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雙鴨山尖山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冰,黑龍江雙峰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隋德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集賢縣新藝豐園活動房廠業(yè)主,住集賢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曉玲,黑龍江郝雅楓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駁回被上訴人隋德昌的訴訟請求;2.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因被上訴人提供的建筑材料存在質量問題,導致上訴人修建的公共廁所不符合質量要求,被工程發(fā)包方扣減工程款16.8萬元,上訴人被扣減工程款損失應由被上訴人承擔;一審法院認定建筑材料數(shù)量的依據(jù)是被上訴人提供自行書寫的單據(jù),單據(jù)中建筑材料數(shù)額有多處系不同時間填寫,不能證明建筑材料的實際數(shù)量;一審中雙方均認可由被上訴人免費送貨,被上訴人也并未索要運費,一審判決卻重新計算了運費,判決結果錯誤。被上訴人隋德昌辯稱,本案事實清楚,請求維持原判。貨物建筑材料數(shù)量是由上訴人弟弟李永田在收條上簽字確認,應以收條上載明的建筑材料數(shù)量計算貨款;被上訴人從未認可免費送貨,且根據(jù)市場交易習慣,貨物價款中應包括運費,一審法院認定運費數(shù)額是客觀的。隋德昌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被告李某某給付貨款200816元;2.訴訟費用由李某某承擔。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原、被告于2011年6月至11月陸續(xù)發(fā)生多次買賣合同法律關系,由隋德昌向被告李某某提供建設農村廁所的材料,主要為板、木方、門、蓋,隋德昌分25次將貨物運輸至黑龍江省寶清縣朝陽鄉(xiāng)黎明屯、紅星村、紅日村、紅升結、紅旗村、紅衛(wèi)村,并由李某某的弟弟李永田負責接收,向隋德昌出具收條,故25份收條中所列明的貨物數(shù)量本院予以確認,隋德昌主張按收條中記載單價(每塊板44元、每片瓦13元、每米木方2.5元、門或蓋每片20元)計算貨款總數(shù)額,但通過庭審質證并結合收條上字跡顏色、字行間距、書寫習慣分析,收條中關于單價的內容尚不具有讓待證事實存在高度可能性的程度,結合被告李某某所申請并經(jīng)人民法院委托鑒定的司法鑒定意見書認定,收條中所列單價屬真?zhèn)尾幻?,應認定該單價事實不存在。隋德昌提交的證據(jù)2錄音資料,該證據(jù)具有真實性,但其中并未有李某某明確認可欠款20余萬元的錄音內容,故該證據(jù)與待證事實無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隋德昌提交證據(jù)3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及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該份證據(jù)能證實李永田簽字認可的收貨數(shù)量對李某某具有法律效力。隋德昌提交的證據(jù)4證人李興利證言不具有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1衛(wèi)生廁所扣款證明,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2證人王艷證言不具有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3司法鑒定意見書是經(jīng)人民法院委托,鑒定人員亦出庭接受了雙方當事人的質詢,回答了相關的問題,現(xiàn)隋德昌未提交證據(jù)證實該鑒定意見書具有不應被采信之處,故本院確認黑志華評鑒字(2016)PJ008號資產評估報告書具的真實性,合法性及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根據(jù)該鑒定意見書,可知原、被告買賣合同中所涉及的材料中,板的單價為33.28元/塊,門、頂蓋單價為11.09元/片,木方為2.5元/米,水泥瓦為6.5元/片。李某某支付鑒定費用10000元(含鑒定人員出庭費2000元)。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4李永田證言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及關性,本院予以采信,根據(jù)該證言可以證實原、被告買賣合同所涉及材料數(shù)量為:板6003塊,門、蓋共3024片、木方5752米、瓦2043片。原、被告均認可由隋德昌負責將材料由集賢縣運至寶清縣朝陽鄉(xiāng)下各村屯,但鑒定人員出庭時表示鑒定結論所涉單價不包含運費,本院組織雙方當事人共同到車輛出租市場進行了詢價,共詢問五輛車,價格分別為800元/趟、1000元/趟、1200元/趟、1300元/趟、1500元/趟,李某某認為2011年當時并非上述價格,但未提交證據(jù)證實當時所用車輛及價格;隋德昌最后一次庭審中認可主張運費20000元。原、被告均認可李某某已付款164000元。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間的買賣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原、被告均應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履行各自的義務。通過庭審查明的法律事實能夠確定原、被告間買賣合同關系交易額應為260975.5元(6003塊×33.28元/塊+3024片×11.09元/片+2043片×6.5元/片+5752米×2.5元/米),因該數(shù)額不包括運費,在運費計算上,隋德昌庭審中認可主張20000元,這與800元/趟價格相符,本院予以確認,綜上,交易總額為280975.5元,扣除李某某已付164000元,李某某尚應給付116975.5元。鑒定費用10000元是本案實際支出費用,因鑒定結論與原、被告主張或辯解意見均不相符,故本院酌定鑒定費用由原、被告各負擔5000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一百五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隋德昌116975.5元;鑒定費10000元由原告隋德昌負擔5000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5000元;保全費1520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案件受理費4312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2512元,由原告隋德昌負擔1800元。二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本院經(jīng)二審審理確認一審查明的事實。
上訴人李某某與被上訴人隋德昌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雙鴨山市尖山區(qū)人民法院(2015)尖商初字第12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上訴人李某某與被上訴人隋得昌之間雖未簽訂買賣合同,但是從被上訴人送貨、上訴人接收并已付部分貨款的行為認定雙方已形成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上訴人作為買方,應當支付相應的價款?,F(xiàn)上訴人提出因建筑材料質量原因其被扣減的工程款16.8萬元應由被上訴人承擔,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買受人主張出賣人賠償損失的應當提起反訴,上訴人在一審期間未依上述規(guī)定提起反訴,該訴請不能在本二審期間審理,上訴人可另行起訴;上訴人對收貨單據(jù)載明的建筑材料數(shù)量不予認可,但未提供相反證據(jù)予以證明,該上訴主張不予支持。被上訴人的訴訟標的中雖未明確是否包括運輸費用,但根據(jù)雙方當事人均認可建筑材料由被上訴人送貨的事實,可以確認被上訴人已實際支付了運輸費用,在鑒定結論只對建筑材料的單價進行了鑒定的情況下,運輸費用應當作為建筑材料的成本,由上訴人支付。一審法院通過組織雙方當事人共同到車輛出租市場進行了詢價后,綜合被上訴人的自認,確認運輸費用數(shù)額公正、客觀,依法應予維持。綜上所述,上訴人李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512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高山峰
審判員 張金環(huán)
審判員 王曉亮
書記員:邊金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