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巖,上海王巖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龔晨,上海王巖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
法定代表人:朱再明,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婭琦,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超林,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思行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qū)閔北路XXX弄XXX-XXX號第3幢136室。
法定代表人:周某2,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亞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1日立案。2017年11月18日,被告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異議。2017年11月21日,本院依法裁定駁回被告提出的管轄權異議。被告不服本院裁定,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該院2017年12月27日以(2017)滬01民轄終1830號《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其上訴,維持原裁定。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李志斌于2018年2月9日公開開庭對本案進行了第一次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巖,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婭琦、陳超林到庭參加訴訟。2018年3月20日,本院依法裁定本案轉為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5月25日公開開庭對本案進行了第二次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巖,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婭琦、陳超林到庭參加訴訟。2018年5月30日,本院根據原告的申請,依法追加上海思行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行公司)為本案第三人。2018年10月19日,合議庭公開開庭對本案進行了第三次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巖,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婭琦、陳超林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借款本金2,000,000元及利息(以2,000,000元為基數,按年利率6%,自2017年4月20日起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并要求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被告準備去香港上市,遂于2017年1月7日與思行公司簽訂《上市戰(zhàn)略顧問協議》,約定被告自協議簽訂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支付思行公司首批咨詢費2,000,000元。被告的實際控制人黃某某稱因暫時資金周轉困難,遂向原告暫借2,000,000元支付首批咨詢費,借期一、兩個月,待其政府獎勵下來后就可以歸還。2017年2月20日,原告根據被告的指示,分三次分別將1,000,000元、500,000元、500,000元,合計2,000,000元,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出借給被告用以支付首批咨詢費,但被告至今未予償還。
原告提供了中國建設銀行2017年2月20日的《客戶回單》、《轉賬憑條》、中國農業(yè)銀行2017年2月20日的《賬戶交易明細回單》、《上市戰(zhàn)略顧問協議》、律師函及快遞憑證、快遞單查詢信息、證人尹某某、周1的證言等證據以證明其上述主張。
被告建亞公司辯稱,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借款的合意,也不存在借款的事實,原告訴請無事實及法律依據。被告雖與思行公司簽訂過《上市戰(zhàn)略顧問協議》,但雙方的合作關系早已經名存實亡。上述協議簽訂后不久,被告從諸多細節(jié)發(fā)現思行公司存在夸大宣傳的情形,其并不具備幫助被告上市融資的能力,故要求解除上述協議。原告作為中金集團的高管多次聯系被告,中金集團是思行公司的唯一控股股東。為了讓思行公司有咨詢協助公司上市的服務業(yè)績,故提出通過被告走賬給思行公司,于是才發(fā)生原告打款給被告的情況。具體為2017年2月20日,由原告向被告轉賬500,000元,被告收到款項后立刻將該500,000元匯入思行公司賬戶。至于原告主張其在2017年2月20日以“代付江蘇建亞100萬咨詢費”以及通過案外人周1以“幫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代付50萬咨詢費”的交易用途分別向思行公司匯入的1,000,000元和500,000元一事,被告完全不知情,也從未與原告就此事有過任何溝通。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提供了原告及案外人周某2的名片、網站簡介、思行公司的工商信息以證明其上述主張。
