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
呼瑪縣農(nóng)村信用聯(lián)社股份有限公司
張海軍(黑龍江眾興律師事務所)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呼瑪縣支行
牛曉芳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李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呼瑪縣。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呼瑪縣農(nóng)村信用聯(lián)社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呼瑪縣呼瑪鎮(zhèn)。
法定代表人:陳建霞,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張海軍,黑龍江眾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呼瑪縣支行,住所地呼瑪縣呼瑪鎮(zhèn)。
法定代表人:王清林,該支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牛曉芳,該行法律顧問。
再審申請人李某因與被申請人呼瑪縣農(nóng)村信用聯(lián)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呼瑪縣信用社)、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呼瑪縣支行(以下簡稱呼瑪縣工行)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5)大民終字第8號民事判決,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11月11日作出(2016)黑民申字1965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
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再審申請人李某,被申請人呼瑪縣信用社委托代理人張海軍、呼瑪縣工行委托代理人牛曉芳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申請再審稱,原審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撤銷(2015)大民終字第8號民事判決,判令被申請人:1、給李某發(fā)放退休費,參照同齡人工資標準執(zhí)行,退休后享受銀行職工待遇;2、從1993年2月起至退休之日止每月給付128.48元的生活費。
事實與理由:一、呼瑪縣工行作出的《關于李某同志所犯錯誤處理的決定》(以下簡稱處理決定),沒有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程序違法,屬無效決定。
首先,《處理決定》的三條理由是不成立的。
申請人要重申有關事實:1、形成貸款風險不是再審申請人個人的責任。
呼瑪縣工行認定申請人工作不負責,發(fā)放貸款中有74筆形成風險和呆賬,金額21.6萬元,這與事實嚴重不符。
銀行發(fā)放貸款有其嚴格的管理流程,每筆貸款的發(fā)放均不是申請人個人決定的,自行認定為風險賬和呆賬,亦未經(jīng)過司法程序認定,只有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承擔責任,于法無據(jù),對當事人不公。
2、再審申請人因病住院,并不是無故曠工。
1992年,申請人因病住院,并向有關部門請假。
住院的第二天行長姜仁、副行長劉奎利、人事股長姜曉紅、農(nóng)金股孫俊玉等人就以單位名義到醫(yī)院看望申請人。
出院后有醫(yī)療和法醫(yī)證明,申請人在家休息,前后共休息70.5天。
上班后單位領導對申請人也沒又提出任何意見。
《處理決定》中認定申請人無故曠工是歪曲事實。
3、第一,認定申請人貪污公款三千元,完全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因此申請人認為,工行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處理決定》無效。
第二,《處理決定》的處理結果沒有法律依據(jù)。
《處理決定》中的兩條決定:1、勸其退職;2、為照顧家庭生活和體現(xiàn)給出路的政策每月發(fā)給生活費128.48元。
上述兩條決定,被申請人程序和實體均屬違法,申請人至今也不知道被申請人是依據(jù)國家的哪些法律和政策做出的。
第三,在程序上,呼瑪縣工行繞開了職工代表大會,以行長辦公會議的形式處理職工是違法的,也沒有向當?shù)貏趧硬块T備案,因而是無效的。
二、申請人18年來一直在主張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
申請人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一直向有關部門主張自己的權利,包括呼瑪縣工行、工行大興安嶺分行和省行等,18年來,工行大興安嶺分行所有歷屆紀委書記申請人都找過,并遞送過申訴材料。
2007年,當時的分行紀檢委書記唐占明就出具了材料回執(zhí)。
以上情況足以說明,申請人一直在找有關部門求助,沒有超過仲裁時效。
三、一審、二審法院錯誤適用《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二條 ?和二十一條,銀行的決定應當依法撤銷。
呼瑪縣工行的《處理決定》不是依據(jù)《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作出的,也沒有書面或口頭告知申請人在十日內向上級領導機關提出書面申訴。
申請人提供了當年在加格達奇期間向上級工行請求解決的住宿票據(jù),已經(jīng)說明了當事人想要證明的問題。
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第六條規(guī)定,辭退職工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在本案中,銀行沒有說出依據(jù)哪部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
在此種情況下,一審、二審法院理應支持勞動仲裁第一項結果,支持申請人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相反。
