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
委托代理人:楊晉山。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煤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第十工程處,地址:邯鄲市復興區(qū)聯(lián)紡西路96號。
負責人:程巖青,該工程處處長。
委托代理人:王貴強、任海勇,河北萬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某某與被上訴人中煤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第十工程處(以下簡稱中煤一建十處)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復興區(qū)人民法院(2014)復民初字第691號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被告在山西呂梁設有沙曲項目部,礦建十隊是沙曲項目部的一個工作隊。2007年10月22日李某某進入礦建十隊工作,當時原告要求簽訂勞動合同遭單位拒絕。至2011年1月26日礦建十隊工人離隊回家,其后未再到被告處工作。楊晉山離隊前是礦建十隊的材料員,在2011年1月26日離開沙曲項目部時將其手中保管的部分工作資料拿走做維權準備。楊晉山于2011年5月25日對其與中煤一建十處的勞動爭議申請了勞動仲裁。李某某委托楊晉山于2013年3月7日對其與中煤一建十處的勞動爭議申請了勞動仲裁,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邯勞人仲案(2014)124號仲裁裁決書,駁回李某某的仲裁請求。
原審認為:對于本案時效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jù)《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之規(guī)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60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敝?008年5月1日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由60日變更為1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法院對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1年期為由駁回申請請求的案件,應明確審查案件時效問題。從原告對本案所涉及事實的陳述及向法院提交證據(jù)情況看,其與楊晉山在與中煤一建十處的勞動關系中,二人與用工方的法律關系一致,侵權事實一致,取證一致,同時離開礦建十隊后共同聯(lián)系進行維權。原告自參加工作時要求簽訂勞動合同被拒絕,2011年1月26日離隊回家,由單位材料員楊晉山拿走了包括原告眾人的工作材料用以維權,同年5月25日楊晉山對中煤一建十處提起勞動仲裁。至此原告應該明確知道中煤一建十處對楊晉山等礦建十隊工人的法律態(tài)度,確定用工方用工時不簽訂勞動合同,在2011年1月26日單方終止了與工人的勞動關系,從而侵害了原告的勞動權利。綜上,應視為原告于2011年1月應當知道其勞動權利被侵害。原告自2011年1月起算仲裁申請時效至2013年3月7日申請勞動仲裁,此期間其未能舉證時效中止、中斷事由,故原告已超過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遂判決: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由李某某負擔。
二審經審理查明,被上訴人在山西呂梁設有沙曲項目部,礦建十隊是沙曲項目部的一個工作隊。2007年10月22日李某某進入礦建十隊工作,2011年1月26日礦建十隊工人離隊回家,之后未再到被上訴人處工作。2013年3月7日李某某向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勞動仲裁,要求確認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支付二倍工資等仲裁請求(不含本案仲裁請求)。2014年4月14日李某某又向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請求(即本案)要求確認雙方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加班費等。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邯勞人仲案(2014)124號仲裁裁決書,駁回李某某的仲裁請求。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上訴人李某某的仲裁申請是否超仲裁時效?!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根據(jù)《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之規(guī)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60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北景咐钅衬吃?013年3月7日向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申請,要求被上訴人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應視為李某某于2013年3月7日提起勞動仲裁時要求解除雙方的勞動關系,雙方產生勞動爭議。而其直至2014年4月14日又向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明顯超過一年仲裁時效。且上訴人李某某未能舉證在法定期限內曾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超過仲裁時效具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證據(jù)。故李某某申請仲裁已超過仲裁時效,其稱于2014年2月25日就向邯鄲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請求,但并未提交相應證據(jù)。故其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李某某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一民 審判員 王雙振 審判員 田 莉
書記員:張翠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