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緒成,黑龍江盛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殷某彬,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國利,黑龍江劉國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殷某彬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6月22日、2018年8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緒成,被告殷某彬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國利,證人蔡某、賀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殷某彬償還李某某欠款61600元;2.請求判令殷某彬承擔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及理由:殷某彬承諾為李某某辦理20張中國石油加油卡,共計88000元。李某某向殷某彬支付全部價款后,殷某彬僅向李某某交付了9張加油卡,且其中3張為無效卡,殷某彬亦不能補辦剩余加油卡。李某某要求殷某彬返還14張加油卡款項,但殷某彬以種種理由推諉。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如上。
殷某彬辯稱,李某某通過殷某彬妻子的朋友得知殷某彬的同事王某能夠辦理優(yōu)惠的中國石油加油卡,李某某在此之前已通過殷某彬辦理了三次加油卡,第四次辦理時,李某某將錢款匯給殷某彬后,殷某彬轉(zhuǎn)賬給王某,但王某未如約交付加油卡。其后,殷某彬因無法聯(lián)系王某,向公安機關報案后得知王某因涉嫌詐騙被羈押。李某某與殷某彬就本案形成的系代理法律關系,即李某某委托殷某彬代購加油卡,殷某彬在該代理活動中沒有過錯,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綜上,本案原告主體不適格,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殷某彬?qū)钅衬撑e示的中信銀行和興業(yè)銀行的轉(zhuǎn)賬記錄各2頁、中國石油加油站開具的證明1份、加油卡3張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殷某彬舉示證據(jù)一、證人蔡某出庭證實,證人與原、被告均系朋友,原、被告通過證人相識并在微信中聯(lián)系。李某某、賀某、蔡某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在該微信群里討論加油卡是否能開發(fā)票、購買加油卡的人數(shù)、購買加油卡的數(shù)量等問題,由蔡某將相關信息與殷某彬溝通后再告知賀某、李某某。證人不清楚殷某彬在其中是否獲利。證據(jù)二、證人賀某出庭證實,證人系原告的朋友,與被告并不相識。證人通過蔡某從殷某彬處購買加油卡后再出售給其他人,每張卡獲利100元。證人買賣一、兩次后,李某某向證人確認加油卡沒有問題后開始向殷某彬購買加油卡并出售給他人。證人與李某某、殷某彬、蔡某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在該微信群里討論加油卡是否能開發(fā)票、購買加油卡的人數(shù)、購買加油卡的數(shù)量等問題。本院認為,該兩份證人證言客觀真實,本院予以確認。
證據(jù)三、2017年5月30日中國建設銀行個人活期賬戶交易明細復印件1份、2017年6月1日中國建設銀行個人活期賬戶交易明細復印件1份。證明,2017年4月7日李某某分別給殷某彬匯款50000元和28000元,同年4月8日王某與殷某彬一同上銀行取款,由殷某彬直接交付給王某;2017年6月2日李某某給殷某彬匯款44000元,要求殷某彬幫助購買加油卡。同年6月3日殷某彬直接轉(zhuǎn)賬給王某42000元,同年6月14日李某某又轉(zhuǎn)給殷某彬44000元,殷某彬給王某轉(zhuǎn)了43000元,其中42000元是為了補充油卡欠缺的1000元差額。本院認為,該組證據(jù)能夠證實本案案涉錢款的走向,本院對上述問題予以確認,對殷某彬借此組證據(jù)證實的其他問題不予確認。
證據(jù)四、微信截圖23張。證明,2017年4月6日李某某找殷某彬幫忙辦卡18張,每張卡2600元,同年4月9日李某某通過朋友蔡某用微信轉(zhuǎn)賬給殷某彬26000元。同年4月9日17點37分殷某彬通過微信轉(zhuǎn)給王某26000元,李某某以2700元的價格賣給他人每張卡加價100元,說明李某某買卡是為了買賣獲利;李某某在微信群里認識了殷某彬,請求殷某彬為其代購油卡,邀請殷某彬上哈爾濱吃飯。殷某彬為蔡某、賀某、李某某代買后,便到順豐快遞將卡郵到哈爾濱,每次郵費8到10元左右,打車費用30元左右;殷某彬發(fā)現(xiàn)王某涉嫌詐騙后,讓李某某一同去長安分局報案,李某某不同意報案,為此殷某彬在無奈之下以李某某的名義向長安分局報案;身份證復印件證明殷某彬給蔡某、賀某、李某某等代買加油卡復印的身份證費用是由殷某彬支付。本院認為,李某某對該組證據(jù)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殷某彬借此證據(jù)證實李某某購買加油卡后再出售給他人,每張加油卡獲利100元的問題結合庭審調(diào)查能夠認定,本院對該問題予以確認;殷某彬借此組證據(jù)證實的其他問題或與本案無關或無其他證據(jù)佐證,本院對殷某彬借此組證據(jù)證實的其他問題不予確認。