綜上,本案的焦點在于工行的處理決定是依據(jù)錯誤事實炮制的,是無效的。
依據(jù)錯誤事實做出的決定必須糾正,不應以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泯滅法律匡扶正義的精神。
因此,大興安嶺中院、呼瑪縣法院對本案的處理完全違背了本案的基本事實,應予糾正。
呼瑪縣信用社辯稱,一審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的判決結果準確,二審法院應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1、呼瑪縣工行1993年2月3日做出的《處理決定》有充分的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
《處理決定》認定李某因工作極不負責,不遵守勞動紀律,無故曠工,貪污公款三千元的事實,是呼瑪縣工行成立調查組經(jīng)過嚴格調查的,有證據(jù)可以證實的。
2、勸退即辭退,也是一種法定的對職工違紀的處理方式。
《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二條 ?采用的是不完全列舉的方式,對職工的行政處分除了該條規(guī)定的處理方式外,還有其他方式。
比如該條例還規(guī)定了除名、開除。
《國有企業(yè)辭退職工違紀職工暫行條例》規(guī)定了辭退處理方式,勸其退職就是辭退的另一種說法。
不能認為作出《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之外的其他處分就是違法的。
本案應當適用《國有企業(yè)辭退職工違紀職工暫行條例》。
3、本案仲裁時效已過,理應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
《處理決定》實質是用人單位與李某解除勞動關系的書面通知。
李某自接到《處理決定》后沒有上班。
自1993年2月3日起計算仲裁時效,而李某卻于2011年7月13日申請勞動仲裁,早已過仲裁時效。
并且勞動仲裁庭由兩名仲裁員組成違法。
4、李某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實際解除,用人單位不應支付基于勞動關系產(chǎn)生的任何待遇。
5、李某的用人單位為呼瑪縣工行,法律責任應由其承擔。
對李某的人事管理權限、作出處分決定、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行為主體是呼瑪縣工行。
當時答辯人沒有成立,李某是工行的工作人員。
根據(jù)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理應由呼瑪縣工行承擔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一審法院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的判決結果正確。
二審法院應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呼瑪縣工行辯稱,一、呼瑪縣工行與呼瑪縣信用社是兩家獨立的單位,人員管理及經(jīng)費支出都是獨立的,李某是信用社的職工,對這一事實也是認可的,李某的事情應由現(xiàn)在的呼瑪縣信用社負責解決。
二、呼瑪縣工行做出的《處理決定》是勸其退職,并且決定每月給付生活費。
勸退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方式,即用人單位勸勞動者自行辭職。
李某在工作中有違反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及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有貪污一事已經(jīng)查實,且不請假連續(xù)曠工,呼瑪縣工行對李某做出的“處理決定”是有事實依據(jù)的。
李某在接到此決定后,沒有找過工行,并自謀職業(yè),應視為其已經(jīng)自行辭職。
三、李某自1993年2月離崗后沒有繼續(xù)上班,也沒有在規(guī)定的期間向有關部門申訴,應視為其對勸退的認可。
其與信用社的勞動關系已經(jīng)于1993年2月實際解除。
解除后李某未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無支付勞動報酬義務,亦不應支付其相應的職工待遇。
請法庭依法駁回其對呼瑪縣工行的起訴。
李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依法確認呼瑪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呼勞仲案字(2011)第07號裁決書第一項、第二項的效力、撤銷并依法改判呼勞仲案字(2011)第07號裁決書的第三項裁決;二、依法判令被告支付給李某自1993年2月至辦理退休之日的工資357909.60元、五險一金66739.02元、其他福利損失90000.00元,依法支持經(jīng)濟補償金90000.00元和精神損害賠償金5000.00元,上訪差旅費5732。
00元,合計615380.62元。
三、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呼瑪縣信用社原為呼瑪縣工行的農(nóng)金股,行政上隸屬于呼瑪縣工行。
呼瑪鎮(zhèn)信用社由農(nóng)金股管理,原告李某原為呼瑪鎮(zhèn)信用社職工。
呼瑪縣工行于1993年2月3日作出《處理決定》,該決定:1、勸其退職;2、為照顧家庭生活和體現(xiàn)給出路的政策,每月發(fā)給生活費128.48元。
決定依據(jù)的理由為:一、工作極不負責。
經(jīng)李某發(fā)放的貸款中有74筆已形成風險和呆賬。
金額達26.1萬元。
二、不遵守勞動紀律,無故曠工。
據(jù)統(tǒng)計92年1月至92年7月20日止曠工70.5天。
其中4月14日至4月30日連續(xù)曠工20.5天;6月1日至6月28日連續(xù)曠工24天。
三、貪污公款三千元。
李某將貸款戶姚義在1991年2月5日還的三千元貸款,采取不交帳的手法,自己留用一年之久。
《處理決定》作出后,李某至今未工作,亦未領取生活費。
1997年呼瑪縣信用社與呼瑪縣工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雙方簽訂了“交接書”,交接書第一項第2條:人員劃轉51人,其中工行干部20人,信用社職工31人,工行干部檔案97年初劃轉呼瑪縣信用社。
