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鳳云,上海達隆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悅,上海達隆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黃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徐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原告李某與被告黃某某、徐某某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后因被告黃某某下落不明,本案轉為適用普通程序,并于2018年12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鳳云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黃某某經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徐某某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兩被告就坐落于上海市航頭鎮(zhèn)鶴沙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2、判令被告徐某某配合被告黃某某將系爭房屋恢復登記至被告黃某某名下。事實與理由:2015年10月25日、2015年11月7日,原告經中介居間,與被告黃某某的委托人湯某某、柳某簽訂了《房地產買賣居間協(xié)議》、《房屋買賣合同》和《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約定被告黃某某將系爭房屋出售給原告,轉讓價款為110萬元。其后原告已按約支付了購房款,被告的委托人湯某某也將系爭房屋交付給原告,原告占有使用至今。2018年7月,原告發(fā)現(xiàn)系爭房屋已登記至被告徐某某名下。原告認為,被告徐某某買房時未查看房屋,過戶后也未要求原告搬出,其行為明顯與正常購房人相悖,故兩被告間的買賣行為系惡意串通,且損害了原告權益,遂涉訴。
被告徐某某辯稱,其是案外人湯某某的嫂子,因為湯某某限購,所以把系爭房屋過戶到其名下,只是寫了名字而已,其簽訂該合同后,沒有向被告黃某某支付過購房款,其就是幫親戚忙,并非真的想要購買系爭房屋。
被告黃某某未作答辯。
經審理查明,系爭房屋建筑面積65.34平方米,房屋類型為公寓,原權利人為被告黃某某。被告徐某某于2017年11月24日登記為系爭房屋權利人
2015年10月25日,案外人湯某某代被告黃某某與原告簽訂了《房地產買賣居間協(xié)議》、《房屋買賣合同》,并對相關事項進行了約定。
同日,案外人湯某某出具收款收據(jù)一張,載明收到原告購房定金三萬元。
2015年11月7日,案外人柳某代被告黃某某(甲方)與原告(乙方)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一份,約定乙方向甲方購買系爭房屋,總價款為110萬元。合同第四條約定:甲、乙雙方同意,甲方于2016年5月30日前騰出房屋并通知乙方進行驗收交接。乙方應在收到通知之日起的3日內對房屋及其裝飾、設備情況進行查驗。查驗后簽訂房屋交接書為房屋轉移占有的標志。合同第六條約定:甲、乙雙方確認,在2018年9月30日之前,甲、乙雙方共同向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辦理轉讓過戶手續(xù)……。合同另對付款方式等其他相關事項進行了約定。
2015年11月8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向案外人湯某某匯款47萬元。
同日,案外人柳某代被告黃某某出具收款收據(jù)一張,載明收到原告購房款47萬元。
2016年5月21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向案外人湯某某匯款40萬元。
同日,案外人湯某某出具收款收據(jù)一張,載明收到原告購房款40萬元。
另查明,2017年10月21日,被告黃某某與被告徐某某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一份,約定乙方向甲方購買系爭房屋,總價款為72.1萬元。合同第四條約定:甲、乙雙方同意,甲方于2017年10月21日前騰出房屋并通知乙方進行驗收交接。乙方應在收到通知之日起的3日內對房屋及其裝飾、設備情況進行查驗。查驗后甲方將房屋鑰匙交付給乙方為房屋轉移占有的標志。合同第六條約定:甲、乙雙方確認,在2017年11月30日之前,甲、乙雙方共同向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辦理轉讓過戶手續(xù)……。合同附件三載明,全款已付清。合同另對其他相關事項進行了約定。
本案審理中,案外人湯國俊、湯某某到庭述稱,案外人湯某某系案外人湯國俊父親,案外人柳某系案外人湯國俊配偶。被告黃某某將系爭房屋出售給湯某某后,因其另購他處房屋,故將系爭房屋出售給了原告。系爭房屋為拆遷房,故需滿三年才能過戶,然被告黃某某在外有賭債,要求加價,還將系爭房屋原產證注銷后辦理了新產證,可能會將系爭房屋抵押,為了防止被告黃某某的上述行為,其借了12萬給被告黃某某,并將系爭房屋現(xiàn)過戶至其大伯母即被告徐某某名下。
原告另提供2013年10月21日案外人湯某某與被告黃某某簽訂《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航頭鎮(zhèn)588弄11月1102室出售轉讓協(xié)議》復印件、被告黃某某出具的首付款收據(jù)復印件、案外人朱軍出具的收據(jù)復印件、(2015)滬黃證經字第5292號公證書各一份,并稱其購房時案外人湯某某曾向其出示了上述材料,向其表示是從被告黃某某處購得了系爭房屋、取得了代為出售的委托公證,其方才與之訂立合同。
以上事實,有《房地產買賣居間協(xié)議》、《房屋買賣合同》、2015年11月7日《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2017年10月21日《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主要爭議焦點在于:兩被告之間就系爭房屋建立的買賣合同關系是否合法有效,若無效,原告要求被告徐某某將系爭房屋恢復登記至被告黃某某名下的訴請是否于法有據(jù)?兩被告就系爭房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將原登記在被告黃某某名下系爭房屋過戶至被告徐某某名下時,雙方并無買賣房屋的真實意思表示,且雙方實際也未履行合同主要義務,被告徐某某自認其并無購房之意,僅僅是為了幫親戚的忙,其個人亦未向被告黃某某支付購房款,被告黃某某亦未將系爭房屋交付被告徐某某。因此,兩被告間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應屬無效,原告要求確認兩被告就系爭房屋買賣合同關系無效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合同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現(xiàn)系爭房屋不存在恢復登記之障礙,故被告徐某某應將系爭房屋恢復登記至被告黃某某名下,原告的該項訴請,本院亦予以支持。
被告徐某某、黃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視為其放棄了答辯和質證的權利,對此產生的法律后果,應由被告自行承擔。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二款、第五十八條第(一)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徐某某與被告黃某某就坐落于上海市航頭鎮(zhèn)鶴沙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于2017年10月21日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
二、被告徐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協(xié)助被告黃某某辦理上述房屋產權恢復登記手續(xù),由被告徐某某名下恢復登記至被告黃某某名下(原告李某有權就本項內容申請強制執(zhí)行)。
案件受理費14,700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訴訟費用合計19,700元,由被告黃某某、徐某某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至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沙??莎
書記員:康曉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