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杜某某。
原告:范某某。
原告:梁煥枝。
原告:林新榮。
四原告委托代理人:焦文升,河北事杰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馬某某,棗強縣棗強鎮(zhèn)大雨淋召村356號。
被告:盛某某。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董彥軍,河北衡水正大法律服務(wù)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杜某某、范某某、梁煥枝、林新榮與被告馬某某、盛某某因合同糾紛,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16年4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金光于2016年5月25日公開開庭獨任審理了本案。原告范某某、梁煥枝、四原告委托代理人焦文升、被告馬某某、盛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董彥軍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四原告經(jīng)二被告介紹,于2015年6月14日投資克拉幣項目,其中,原告杜某某、范某某、林新榮每人給付二被告35000元,原告梁煥枝實際給付二被告21000元,共計126000元。二被告承諾使用期限為4個月。二被告收到四原告交付的款項至使用期限屆滿后,沒有支付利潤,也沒有按期退回原告投資。四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原告投資并承擔(dān)利息損失。
本院認為,四原告經(jīng)二被告介紹投資克拉幣項目,二被告承諾使用期限為4個月,期滿后全款退回。但二被告收到四原告交付的款項至使用期限屆滿后,沒有支付利潤,也沒有按期退回原告投資,二被告構(gòu)成違約,應(yīng)付完全責(zé)任,四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原告投資并承擔(dān)利息損失并無不當(dāng),予以支持。原告梁煥枝稱投資35000元,其中現(xiàn)金21000元,14000元為被告盛某某欠款,但未能提供證據(jù),被告盛某某對此欠款予以否認,故認定原告梁煥枝實際出資21000元。二被告應(yīng)返還四原告投資總額126000元。二被告辯稱該項目還在運營盈利中,原告未能證明虧損多少數(shù)額而要求被告履行還款義務(wù),請法院駁回其訴求,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馬某某、盛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共同償還原告杜某某、范某某、林新榮各35000元、原告梁煥枝21000元投資款,共計126000元,并自2015年10月15日起至判決確定給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承擔(dān)利息。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100元,財產(chǎn)保全費1320元,共計4420元,四原告承擔(dān)150元,被告馬某某、盛某某承擔(dān)427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金光
書記員:梁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