李某提供了2011年4月26日工銀大辦(2011)106號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辦公室文件,內容為:“呼瑪支行,你行《關于李某上訪處理意見的請示》(工銀呼字【2011】18號),分行收悉,鑒于李某向你行、分行上訪情況,分行于2007年、2008年先后兩次進行調查核實,認為事實清楚,處理得當,同意你行處理意見。
同時,對原你行提出的為照顧家庭生活每月發(fā)給生活費128.48元,無政策依據(jù),分行不同意支付。
”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一、關于李某對呼瑪縣工行的《處理決定》是否始終申訴的問題。
二、關于法律適用問題。
一、關于李某對呼瑪縣工行的《處理決定》是否始終申訴的問題。
李某僅提供了2007年5月31日署名工行大興安嶺分行唐為明出具的收到李某上訪材料的證明。
提供了省工行辦公室信訪辦童玉燕的收條,證明收到李某的上訪材料。
提供了2011年4月26日工銀大辦(2011)106號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辦公室文件(無公章)。
李某未能證明自1993年2月至今連續(xù)處于申訴狀態(tài)。
二、關于法律適用問題。
本案應當適用《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
根據(jù)該條例規(guī)定,李某應當在公布處分以后十日內,向上級領導機關提出書面申訴。
李某未在規(guī)定的期間提出書面申訴,呼瑪縣工行做出的《處理決定》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依據(jù)《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第二十一條 ?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李某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李某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上訟請求:一、撤銷一審判決;二、確認呼瑪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呼勞仲案字(2011)第07號裁決書第一項、第二項裁決事項;三、依法判令被告支付給李某自1993年2月至辦理退休之日的工資357909.60元、五險一金66739.02元、其他福利損失90000.00元,依法支持經(jīng)濟補償金90000.00元和精神損害賠償金5000.00元,上訪差旅費5732.00元,合計615380.62元;四、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二審法院認定事實:二審法院認定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呼瑪縣工行對李某的處理決定是否合法有效,李某能否恢復原有的職工身份。
李某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沒有曠工及貪污三千元貸款的事實,一審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并無不當。
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圍繞當事人的再審請求,本院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認定如下:
再審期間,雙方當事人沒有提供新的證據(jù)。
一審期間,呼瑪縣工行提供了下列證據(jù):1、工作人員名冊;2、關于李某貪污貸款及無故曠工的經(jīng)過;3、關于李某貪污及無故曠工的事實;4、呼瑪鎮(zhèn)信用社職工李某所犯錯誤的綜合材料;5、關于李某同志貪污貸款錯誤事實的調查報告。
旨在證明李某無故曠工,貪污公款的事實,同時證明李某是信用社職工,不是工行職工。
一審期間,李某提供了2007年5月31日署名工行大興安嶺分行唐為明出具的收到李某上訪材料的證明。
提供了省工行辦公室信訪辦童玉燕的收條,證明收到李某的上訪材料。
提供了2011年4月26日工銀大辦(2011)106號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辦公室文件(無公章)。
二審提供了1993年4月17日、10月20日兩張在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地區(qū)中心支行招待所的住宿票據(jù)和1993年7月25日在武警總隊政治部招待所的住宿票據(jù)一張。
旨在證明其接到處理決定后一直找上級部門解決,沒有超過仲裁時效。
一審期間,李某提供法醫(yī)咨詢鑒定書一份,診斷書一份,住院費醫(yī)藥費收據(jù)一份,旨在證明李某住院休息,不存在曠工。
張福田證言一份,張喜民證言一份,旨在證明李某沒有貪污事實。
本院認為,李某提供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于2011年4月26日作出的工銀大辦(2011)106號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辦公室文件沒有公章,本院不予采信。
李某提供的住院休息證據(jù)和張福田、張喜民證言,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查明的其他案件事實與原審法院查明的一致。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爭議焦點:
一、李某申請仲裁是否超過仲裁時效。
二、處理決定的證據(jù)是否充分及處理程序是否合法。
三、李某與呼瑪縣工行、呼瑪縣信用社之間的關系。
一、李某申請仲裁是否超過仲裁時效。
李某提供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于2011年4月26日作出的工銀大辦(2011)106號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辦公室文件沒有公章,李某提供的其他證明沒有超過仲裁時效的證據(jù),不能證明李某連續(xù)主張權利,一審認定李某超過仲裁時效正確。
二、呼瑪縣工行《處理決定》的證據(jù)是否充分及處理程序是否合法