第三人思行公司未到庭陳述,亦未提供任何證據。
本院經審理查明以下事實:
(一)2017年1月7日,被告(作為甲方)與思行公司(作為乙方)等簽訂《上市戰(zhàn)略顧問協議》,載明思行公司為中金國際集團旗下中華產業(yè)鏈投資促進會的首席咨詢單位,也是中金國際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被告為中華產業(yè)鏈投資促進會特別扶持的數控機床產業(yè)鏈發(fā)起單位;被告等聘請思行公司為其首席上市輔導機構,聘請思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2為首席上市戰(zhàn)略顧問;服務內容是由思行公司為被告設計一個和香港主板資本市場配套的策劃咨詢方案,幫助被告建立招商系統并進行融資;被告應付思行公司策劃咨詢費5,000,000元,其中,協議簽訂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應支付思行公司首批款2,000,000元。
(二)2017年2月20日,原告從其賬戶匯款1,000,000元至思行公司賬戶,銀行《客戶回單》“用途”欄載明“代付江蘇建亞壹佰萬咨詢費”。同日,原告從其賬戶匯款500,000元至被告賬戶,銀行《客戶回單》“用途”欄載明“劃款”,被告當日即將該筆款項轉賬至思行公司賬戶。同日,原告從其賬戶匯款500,000元至案外人周1賬戶,周1當日即將該筆款項轉賬至思行公司賬戶,中國農業(yè)銀行《賬戶交易明細回單》“交易用途”欄載明“幫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代付50萬咨詢費”。
(三)證人尹某某在庭審中稱,其系思行公司項目總監(jiān),本案所涉及的三筆費用何時進入何帳戶,其并沒有看過,僅是聽其公司財務說費用是分三筆款項支付的:一筆是原告支付的;一筆是被告支付的;一筆是由周1來支付的。
(四)證人周1在庭審中稱,2016年秋天,其結識了被告的黃某某,并介紹黃某某與原告相識。因項目前期需支付平臺進行運作,原告對黃某某的企業(yè)面臨搬場的困難感同身受,愿意前期出資協助黃某某渡過困難時期。原告之所以將500,000元款項匯入周1賬戶,再由周1賬戶匯入思行公司賬戶,是因為黃某某和原告都希望周1在項目(項目源自德國)中起到重要作用。周1參與項目的兼接、前期調研和項目對中金國際領導及被告的領導黃某某的匯報工作,以及政府政策的調研工作。中華產業(yè)鏈投資促進會是一個大家分享的平臺。針對被告詢問在原告先將500,000元款項匯入周1賬戶,再由周1賬戶匯入思行公司賬戶的過程中是否收到原告的指示?周1則稱“我們有互動,我對行為是認可才做的”。針對被告進一步詢問有無收到被告的付款指示?周1稱:“就該行為我每天有電話往來,但黃某某對該行為沒有明確的答復及互動?!贬槍υ嬖儐桙S某某是否知道打款的情況?周1則稱:“目前來說,我對他的了解,當時黃某某是知情的,如果黃某某不知情,后期不會有反饋的意見。”周1進一步稱:“黃某某有明確表示的?!钡牵敱桓嬖儐柶溆袩o證據證明時,周1則稱:“沒有?!碑敱桓孢M一步詢問:“那你覺得是你個人認為的嗎?”周1則稱:“是的?!贬槍Ψㄍピ儐栐嫦蛑?賬戶轉賬時如何說?周1稱:“她說希望平臺盡快建立起來,并希望被告的機床買賣系統盡快上線?!?、“黃某某說有很多的機床可以進行外貿,我希望就此以黃某某的信息系統的支持,所以我參與了這個項目?!贬槍Ψㄍピ儐栔?將款項匯給思行公司時,交易用途上為何寫了“幫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代付50萬咨詢費”?周1稱:“當時費用我沒有資本參與項目,原告出于對我的惜才予以了幫助,讓我深入參與項目的實施?!薄ⅰ霸撡M用是原告借給我,本人如何支配由我自己承擔,是屬于我與原告的借款?!?br/> (五)審理中,針對法庭詢問關于借款部分黃某某與原告如何商量?原告稱:“我們當時在普陀區(qū)的辦公室里,黃某某從外地回來,說他企業(yè)需要融資,他需要找中金國際來幫忙。中金國際要幫助他活動需要費用,需要繳齊200萬元才能辦新聞發(fā)布會等,正好該公司要在花橋辦理一個活動,我希望趕在那之前,所以才將錢匯過去?!?、“黃某某向我提出因為要搬場會有一筆錢,借款給他馬上會還,他說他捐給馬祖廟50萬,所以我出于這點我信任他,我是真心為了幫助黃某某。”、“我出于真心的幫助他,沒有利息的約定。當時周某2還說讓我讓黃某某寫個欠條,我說不必了,如果寫借條的話就是不相信黃某某,所以我沒有讓黃某某寫借條?!?、對于還款的期限“當時黃某某說搬場會有政府的補貼,沒有具體說時間”。對于原告所稱“當時”是指何時間?原告稱:“記不起來了,就是花橋活動前。就是黃某某與中金國際簽訂上市合約后沒多少天,我是希望他能參加活動我就趕在活動前趕快將錢給他”。針對法庭詢問為何分三筆轉入2,000,000元?原告稱:“因為上海思行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人說錢全部都是我出的話,黃某某和周1做事情就不會認真,希望大家都多少出一點。”法庭進一步詢問“為何他們會有該想法?與借款有何關聯?”原告則稱:“因為現在的社會風氣,所以信任度很難建立。因為我基本都不在上海,我一直在臺灣,做事情的不是我,所以做事情的人要出點錢,否則事情不會做好?!狈ㄍピ儐柶湔f的“做事情”是何意?原告稱:“就是他們說的做融資的部分。因為被告企業(yè)需要融資,希望他們做的更好?!痹娲_認三筆款項是2017年2月20日劃出的并稱劃款時與被告的黃某某進行聯系,賬號是黃某某給她的。原告將1,000,000元直接劃入思行公司賬戶時,被告公司沒有人員陪同,匯款“用途”欄之所以載明“代付江蘇建亞壹佰萬咨詢費”,是因為思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2通過電話讓原告這樣寫的。
