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中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夏強,湖北天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訴訟,調解,代收法律文書。
上訴人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劉中國健康權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1303民初18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7月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某某,被上訴人劉中國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夏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我不承擔賠償責任,由劉中國負擔訴訟費。事實和理由:1、劉中國在本案中有重大過錯,一審判決未予認定。2、我沒有傷害劉中國的故意,劉中國的損傷系其自己造成的,我不應承擔賠償責任。3、劉中國已年滿60周歲,不存在誤工損失。劉中國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全部醫(yī)療費損失均與本案存在關聯(lián),對無關聯(lián)的損失不應支持。5、一審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時,未就自認、舉證證明責任等內容向我作解釋說明,審判程序違法。
劉中國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劉中國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依法判令李某某賠償我的醫(y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6088.77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6月21日上午10時許,劉中國與李某某、李某某的女婿在南郊獨崇山水庫因田地問題產生糾紛,李某某用拳頭毆打劉中國,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qū)分局南郊派出所出警。2016年6月22日,劉中國到隨州市中心醫(yī)院進行治療。2016年7月4日,劉中國傷情經湖北隨州正義司法鑒定中心鑒定作出[2016]醫(yī)鑒字第1656號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一)被鑒定人劉中國因遭他人暴力致右眼鈍挫傷及左下肢軟組織損傷,參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之規(guī)定,其損傷程度屬輕微傷;(二)自受傷之日起休養(yǎng)20日;(三)醫(yī)療費用擬定為2700元。2016年7月22日,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qū)分局作出曾公(南)行決字[2016]37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李某某行政拘留十二日并處罰款柒佰元。劉中國因此次糾紛產生的醫(yī)療費等損失經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qū)分局調解,未達成一致意見。為此,劉中國于2017年1月11日訴至法院。劉中國為農村戶口,其因此次糾紛造成的經濟損失為:醫(yī)療費2588.61元、誤工費648.98元、法醫(yī)鑒定費350元,合計3587.59元。一審法院認為,劉中國與李某某因南郊獨崇山水庫田地問題發(fā)生糾紛,李某某致劉中國輕微傷,劉中國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合計3587.59元,李某某應當予以賠償。李某某辯稱其財產損失劉中國應當賠償,但其未提出反訴,亦未提供證據予以證實,可另行主張其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李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賠償劉中國因傷造成的各項經濟損失共計3587.59元;二、駁回劉中國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李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上訴人李某某二審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證據。證據名稱:2017年4月25日隨州市曾都區(qū)南郊辦事處白云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證明。證明目的:劉中國在雙方產生糾紛過程中存在過錯。被上訴人劉中國對該證據有異議,認為該證據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只有居委會蓋章,沒有經辦人簽字。該證據所陳述的勘查現(xiàn)場缺乏事實經過和現(xiàn)場經過。本院認為,該證據與劉中國與李某某健康權糾紛一案無關,不能達到李某某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劉中國二審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證據。證據名稱:劉中國的殘疾證。證明目的:劉中國是殘疾人,誤工費應得到支持。上訴人李某某對該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認為,該證據只能證明劉中國殘疾的事實,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對該證據本院不予采信。至于其請求的誤工費是否應當支持,本院將結合其他事實予以認定。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李某某與劉中國在南郊獨崇山水庫因田地問題產生糾紛,李某某用拳頭毆打劉中國,致劉中國輕微傷,以上事實有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qū)分局曾公(南)行決字[2016]37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為證,本院依法予以認定。本案雖由田地糾紛引起,但當事人應當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矛盾,不應當通過武力解決,李某某上訴提出其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采信,李某某依法應當賠償劉中國因受傷造成的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guī)定:“醫(yī)療費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yī)療費的賠償數(shù)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fā)生的數(shù)額確定。”原審按照劉中國的醫(yī)藥費票據來認定劉中國的醫(yī)療費并無不當,且醫(yī)療費用并沒有超過司法鑒定意見確定的醫(yī)療費2700元,李某某上訴對劉中國的醫(yī)療費提出異議,但其并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其上訴理由依法不能成立。劉中國在事發(fā)時雖已年滿60周歲,但其系農民,且本案糾紛也是由于劉中國在水庫邊開荒引起的,說明劉中國還具備一定的勞動能力,原審支持劉中國的誤工費648.98元并無不當。李某某上訴提出原審程序違法,因無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依法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李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案件受理費200元,由李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鄧 明 審判員 尚曉雯 審判員 王 耀
書記員:楊昆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