
被告李德某,包工頭。
委托代理人云平,湖北君博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朱長征,湖北君博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敖某某,無固定職業(yè)。
被告沈立新,無固定職業(yè)。
被告李建華,無固定職業(yè)。
原告楊某某訴被告李德某、敖某某雇員受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1年1月10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郝虹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了審理。原告楊某某申請法醫(yī)鑒定,鑒定期間(2011年2月23日至2011年6月16日)依法不計入審限。因雙方當事人申請庭外和解一個月(2011年7月15日至8月15日),庭外和解期間亦不計入審限。經(jīng)當事人申請,本院追加沈立新、李建華為被告參加訴訟。原告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聶先紅、敖緒富、被告李德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朱長征、被告敖某某、被告沈立新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李建華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某某訴稱,2010年12月8日我受李德某雇請到敖某某房屋加層工地上搬磚時從高空墜落受傷。敖某某房屋加層工程由李德某、沈立新、李建華三人合伙承建,故起訴要求上述被告賠償經(jīng)濟損失225900.67元。
被告李德某辯稱,1、敖某某的房屋加層工程是由我與李建華、沈立新三人合伙承包,包工不包料,按建筑面積95元每平方米結算;2、建筑材料運費由敖某某另行支付,其中磚的運送包給了敖平河,楊某某不是我們的雇員;3、楊某某受傷時我們三人均不在場,對楊某某受傷的經(jīng)過我不清楚;4、事故后我已墊付醫(yī)療費13000元。綜上,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敖某某辯稱,我將房屋加層的工程包給李德某等人,楊某某不是我雇請的,其受傷與我沒有關系。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沈立新辯稱,敖某某房屋加層工程是李德某承包的,我只是為李德某打工。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李建華未予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2010年12月,敖某某欲將自己位于武漢市江夏區(qū)鄭店街關山橋村關山灣的一處二層樓私房加層至三層,便與李德某口頭協(xié)商,李德某即邀約李建華、沈立新二人一起合伙承建該工程,李德某、李建華、沈立新三人便與敖某某進行協(xié)商,雙方口頭約定該工程包工不包料,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95元的價格進行結算。加層工程動工后,由李德某提供了吊機等建筑機械設備,李建華將吊機安裝在工地。因房屋加層需大量用磚,李德某等人又與敖某某協(xié)商另行增加運費1000元,敖某某表示同意,并將1000元現(xiàn)金交與李德某,李德某又將此款交與沈立新。沈立新用其中400余元購買了電動機,余款返還給李德某。因需要工人運磚到工地處,李德某與楊某某口頭協(xié)商,由楊某某及其丈夫等三人運磚至工地,并將磚送至房屋二樓樓頂,三天完成搬磚工作,并約定了三人的日薪,其中楊某某為每日60元。2010年12月8日下午13時許,楊某某站在敖某某家二樓樓頂,在開啟李德某等人事先提供并安裝的吊機準備將磚從一樓吊至二樓時,吊機的螺絲忽然松動,導致吊機的圓盤失去平衡反彈,將楊某某從二樓樓頂甩到地面致楊某某受傷。楊某某傷后被送至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治療,后轉入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治療,經(jīng)診斷為全身多處骨折,在該院住院治療51天,共支付醫(yī)療費75095.17元。2011年3月18日,楊某某經(jīng)本院委托在湖北中真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進行法醫(yī)鑒定,該所出具鄂中司鑒(2011)同鑒字第212號法醫(yī)司法鑒定意見認定,楊某某所受傷屬八級傷殘;后期治療費用20000元;康復及休息時間為傷后12個月,護理時間為8個月。
另查明,楊某某的戶籍所在地為武漢市江夏區(qū)安山鎮(zhèn)勝利村葉尹家灣45號,戶籍性質為農(nóng)村戶口。2006年楊某某英與其夫在武漢市江夏區(qū)紙坊街龍井社區(qū)修建私房一棟,全家即居住在該私房,楊某某從事零散性工作為生。事故發(fā)生后,李德某墊付了楊某某醫(yī)療費13000元,敖某某墊付了醫(yī)療費7000元。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提供的醫(yī)療費發(fā)票等書證及鑒定結論等證據(jù)證實,結合雙方當事人的陳述,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本案中李德某與楊某某口頭約定由楊某某等人為自己與沈立新、李建華合伙承建的工地運磚,楊某某在使用吊機運磚的過程中因機械故障受傷,李德某、沈立新、李建華三人系接受勞務的一方,未確保提供的機械設施符合安全標準,且在施工過程中未盡到必要的安全注意義務,未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必要的管理,是造成此次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應承擔主要民事賠償責任;楊某某在李德某等三人均未到工地現(xiàn)場的情況下,未經(jīng)李德某等人的同意且在未確認吊機是否符合安全性能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吊機吊磚亦存在過錯,應由其本人承擔相應的責任。綜合雙方當事人過錯,本院酌定李德某、沈立新、李建華承擔80%賠償責任,楊某某自行承擔20%責任。李德某辯稱敖某某將送磚業(yè)務另行發(fā)包給他人的意見與事實不符,不予采納。沈立新辯稱自己未與李德某等人合伙承建敖某某的房屋加層工程的意見,因該辯稱意見與敖某某、李德某、李建華的陳述不一致,沈立新又未提供證據(jù)證實該主張,故沈立新的該辯稱意見亦不予采納。敖某某將房屋加層工程發(fā)包給李德某等不具備建筑資質的個人承建,違法建筑安全相關法規(guī),亦存在過錯,應與李德某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關于楊某某的具體賠償數(shù)額,楊某某的戶籍性質雖為農(nóng)村戶口,但其經(jīng)常居住地與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故殘疾賠償金應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其他賠償數(shù)額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合理計算。本院為了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確保安全生產(chǎn),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第六款、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的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由李德某、沈立新、李建華共同賠償楊某某醫(yī)療費、后期治療費等損失173866.54元,敖某某負連帶賠償責任。此款已付20000元,余款153866.74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470元,減半收取235元,鑒定費700元,合計935元,由楊某某負擔187元,李德某、沈立新、李建華負擔74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案件受理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yún)R繳專戶-市中院訴訟費分戶;帳號:07×××93;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郝虹
書記員: 黃雪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