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漢南區(q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鄂州市廣豐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鄂州市經濟開發(fā)區(qū)杜山鎮(zhèn)杜山村。法定代表人:邵玉葉,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夏立群,湖北源規(guī)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上訴人李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原審判決,發(fā)回重審;2、本案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一)本案不應由鄂城區(qū)人民法院受理管轄。本案為買賣合同糾紛,合同履行交貨地也是在武漢市漢南區(qū),被上訴人以上訴人出具的欠條要求上訴人是給付金錢,但該金錢給付請求也是基于合同中給付貨幣義務產生的,而上訴人住所地也是武漢市漢南區(qū),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均不是鄂州,故原審不應由鄂城區(qū)人民法院受理管轄。(二)原審認定事實錯誤。上訴人提交的蓮藕現場照片和證人證言,均能真實反映是被上訴人故意將蓮藕專用肥當作玉米專用肥出賣給上訴人,該肥料播種后無法正常預期結果收益,被上訴人出具的玉米專用肥經相關部門檢測,也是被上訴人單方送檢,缺乏公信力。被上訴人出售給上訴人的玉米肥約70包依然存放在上訴人倉庫,被上訴人給上訴人造成了經濟損失。綜上,請求二審查明事實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辯稱,(1)關于管轄權異議問題。上訴人沒有在15天答辯期內提出異議,即視為放棄管轄權異議,且在原審審理過程中沒有提出異議;本案是買賣合同,被上訴人是接受貨幣一方,本案管轄權沒有問題。(2)關于原審認定事實錯誤的問題。被上訴人依法向原審提交了生產玉米專用肥的專利等材料報告,足以形成證據鏈證明向上訴人提供的玉米肥是合格的,上訴人在認為肥料有問題,向相關部門提出異議,接到上訴人的舉報后委托相關部門進行了鑒定,委托方并不是被上訴人,所得出的結論為產品合格,上訴人也收到了該報告,對于上訴人在上訴狀中提到的檢測報告缺乏公信力是不成立的;上訴人提到造成了經濟損失,上訴人并未在原審提起反訴,上訴狀中提及的損失既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法律支持;包裝袋上雖然寫的是蓮藕專用肥,但實際是玉米專用肥,而且抽檢報告也是作為玉米專用肥檢測。綜上,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廣豐生態(tài)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償付肥料款29000元,承擔銀行同期貸款利息2115元(從2015年7月計算至2017年8月,按年利息4.35%計),以上共計31115元;由被告承擔全部訴訟費用。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7月20日,被告李某某從原告廣豐生態(tài)公司處購買玉米專用肥10噸,合計價款人民幣29000元,被告李某某同日出具欠條一份,因被告至今未付款引起糾紛。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間買賣關系成立,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被告李某某未支付原告貨款,是釀成此次糾紛的責任方,應承擔全部的民事責任,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貨款的請求,依法予以支持。被告以原告提供的肥料質量不合格、肥效不好為由不支付貨款的抗辯理由,因庭審時其未對原告提供的關于涉及涉案化肥質量的相關證據提出異議,亦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其觀點,故該抗辯理由不予采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的規(guī)定,被告認為原告訴請超過訴訟時效的辯稱理由,依法亦不予采納。至于原告要求被告承擔貸款利息2115.00元的請求,于法有據,依法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四)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廣豐生態(tài)公司貨款29000元,利息2115元,合計31115元。本案案件受理費578元減半收取289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此款原告已預交,待本判決生效后,由被告直接向原告支付)。上訴人李某某為支持其上訴請求,二審提交了如下證據:證據一:。照片6張。用以證明使用被上訴人的肥料后長勢不好。證據二:證人李某證言。用以證明被上訴人的肥料存在質量問題。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二審未提交新的證據。經庭審質證,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對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一有異議,認為該證據未在舉證期內提交;且該證據無法證明是被上訴人的玉米專用肥用在上訴人的土地上長出的玉米顆粒。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對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二有異議,認為該證據未在舉證期內提交;證明內容與本案無關,紅菜苔的專用肥與玉米專用肥不同;證人未出庭作證。對上述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為: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照片不能證實是使用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玉米專用肥造成,故對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一,本院不予采信。因證人李某未出庭作證,且其證明上無其身份信息,故對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二,本院不予采信。經審理查明:原審認定的事實屬實。另查明:2015年12月,因上訴人李某某對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的玉米專用肥質量存在異議,其遂向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漢南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電話投訴,該局向上訴人李某某的客戶熊紹文提取了同批次的肥料,并委托武漢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進行檢驗,該所于2015年12月21日作出(2015)WT-HG-01193號檢驗報告,結論為“經檢驗,送檢樣品所檢項目符合GB18877-2009標準要求”。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漢南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向李某某送達了上述檢驗報告。
上訴人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鄂州市廣豐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豐生態(tài)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704民初22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齊志剛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繆冬琴、張開參加的合議庭,于2018年1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某某、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夏立群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針對上訴人李某某的上訴,(一)關于原審法院有無管轄權。上訴人李某某在收到原審應訴通知書等文書后,并未在答辯期限內提出管轄權異議;且上訴人李某某與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之間原是買賣合同關系,但因雙方進行了結算,上訴人李某某向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出具了欠條,雙方之間由買賣合同關系轉化為借貸關系,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作為接收貨幣的一方,其住所地即為合同履行地,故上訴人李某某上訴認為原審法院無管轄權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二)關于被上訴人出售的肥料是玉米專用肥還是蓮藕專用肥。上訴人李某某向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出具的欠條明確注明“欠玉米專用肥拾噸,合計29000元”,說明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出售的肥料是玉米專用肥,并非蓮藕專用肥,上訴人李某某在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交付肥料時并未主張交付品種錯誤;且上訴人李某某在認為其所購玉米專用肥存在質量問題后,亦向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漢南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進行了電話投訴,該局進行了抽樣檢驗,經檢驗,被上訴人廣豐生態(tài)公司出售的肥料是合格產品。故上訴人李某某上訴認為廣豐生態(tài)公司出售的肥料是蓮藕專用肥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李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78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