針對法庭詢問原告為何要分三筆將總共2,000,000元通過不同的匯款路徑將款項匯入思行公司賬戶,原告解釋稱:“因為當初的時候原告與黃某某相識后都是信媽祖的,有共同的信仰,黃某某想上市,首期要支付200萬,想通過咨詢公司到香港上市,當時黃某某資金緊張,當時有一個拆遷,馬上有錢到賬,原告正好房子賣掉了,正好有筆錢。100萬直接支付了咨詢公司,如果直接轉給黃某某,擔心可能會挪作他用,所以100萬直接打給了咨詢公司。這個情況是和黃某某商量過的,他也是明知的。當時也有50萬轉給周1,因為周1是負責這一塊的,這筆錢是黃某某借給周1的,周1用這筆錢出資。黃某某也是知情的?!贬槍ΨㄍミM一步詢問“周1出不出錢與本案有無關系?”原告稱:“因為每個人都要出錢,把這個事情做好。”
(六)案外人黃某某在接受本院調查時確認其是被告的實際控制人,其系通過被告原法律顧問介紹認識周1,在經由周1認識原告,原告則自我介紹其是思行公司的董事;被告與思行公司簽訂的《上市戰(zhàn)略顧問協議》根本沒有履行;原告起訴的2,000,000元是因為原告是思行公司的董事,要做業(yè)績,原告就讓黃某某幫忙,都是原告一人操作的,其中500,000元打入被告賬戶后,馬上就轉給思行公司;黃某某沒有借錢給周1,也沒有向周1借款,對于原告將500,000元打入周1賬戶不知情;其簽署的回執(zhí)單是準備做互聯網制作的工業(yè)4.0的報告,2017年3月17日通過索鈺公司向思行公司支付的22,600元系工業(yè)4.0的付款,工業(yè)4.0因為需要資金后來就沒有繼續(xù)合作。
(七)原告就本案爭議曾于2017年10月18日向本院遞交訴狀,本院以(2017)滬0105訴前調9879號進行訴前調解。
本院認為,第三人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放棄訴訟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件。既然原告就系爭2,000,000元主張系其對被告的借款,就必須舉證證明其與被告之間存在借款的意思表示。顯然,原告無借款借據、收條、借款協議等常見的書面形式證據直接證明這一主張。既然原告主張被告向其借款2,000,000元用于支付《上市戰(zhàn)略顧問協議》項下應付思行公司的首批款,其匯款的路徑就應當要么直接匯入被告賬戶,再由被告賬戶匯入思行公司賬戶,要么根據被告的指示直接匯入思行公司賬戶,而本案原告舉證的三筆匯款路徑顯然不符合正常的借款路徑。鑒于針對法庭詢問為何分三筆轉入2,000,000元?原告稱“因為上海思行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人說錢全部都是我出的話,黃某某和周1做事情就不會認真,希望大家都多少出一點?!薄ⅰ懊總€人都要出錢,把這個事情做好”,本院難以采信其關于本案完全是被告向其借款的主張。對本案所涉三筆匯款是否屬于原告對被告的借款,應當結合相關證據和當事人、證人的陳述,分別作出認定:
首先,原告直接匯款至思行公司賬戶的1,000,000元,雖然銀行《客戶回單》“用途”欄載明“代付江蘇建亞壹佰萬咨詢費”,但原告自己在庭審中稱其將該1,000,000元直接劃入思行公司賬戶時,被告沒有人員陪同,匯款“用途”欄之所以載明“代付江蘇建亞壹佰萬咨詢費”,是因為思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2通過電話讓原告這樣寫的,可見,該銀行《客戶回單》“用途”欄雖載明“代付江蘇建亞壹佰萬咨詢費”,但不足以證明原告與被告之間就該1,000,000元存在借款的意思表示。
其次,原告從其賬戶匯至周1賬戶的500,000元,雖然由周1轉賬至思行公司賬戶的中國農業(yè)銀行《賬戶交易明細回單》“交易用途”欄載明“幫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代付50萬咨詢費”,但周1在原告申請其出庭作證時稱其將款項匯給思行公司時,交易用途上之所以寫了“幫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代付50萬咨詢費”是因為“當時費用我沒有資本參與項目,原告出于對我的惜才予以了幫助,讓我深入參與項目的實施”、“該費用是原告借給我,本人如何支配由我自己承擔,是屬于我與原告的借款”,故該500,000元不宜認定為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借款。
最后,原告從其賬戶匯至被告賬戶的500,000元,鑒于被告目前所提交證據尚不足以證明其系幫原告做業(yè)績而劃入思行公司賬戶,故從合同相對性來看,被告應償還給原告,同時被告應償付原告相應利息。但是,鑒于雙方對于借款期限和利率均未作出約定,原告亦未提供證據證明其在2017年4月20日或之前向被告要求還款,故原告要求被告按年利率6%自2017年4月20日起支付利息,沒有法律依據。鑒于原告曾于2017年10月18日向本院遞交訴狀,本院以(2017)滬0105訴前調9879號進行訴前調解,并于2017年11月1日立案,可視為原告給予被告合理的履行還款期限,故本院認為被告應自2017年11月1日起按年利率6%向原告支付利息至實際清償之日。至于原告與思行公司之間對于該筆500,000元該如何處理,不在本案處理范疇,雙方如有爭議,可另案解決。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某借款本金500,000元;
二、被告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某利息(以500,000元為基數,按年利率6%,自2017年11月1日起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
三、駁回原告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2,800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17,100元,被告江蘇建亞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負擔5,7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王偉芬
書記員:李志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