呼瑪縣工行的《處理決定》,有充分的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
認定李某因工作極不負責,不遵守勞動紀律,無故曠工,貪污公款三千元的事實,是呼瑪縣工行成立調查組經(jīng)過嚴格調查的,有證據(jù)可以證實的。
勸退和辭退、開除具有同樣的效力,不能認為《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之外的其他處分就是違法的。
同時,《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三條 ?“對職工給予開除處分,須經(jīng)廠長(經(jīng)理)提出,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討論決定,并報告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所在地的勞動或者人事部門備案”,呼瑪縣工行并未舉示證據(jù)證明開除李某符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但是程序上有瑕疵,不影響辭退的效力。
因此,不能認定呼瑪縣工行的處理決定程序違法。
三、李某與呼瑪縣工行、呼瑪縣信用社之間的關系
李某原系呼瑪縣工行的農(nóng)金股職工,農(nóng)金股是呼瑪縣工行的一個部門,1996年農(nóng)金股從呼瑪縣工行分離出去成立了呼瑪縣信用社。
現(xiàn)呼瑪縣工行沒有舉示證據(jù)證明李某劃分到呼瑪縣信用社,呼瑪縣信用社也不承認李某劃分給信用社。
因此李某仍是呼瑪縣工行的職工。
綜上所述,呼瑪縣工行對李某的《處理決定》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程序合法。
因此,二審判決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
李某提供的證據(jù)不充分,為維護法律穩(wěn)定性,依法駁回李某的再審請求。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 ?第一款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李某的再審請求;
二、維持大興安嶺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2015)大民終字第8號民事判決。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李某提供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于2011年4月26日作出的工銀大辦(2011)106號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辦公室文件沒有公章,本院不予采信。
李某提供的住院休息證據(jù)和張福田、張喜民證言,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查明的其他案件事實與原審法院查明的一致。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爭議焦點:
一、李某申請仲裁是否超過仲裁時效。
二、處理決定的證據(jù)是否充分及處理程序是否合法。
三、李某與呼瑪縣工行、呼瑪縣信用社之間的關系。
一、李某申請仲裁是否超過仲裁時效。
李某提供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于2011年4月26日作出的工銀大辦(2011)106號的中國工商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辦公室文件沒有公章,李某提供的其他證明沒有超過仲裁時效的證據(jù),不能證明李某連續(xù)主張權利,一審認定李某超過仲裁時效正確。
二、呼瑪縣工行《處理決定》的證據(jù)是否充分及處理程序是否合法
呼瑪縣工行的《處理決定》,有充分的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
認定李某因工作極不負責,不遵守勞動紀律,無故曠工,貪污公款三千元的事實,是呼瑪縣工行成立調查組經(jīng)過嚴格調查的,有證據(jù)可以證實的。
勸退和辭退、開除具有同樣的效力,不能認為《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之外的其他處分就是違法的。
同時,《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三條 ?“對職工給予開除處分,須經(jīng)廠長(經(jīng)理)提出,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討論決定,并報告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所在地的勞動或者人事部門備案”,呼瑪縣工行并未舉示證據(jù)證明開除李某符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但是程序上有瑕疵,不影響辭退的效力。
因此,不能認定呼瑪縣工行的處理決定程序違法。
三、李某與呼瑪縣工行、呼瑪縣信用社之間的關系
李某原系呼瑪縣工行的農(nóng)金股職工,農(nóng)金股是呼瑪縣工行的一個部門,1996年農(nóng)金股從呼瑪縣工行分離出去成立了呼瑪縣信用社。
現(xiàn)呼瑪縣工行沒有舉示證據(jù)證明李某劃分到呼瑪縣信用社,呼瑪縣信用社也不承認李某劃分給信用社。
因此李某仍是呼瑪縣工行的職工。
綜上所述,呼瑪縣工行對李某的《處理決定》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程序合法。
因此,二審判決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
李某提供的證據(jù)不充分,為維護法律穩(wěn)定性,依法駁回李某的再審請求。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 ?第一款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李某的再審請求;
二、維持大興安嶺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2015)大民終字第8號民事判決。
審判長:謝顯才
書記員:郭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