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永生,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現住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麗娜,河北德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現住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
原告李永生與被告楊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8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因雙方爭議較大,案情較為復雜,裁定轉為普通程序,于2017年10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永生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曹麗娜、被告楊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永生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楊某某償還欠款39000元并支付自1998年7月27日至實際還款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大約在1996年,原在撫寧縣牛頭崖鎮(zhèn)工作的張允長找到原告,說他和被告楊某某合伙買了貨車,因為配貨缺錢,向原告借款4萬元,借用兩三個月,給3000元好處。按照張允長的交代,原告將4萬元送到被告楊某某在牛頭崖經營的飯店處,將4萬元交給了楊某某和他妻子,楊某某為原告出具了欠條,且當場給了原告3000元。借款到期后,被告卻未能還款。1998年7月27日,張允長說楊某某要去牛頭崖信用社還貸款,讓原告去信用社找楊某某要錢。原告到牛頭崖信用社后,楊某某和一姓唐的也到了,雙方為還款的事發(fā)生了爭執(zhí),后經派出所工作人員處理,楊某某給了原告1000元,承諾剩余欠款39000元按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派出所工作人員代楊某某書寫了一份欠款39000元及利息的欠條,由楊某某簽名并按手印。之后多年,原告一直找被告楊某某催要,被告總是答應還款,卻拖延未付至今,因此原告訴至法院,提出如上請求。
被告楊某某辯稱,當初是張允長向原告借的款,原告應向張允長主張權利。被告在當時和張允長合伙經營貨車,大約在1997年,張允長向原告借錢后,原告將借款交給了被告當時的妻子宋鳳茹,但不是4萬元,大約是3萬元,是被告和宋鳳茹一起簽字給原告打的借條。到后來,被告和張允長合伙經營的貨車以及被告夫妻經營的飯店,都被張允長處理還債了。1998年,雙方在牛頭崖信用社是發(fā)生過爭執(zhí),到派出所之后,一直有別人勸架,后來被告就走了,也不知道剩下多少錢,都是張允長處理的,被告沒有為原告出具欠條,所以被告不認可償還原告主張的欠款和利息。
原告就主張事實提供主要證據為借條一份,內容為:“98.7.27楊某某欠李永生39000元,用于償還貸款,所欠叁萬玖仟元按銀行貸款利息計付利息?!?,欠條上書寫有“楊某某”并按印。
對于原告在訴訟中提交的欠條,被告不認可為其簽名和按手印,原告對此不申請進行筆跡和指紋鑒定,提出可以按照被告認可的曾收到大約3萬元主張權利,即要求被告償還借款3萬元及利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約在1997年,被告楊某某因做生意缺少資金,經人聯(lián)系向原告李永生借款,后李永生將出借款項送至楊某某在牛頭崖鎮(zhèn)經營的飯店處,交給被告及被告當時的妻子。之后,原告向被告催要至今未付。
訴訟中,本院經向張允長核實,張允長表示未曾和楊某某合伙做過生意,張允長沒有向李永生借過錢,也沒有為楊某某聯(lián)系向李永生借錢,李永生未向張允長要過錢,倒是李永生在1998年向張允長借過3700元錢,多次催要至今未還。
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與張允長合伙經營貨車期間向原告借款39000元,并提供有借條一份,被告對該借條上的楊某某簽名不予認可,并稱是張允長向原告借過錢。本院經向張允長核實,張允長表示未曾與楊某某合伙做過生意,也沒有向李永生借款或為楊某某聯(lián)系向李永生借款。被告楊某某雖辯稱是張允長向原告借款,但不否認其與當時的妻子宋鳳茹曾收到原告送交的款項,因此能夠認定被告曾向原告借款的事實。對于借款的數額及利息,原告提供的借條雖顯示借款為39000元并按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因被告不認可為原告出具該借條并簽名按印,現原告明確不要求進行筆跡和指紋鑒定,故不能按該借條確認借款的數額及利息。因被告認可曾收到原告的3萬元,在被告無證據證明已歸還的情況下,應認定被告尚欠原告借款3萬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楊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李永生借款3萬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50元,由被告楊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畢起平
人民陪審員 劉軍
人民陪審員 申國東
書記員: 劉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