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日照市東港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魏國華,山東東方太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李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日照市東港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立剛,日照東港扶平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
原告李某1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分割被繼承人遺產;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兄弟,雙方的父親李沛金于2013年去世,母親陳李氏于2007年去世。父母留下的遺產有位于日照市東港區(qū)秦樓街道北苗家村老年房一處。該房屋由被告以自己的名義去村委會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被告答辯稱,原告的主張法院不應采信,涉案房屋合法權屬人是被告,原告無權繼承,請法庭查明事實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當事人圍繞本訴的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原告向法庭提交如下證據:證據一、被繼承人李沛金生前的一份遺囑原件一份。證據二、證人高某和費某出具的證明原件,欲證明當時李沛金申請老年房的過程。證據三、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結果電腦打印件,欲證明李沛金名下的房產有北苗家村0020號房產即涉案房屋登記在李沛金名下,該房屋現在已經拆除。證據四、房屋所有權申請表,欲證明李沛金名下的房產是北苗家村0020是被繼承人的私人房產。被告對上述證據質證稱,1、對于證據1真實性有異議,原、被告的父親李沛金于2011年1月18日85歲因病去世,一直隨同被告居住生活,去世前已神智不清,無民事行為能力,更不可能分配遺產,因此該證據的真實性不能采信。2、對于證據2兩份證明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證據證實房屋是被告出資所建。3、對于證據3為復印件,不認可。4、對證據4的真實性無異議,涉案房屋是1995年曾經登記李沛金名下,是李樹法全部出資建設,國土部門與2000年確定產權登記已經登記李樹法名下,房屋應當以后來登記為準。被告向法庭提交如下證據:證據一、提交火化費收據一份,欲證明原、被告父親的去世時間為2011年,并非是原告所述的2013年。證據二、提交居委會證明一份,欲證明原、被告的父母去世前一直隨同被告居住生活。證據三、土地使用證一份,欲證明該房屋合法產權于2000年已變更到被告名下。證據四、拆遷補償協(xié)議復印件一份,欲證明村委會對房屋的合法產權予以認可,于2012年與被告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證據五、居委會證明一份,欲證明2000年涉案房屋是經被告父母及村委會同意房屋土地使用權變更到被告名下。證據六、日照市居民新建住宅用地審批證書,欲證明涉案房屋系被告?zhèn)€人財產。原告質證稱,1、對于證據1真實性無異議;2、對于證據2居委會證明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內容有異議;3、對于土地使用證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記載內容有異議,對辦證的過程也有異議;4、對于證據4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簽訂過程不清楚;5、對于證據5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于該證明出具的過程及記載內容的真實性有異議,原告回去核實一下。6、該證據上的人不是被告,該證據與本案無關。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被繼承人李沛金生前的一份遺囑原件一份,因該遺囑并非李沛金本人親筆書寫且被告否認該遺囑的存在,同時李沛金的妻子陳李氏先于李沛金去世,李沛金立的遺囑即使為真,也是無權處分了他人的財產,因此對該份遺囑,本院不予采信。2、證人高某和費某出具的證明原件,因被告對真實性無異議,因此對該證據,本院予以采信。3、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結果電腦打印件,因系打印件且被告不予認可,因此對該證據,本院不予采信。4、房屋所有權申請表,因被告對真實性無異議,因此對該證據,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交的火化費收據、提交居委會證明、拆遷補償協(xié)議復印件一份、日照市居民新建住宅用地審批證書等證據,因原告對真實性無異議,因此對上述證據,本院予以采信。綜上所述,根據原告及被告提交的證據,雖然原告就該涉案房屋主張曾經登記在其父親李沛金名下,但是根據證據的證明效力及雙方各自舉證的證據可以證實該涉案房屋系被告所建且土地證亦變更在被告名下。根據當事人的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被告系兄弟,雙方的父親李沛金于2011年1月去世,母親鄭淑蘭(李陳氏)于2007年去世。李沛金生前于1987年向日照市東港區(qū)秦樓街道北苗家村村民委員會申請建造2.5間老年房,日照市東港區(qū)秦樓街道北苗家村村民委員會予以批準后,由被告李某2將2.5間老年房建設完成。房屋建成后,李沛金及其配偶鄭淑蘭在去世前一直跟隨被告李某2居住生活,由被告照顧、贍養(yǎng)。涉案房屋的土地使用權于2000年4月10日變更登記到被告李某2名下。
原告李某1與被告李某2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4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1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魏國華、被告李某2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立剛到庭參加訴訟。
本院認為,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原告與被告李某2爭議的涉案房屋系原、被告雙方的父親李沛金生前申請養(yǎng)老房后由被告建設,房屋建設完成后又于2000年4月10日將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到被告李某2名下,因此該涉案房屋的所有權應為被告李某2所有而非李沛金的遺產。即使原告能夠提供證據證實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與其主張一致,但是被告提供的證據足以證實涉案房屋系被告李某2所有,此時應以實際證明的情況為準而非記載,因此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1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300元,減半收取2150元,由原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良杰
書記員:張翠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