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敏,河北泉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欒某1。
被告欒某2。
被告欒某3。
原告李某與被告欒某1、欒某2、欒某3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9日立案后,依法進行審理。
原告李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三被告在繼承欒海忠遺產范圍內償還原告工資款5萬元、訴訟費520.00元及相應利息。事實和理由:原告因欒海忠欠付工資款一案于2016年3月I日起訴欒海忠到承德人民法院,雙方于2016年3月23日達成調解,調解書中約定欒海忠應于2016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給付原告工資款5萬元,訴訟費520.00元由欒海忠承擔。但其后不久,欒海忠就因病去世,欒海忠對承德安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及承德鑫圣龍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有3403239.69元的到期債權,現(xiàn)該債權已在平泉市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人已變更為欒海忠的三個繼承人(被告三人)。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繼承人應在繼承遺產范圍內對被繼承人的債務承擔償還責任。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查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zhí)行程序規(guī)定,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調解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作為被執(zhí)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zhí)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遺產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被執(zhí)行人,由該繼承人在遺產的范圍內償還債務。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可考慮仍然將已死亡的公民作為被執(zhí)行人,并在法律文書中注明已死亡的事實,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執(zhí)行被執(zhí)行人的遺產即可。在本案中,欒海忠欠原告李某工資款5萬元,已經本院調解達成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由欒海忠于2016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給付原告李某工資款5萬元,(2016)冀0821民初868號民事調解書已于2016年3月23日發(fā)生法律效力。如果欒海忠沒有按約定履行給付工資款5萬元義務,原告李某可以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本案將進入執(zhí)行程序,用欒海忠的遺產償還債務,而不能再將本案返回到審判程序。綜上所述,原告李某的起訴不符法定條件,本院依法駁回其起訴,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第四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宮學金
書記員: 佟秀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