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個體工商戶。
委托代理人:胡強(代理權限:參加訴訟、參加調(diào)解),湖北神農(nóng)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長海,個體運輸戶。
委托代理人:何運俊(代理權限:一般代理),隨州市曾都區(qū)北郊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硚口支公司。
委托代理人:張道恩(代理權限:一般代理),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褚一鋒,司機。
上訴人楊某因與被上訴人李長海、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硚口支公司(以下簡稱人民財險硚口公司)及原審被告褚一鋒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曾都民初字第0143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3月1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郭建強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王耀、葉鋒參加的合議庭,于2014年3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楊某的委托代理人胡強,被上訴人李長海及其委托代理人何運俊,被上訴人人民財險硚口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道恩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審被告褚一鋒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李長海訴稱:2013年8月10日,被告褚一鋒駕駛鄂A×××××號(掛車號:鄂A×××××掛)重型半掛貨車,沿316國道由廣水往隨州方向行駛,14時許,當車行至淅河鎮(zhèn)政府門前路段時,與我駕駛的鄂S×××××號重型自卸貨車尾部發(fā)生碰撞,造成兩車輛受損的交通事故。2013年8月16日,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大隊下達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褚一鋒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我無責任。此次事故給我造成的損失達60646元。因被告所駕車輛在被告人民財險硚口公司購買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為維護我的合法權益,特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我損失60640元并承擔此案全部訴訟費用。
原審被告楊某、褚一鋒未答辯。
原審被告人民財險硚口公司辯稱:我公司對事故發(fā)生這一事實無異議,但原告的訴請中的停運損失無證據(jù)支持,依保險公司約定,停運損失屬間接損失,不應由保險公司承擔,物損鑒定費及訴訟費均不屬我公司賠償范圍。
原審法院查明,2013年8月10日下午,被告褚一鋒駕駛鄂A×××××號(掛車號:鄂A×××××掛)重型半掛貨車,沿316國道由廣水往隨州方向行駛。14時許,當車行至淅河鎮(zhèn)政府門前路段時,與前方同向原告李長海駕駛的鄂S×××××號重型自卸貨車尾部發(fā)生碰撞,造成兩車部分損壞的交通事故。經(jīng)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大隊隨公交認字(2013)第3119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褚一鋒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李長海無責任。2013年8月22日,曾都區(qū)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對原告李長海的車輛損失作出曾價車鑒字(2013)131號隨州市曾都區(qū)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價格鑒定結論書,鑒定意見:鄂S×××××號車輛損失金額為34646元。2013年11月19日,曾都區(qū)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就鄂S×××××號重型自卸貨車停運損失進行鑒定,作出曾價認字(2013)032號價格認證結論書,結論為:鄂S×××××號重型自卸貨車停運損失為16460元。原告李長海因此事故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有:1、車輛損失(維修費)34646元;2、物損鑒定費1600元;3、施救費3000元;4、貨物轉運費800元;5、車輛停運損失費16460元;6、鑒定費2000元,以上合計58506元。
原審法院另查明,被告褚一鋒所駕駛的鄂A×××××號(掛車號:鄂A×××××掛)重型半掛貨車實際車主為被告楊某,該車在被告人民財險硚口公司分別購買了交強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期間均自2013年6月18日0時起至2014年6月17日24時止,其中交強險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為300000元,并投有不計免賠險。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褚一鋒駕駛車輛車速過快,遇情況采取措施不力,且未確保安全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在沒有限速標志的路段,應當保持安全車速”和第四十三條:“同車道行駛的機動車,后車應當與前車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之規(guī)定,對此次事故的發(fā)生有全部過錯。被告褚一鋒應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李長海無責任。該責任認定客觀公正,予以采信。被告褚一鋒系被告楊某所雇請,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被告褚一鋒承擔的賠償責任應由雇主被告楊某予以賠償。鑒于被告楊某所有的鄂A×××××號(掛車號:鄂A×××××掛)在被告人民財險硚口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六十五條第一、二款的規(guī)定,原告李長海的經(jīng)濟損失,應由被告人民財險硚口公司依法予以賠償,超出限額或不足部分再由被告楊某予以賠償。被告人民財險硚口公司辯稱原告請求停運損失屬間接損失,不應由保險公司賠償?!吨袊嗣褙敭a(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被保險機動車發(fā)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停業(yè)、停駛……等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各種間接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故該事故致使原告李長海車輛停業(yè)損失應由交通事故責任者即被告楊某予以賠償。被告人民財險硚口公司該辯稱理由予以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六十五條第一、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第二款、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三項、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硚口支公司在交強險財產(chǎn)損失限額內(nèi)賠償李長海財產(chǎn)損失費2000元。二、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硚口支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限額內(nèi)賠償李長海車輛維修費34646元、物損鑒定費1600元、施救費3000元、貨物轉運費800元、以上合計40046元。三、楊某賠償李長海車輛停運損失費16460元,停運損失鑒定費2000元,合計18460元。四、駁回李長海的其他訴訟請求。上述一、二、三項均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履行。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300元,由楊某負擔。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曾都區(qū)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對被上訴人李長海的車輛損失作出的曾價認字(2013)032號價格認證結論書,鑒定程序合法,鑒定結論符合本地實際,應予采信。上訴人楊某上訴稱本案被上訴人李長海訴請的停運損失屬于直接損失無法律依據(jù)。根據(jù)被上訴人人民財險硚口公司提交的《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被保險機動車發(fā)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停業(yè)、停駛等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各種間接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表明上訴人楊某與被上訴人人民財險硚口公司已在保險合同中約定了停運損失屬于間接損失,故被上訴人人民財險硚口公司對本案交通事故第三者李長海的停運損失不須承擔保險賠償責任。上訴人楊某一審期間拒不到庭,屬于自行放棄訴訟權利,現(xiàn)其上訴稱被上訴人人民財險硚口公司未告知上述免責條款,對此其應當提交證據(jù)證明,否則應當承擔舉證不力的法律后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guī)定,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chǎn)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shù)冉?jīng)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jīng)營活動所產(chǎn)生的合理停運損失。因此,上訴人楊某應當賠償被上訴人李長海因交通事故所形成的合理停運損失。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適當,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00元,由上訴人楊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郭建強 代理審判員 王 耀 代理審判員 葉 鋒
書記員:王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