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鄂州市華容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熊磊,湖北祥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代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長江,系李某某之兄,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武昌區(q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鄂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住所地鄂州市鄂城區(qū)古城路73號。法定代表人:蘇永勝,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商彪,湖北長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代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正陽,該公司員工,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李某某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1、撤銷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8)鄂0704民初233號民事判決;2、由二建公司償還李某某供貨款159060元,并承擔自欠款之日至上訴之日的利息105774.9元(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3、本案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執(zhí)行費由二建公司承擔。事實與理由:1、李某某供應水泥給二建公司用于京山大廈項目的建設是事實,水泥款數(shù)額具體,該事實在一審中二建公司已認可。2、李某某在訴訟前多次給二建公司項目承包人蘇永貴打電話催要水泥貨款,其均以各種理由拖欠,且所涉欠款證明中并沒有明確的還款日期,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3、雙方結算時的記錄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但后來二建公司在上面所加“由甲方付款”,并非李某某真實意思表示,其也不認可。二建公司辯稱:二建公司不是本案的債務主體,一審中二建公司提供的證據(jù)證實李某某同意由甲方湖北昌州房屋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昌州公司”)支付所欠款項,后因昌州公司發(fā)生經(jīng)營困難未向李某某付款,李某某在8年后向二建公司要求付款,與當初達成的協(xié)議不符。李某某在8年之后再起訴,已過訴訟時效,不應得到法律保護。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李某某在一審的訴訟請求為:1、判令二建公司償還貨款159060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105774.9元(以逾期付款違約金159060元為基數(shù),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75%上浮50%,自2010年1月30日計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暫計至2018年1月30日共8年,為105774.9元);2、本案受理費、財產(chǎn)保全費由二建公司承擔。一審法院查明:2007年1月11日,二建公司與昌州公司(甲方)簽訂《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約定二建公司承建昌州公司開發(fā)的京山縣人民政府駐漢辦事處綜合樓(京山大廈),承包方式為包工、包料、保工期,二建公司委派李從甫負責該工程工地項目部相關事宜。該工程項目施工期間,李某某向該工程工地供應水泥。2010年1月29日,李某某、二建公司進行結算,李某某在二建公司記錄的水泥借支明細單上簽字確認二建公司差欠李某某水泥款159060元,該水泥借支記錄明細單上注明“10年元月29日結賬,出具了欠款證明,轉甲方付”。二建公司項目部負責人李從甫于2010年1月29日向李某某出具內(nèi)容為“李某某同志在京山大廈工地送水泥未付款壹拾伍萬玖仟零陸拾元整,特此證明”的《證明》,李某某在此《證明》上注明“手續(xù)已辦完”。李某某現(xiàn)持二建公司出具的《證明》向其主張權利,而二建公司認為該水泥款159060元應由甲方即昌州公司支付,故至今未予支付。李某某為維護合法權益,特具狀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認為,二建公司與昌州公司簽訂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以及二建公司在涉案工地負責人李從甫于2010年1月29日向李某某出具的《證明》均系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受法律保護。二建公司向李某某出具的《證明》只能客觀證實李某某向案涉工地“京山大廈”送水泥未付款金額為159060元。該水泥款到底由二建公司支付,還是李某某、二建公司之間已達成合意轉讓由昌州公司支付的事實存疑。關于二建公司辯稱出具《證明》至李某某提起訴訟時隔近八年,而李某某未能提供訴訟時效中斷、中止或延長的相關證據(jù),本案已超過法定的三年訴訟時效的意見,予以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百九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5272元,減半收取2636元,財產(chǎn)保全費1920元,合計4556元由二建公司負擔(該款李某某已預交,待判決生效后,由二建公司直接支付給李某某)。二審期間,二建公司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證據(jù)。李某某向本院提交一組通話記錄,擬證明其一直在主張權利。二建公司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和證明目的均有異議。本院認為該證據(jù)具有真實性,能夠達到證明目的,能證明李某某一直在主張權利。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鄂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簡稱二建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8)鄂0704民初23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6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并于同年7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李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熊磊、李長江,二建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商彪、王正陽出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李某某向二建公司承包的京山大廈項目送水泥,二建公司的項目經(jīng)理向李某某出具的證明中明確李某某向涉案的京山大廈項目送水泥未付款159060元,李某某、二建公司為該水泥供貨關系的直接相對方,在李某某履行供貨義務后,二建公司應履行向其支付貨款的義務。二建公司認為涉案貨款應由第三方昌州公司支付,系其單方提出,并未得到李某某的確認,水泥借支記錄明細上“10年元月29日結賬,出具了欠款證明,轉甲方付”與李某某簽名確認的內(nèi)容及簽名位置不能對應,也與二建公司項目經(jīng)理李從甫同日又向李某某出具欠款的證明相矛盾,因此二建公司主張應由昌州公司支付貨款的理由不能成立。李某某提供的證據(jù)表明其一直在追討,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因雙方未就逾期付款違約金進行約定,李某某訴請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四倍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原審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本院予以糾正。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8)鄂0704民初233號民事判決;二、鄂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李某某貨款159060元。三、駁回李某某其它上訴請求。本案一審案件受理費5272元,減半收取2636元,財產(chǎn)保全費1920元,合計4556元由二建公司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5272元由二建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趙國文
審判員 曹家華
審判員 張 開
書記員:丁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