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某某。
被告:上海天某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林某某,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徐某某,公司員工。
原告李某訴被告上海天某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被告以被告主要經(jīng)營地在上海市閔行區(qū)為由,于2018年8月21日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本院于2018年8月29日駁回了原告的申請,并于2018年9月27日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振亮、被告委托代理人徐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已經(jīng)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購房預付款50,000元。事實與理由:2016年6月16日,原告與案外人上海新某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某公司)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以下簡稱《預售合同》),約定新某公司將豐翔路XXX號XXX層XXX室房屋(以下簡稱涉案房屋)出售給原告,共計價款1,826,170元。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向被告新某公司支付了購房款,并向被告天某公司支付了團購費50,000元。
后由于新某公司未能按約交付房屋,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訴至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經(jīng)嘉定區(qū)人民法院調解,雙方解除了《預售合同》,新某公司退還了購房款。但對于團購費并未處理。
原告向被告天某公司多次催討返還團購費,但被告天某公司一直推諉,故訴至本院。
被告天某公司辯稱,被告天某公司與原告系團購服務合同關系。被告已經(jīng)為原告爭取獲得了購房的價格優(yōu)惠,履行了合同義務,可以收取相應的團購費,原告要求返還于法無據(jù)。被告以團購費的形式向購房客戶推廣銷售房屋系獲得了新某公司認可的。原告與新某公司解除《預售合同》是由于新某公司違約所致,故該團購費應該作為原告的購房損失,由違約方新某公司承擔。
原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1、《團購服務協(xié)議》,證明雙方所簽訂的協(xié)議。2、收據(jù)及支付憑證,證明原告已支付50,000元的事實。3、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2018)滬0114民初2638號民事調解書,證明是由于上海新某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逾期交房導致原告無法購買涉案房產(chǎn)。
被告天某公司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1、《商品房認購協(xié)議》,證明原告與新某公司以2,022,283元的價格認購了涉案房屋。2、《團購服務協(xié)議》,證明原告與被告天某公司簽訂《團購服務協(xié)議》,參與“5萬抵10萬”的團購活動,被告天某公司為其爭取購房價格優(yōu)惠。3、《上海新某“中某·巴某某”場外獨家銷售委托合同》,證明被告天某公司接受新某公司的委托,代理銷售“中某·巴某某”項目房源。4、上海新某項目獨家電商團購合作協(xié)議,證明被告天某公司接受案外人浙江融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某公司)委托,就涉案房屋開展團購活動,并收取團購費作為代理費用。5、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報告,證明新某公司與融某公司系關聯(lián)企業(yè)。
對原、被告提供的證據(jù)的事實性,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根據(jù)原、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和庭審查明的事實,本院確認事實如下:
2016年6月10日,原告與新某公司簽訂了《商品房認購協(xié)議》,約定以2,022,283元的價格認購新某公司開發(fā)的涉案房屋。同日,原告與被告天某公司簽訂了《團購服務協(xié)議》,約定原告向被告天某公司支付團購費50,000元,則可以在購房時享受100,000元的優(yōu)惠。原告按約向被告天某公司支付了團購費50,000元。2016年6月16日,原告和新某公司簽訂《預售合同》,約定原告向新某公司購買涉案房屋,總房款為1,826,170元。后原告按約支付了購房款。因新某公司不能按時交房,原告與新某公司于2018年3月13日在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主持下達成和解協(xié)議,雙方解除《預售合同》,新某公司返還原告購房款1,826,170元,并支付違約金50,000元。但對于團購費,雙方未作處理。
另查明,2016年5月底,新某公司作為委托方、融某公司作為代理方、被告天某公司作為受托方,簽訂了《上海新某“中某·巴某某”場外獨家銷售委托合同》,約定被告天某公司作為新某公司開發(fā)的位于豐翔公路與瀏翔公路交界處上?!爸心场ぐ湍衬场表椖康莫毤忆N售代理商。合同同時對委托期限、范圍;三方的權利、義務;日常管理;代理費結算及支付方式等進行了約定。后被告天某公司(乙方)又與融某公司(甲方)簽訂了《上海新某項目獨家電商團購合作協(xié)議》,約定甲方同意乙方以團購優(yōu)惠活動形式向客戶推廣,提供以電商、團購、發(fā)展下級渠道等服務,并同意乙方收取客戶團購服務費,團購服務費不抵入房款。此團購費作為乙方組織下級中介渠道踩盤餐費車費、先行支付下級中介及業(yè)務員部分傭金費用及相關宣傳推廣活動等費用。如發(fā)生客戶退房的,則乙方全額退還向客戶收取的團購服務費。
還查明,新某公司和融某公司同屬新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一、被告天某公司收取的50,000元團購費究竟屬于何種法律性質?二、《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解除后,對于原告已經(jīng)支付的50,000元團購費應如何處置?
關于被告天某公司收取的50,000元團購費的性質。
本院認為,被告天某公司系訴爭房屋的獨家銷售代理商,被告天某公司以新某公司的名義對外銷售房屋,并從新某公司處按照購房款總額的一定比例結算銷售傭金。涉案樓盤的銷售標價和底價均由新某公司在事先就已經(jīng)制定,不存在被告天某公司接受原告委托,就涉案房屋的實際銷售價格與新某公司重新進行協(xié)商的過程。被告天某公司收取訴爭的50,000元的法律后果是與購房者形成了以《預售合同》簽訂為生效要件,以新某公司給予合同價款折扣為標的之預約合同關系。其性質應為被告天某公司為確立預約關系而收取的預付款,并非其根據(jù)原告的委托,從事價格協(xié)商而收取的服務報酬。《預售合同》簽訂后,原告與被告天某公司簽訂的團購服務協(xié)議,已經(jīng)轉化為輔助《預售合同》履行的從合同。訴爭的50,000元已經(jīng)轉化為原告以折扣房價獲得系爭房屋所有權的履行利益對價。
二、《預售合同》解除后,對于原告已經(jīng)支付的50,000元團購費的處置問題。
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因新某公司未能按期交付房屋,原告與新某公司于2018年3月13日解除《預售合同》后,原告已經(jīng)不能享受以折扣房價獲得系爭房屋所有權的履行利益,作為從合同的團購合同關系應一并解除,被告天某公司收取的團購費50,000元應當予以返還。
被告天某公司認為,融某公司與被告天某公司簽訂了《上海新某項目獨家電商團購合作協(xié)議》,新某公司系明知并且同意被告天某公司收取團購費,作為被告天某公司組織下級中介渠道踩盤餐費車費、先行支付下級中介及業(yè)務員部分傭金費用及相關宣傳推廣活動等費用?,F(xiàn)由于新某公司的原因導致《預售合同》被解除,根據(jù)該協(xié)議第四條第五款第三項之規(guī)定,應由被告新某公司承擔返還責任。且被告天某公司為《預售合同》的簽訂已經(jīng)付出了勞動,現(xiàn)因新某公司的原因導致合同被解除,該50,000元團購費亦應作為原告的實際損失,由新某公司承擔。
本院認為,被告天某公司與新某公司的內部約定不能對抗第三人。本案中系被告天某公司收取了原告團購費50,000元,則應由被告天某公司予以返還,至于被告天某公司與新某公司內部之間責任分配問題,不屬于本案處理范圍,當事人可另行主張。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天某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人民幣5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25元,由被告上海天某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負擔,被告所負之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納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夷??赟
書記員:沈岑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