證據(jù)五、詢問筆錄1份、刑事判決書1份。證明,結合原、被告微信聊天記錄,李某某不同意去報案,殷某彬為了不讓錢款損失,以李某某的名義去報案,并作為被害人。同時證明了本案的事實與刑事案件認定的事實同屬一事實,待法院查明后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該組證據(jù)系本院依殷某彬的申請調(diào)取自牡丹江市東安區(qū)人民法院,該組證據(jù)的形式要件客觀真實,本院予以確認;由于該組證據(jù)中的刑事判決已對殷某彬與王某就加油卡一事形成何種法律關系進行了認定,且殷某彬未舉示其他證據(jù)否定該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故本院以該刑事判決為依據(jù)對上述問題予以認定,對殷某彬借此證據(jù)證實的其他問題,本院不予確認。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李某某通過蔡某得知殷某彬可以買到價格低于面值的中國石油加油卡。2017年6月2日、2017年6月14日,李某某分兩次匯款給殷某彬,每次匯款44000元,共計88000元,欲從殷某彬處購得20張面值為5000元的中國石油加油卡后再以每張4500元的價格售出,每張加油卡獲利100元。2017年6月3日,殷某彬給王某匯款42000元要求購買10張面值為5000元的加油卡(殷某彬向王某購買10張面值為5000元的加油卡應支付王某43000元,其中1000元系補償王某此前給付殷某林油卡欠缺的1000元差額);2017年6月14日,殷某彬給王某匯款43000元,再次要求購買10張面值為5000元的中國石油加油卡,王某僅向殷某彬交付了9張面值為5000元的加油卡,殷某彬?qū)⒃?張加油卡交付給李某某,但其中3張加油卡無法使用。
2017年6月14日王某收取43000元錢款后便關機失去聯(lián)系,殷某彬遂向公安機關報案。牡丹江市東安區(qū)人民法院于2018年7月6日作出(2018)1002刑初21號刑事判決(以下簡稱21號刑事判決)。該判決認定,王某共實施包括被害人為殷某彬在內(nèi)的詐騙犯罪共計十八起,涉案金額達4407850元,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500000元,追繳王某詐騙所得贓款4407850元,其中應發(fā)還被害人殷某彬61000元?,F(xiàn)該61000元尚未實際發(fā)還殷某彬。
殷某彬稱其在此過程中沒有獲利,每張加油卡100元的差價系因其從王某處取卡,再將卡郵寄給李某某產(chǎn)生的交通費、郵寄費、復印費,但殷某彬未舉示證據(jù)證實其主張。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1.關于本案原、被告就本案形成何種法律關系的問題。
21號刑事判決已認定王某與殷某彬系買賣加油卡的關系,李某某與殷某彬口頭約定李某某向殷某彬支付相應對價,殷某彬從王某處購得加油卡后向李某某交付加油卡的交易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關于買賣合同規(guī)定的法定要件,即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zhuǎn)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另,殷某彬從王某處購得加油卡再交付給李某某的過程中每張加油卡存在100元差價,雖殷某彬不認可該差價系其在該交易過程中的獲利,主張系其在交易過程中的實際支出,但其未舉示證據(jù)予以證實。故本院對李某某主張原、被告就本案形成買賣關系的主張予以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nèi),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21號刑事判決認定,2017年6月3日,殷某彬電話聯(lián)系王某要求以43000元的價格購買10張面值5000元的加油卡。6月14日,殷某彬再次向王某轉(zhuǎn)款43000元購買10張面值5000元加油,據(jù)此認定,殷某彬向王某購買油卡時是以本人名義購買,并未以李某某的名義購買,故本案原、被告不符合代理行為的法定構成要件,故本院對殷某彬主張原、被告形成代理關系的主張不予支持。
2.關于本案案由應如何確定的問題。
本案立案時案由確定為不當?shù)美m紛,但經(jīng)本院審理查明,原、被告之間系買賣關系,且本案系因該買賣關系發(fā)生的糾紛,故本案案由應確定為買賣合同糾紛。
3.關于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應予以支持的問題。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F(xiàn)殷某彬已無法向李某某交付加油卡,原、被告之間的買賣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故李某某要求殷某彬返還61600元4400元張×20張-4400元張×6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且殷某彬作為被害人已向公安機報案,其向王某交付的61000元亦作為王某詐騙所得贓款,由21號刑事判決書判決發(fā)還殷某彬。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三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殷某彬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李某某購買中國石油加油卡錢款61600元。
如果被告殷某彬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40元,減半收取計670元,由被告殷某彬負擔。
如果被告殷某彬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義務,原告李某某可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自本判決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丁玲
書記員: 李紫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