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
法定代理人:李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彩霞,上海浦望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羅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韶峰,上海市華亭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黃某某。
第三人:羅宏斌。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羅某、被告黃某某、第三人羅宏斌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3日立案受理。先適用簡易程序?qū)徖?,后因無法向被告黃某某直接或郵寄送達訴訟文書,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1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李某某的法定代理人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彩霞,被告羅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韶峰、第三人羅宏斌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黃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判。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羅某與被告黃某某簽訂的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XXX村XXX號XXX室房屋的《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無效;2、依法判決XXX村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恢復(fù)至原告李某某名下;3、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由兩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原告與兩被告素不相識。2014年7月份,原告在棋牌室認識的朋友楊某某向原告提出借錢,原告沒錢,后通過中介找到第三人羅宏斌借款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300,000元,因原告名下有房產(chǎn),即本案系爭房屋,第三人羅宏斌將錢款打到原告名下的銀行賬戶,然后提現(xiàn)給楊某某,由楊某某向羅宏斌書寫借條。羅宏斌為了讓楊某某還錢,于2014年8月18日到房產(chǎn)交易中心,將原告名下房屋作了承租登記,租賃期限為十年,并告知原告,實際居住仍然是原告李某某,羅宏斌并不居住。2014年9月,羅宏斌又提出如果楊某某不能按時還錢,讓原告委托被告黃某某代收房租,代為出租房屋,并在羅宏斌的安排下,到了公證處辦理公證,原告按照黃某某的要求簽字,但是沒有看內(nèi)容。2014年10月,楊某某有用同樣的方式向羅宏斌借款200,000元,用于還息。
2015年1月4日,楊某某還不出錢,第三人羅宏斌就介紹被告羅某借款給楊某某200,000元,該借款仍是由楊某某出具借條,走賬到原告名下的銀行賬戶,該款項到賬后,150,000元用于還羅宏斌的利息,其他錢款給了楊某某。幾天后,被告羅某就上門趕原告出去,揚言要收房子。一直帶人吵鬧、找事。原告只好多次催促楊某某還款,但是楊某某經(jīng)常在棋牌室參與賭博,無力還款。2015年9月份,被告羅某告訴原告,本案系爭房屋是他的了,叫原告搬走。原告不相信,經(jīng)到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查詢得知,自己的房屋已經(jīng)由被告黃某某轉(zhuǎn)讓給被告羅某,原告對此毫不知情。
本案系爭房屋是原告于2012年購買取得的售后公房,是原告在上海居住生活的唯一一套住房,沒有出售房屋的故意,另外,被告羅某也沒有來看過房子,沒有支付過房屋對價,且買賣合同上的房屋款項明顯低于市場價。再者,原告沒有授權(quán)被告黃某某出售房屋。
另查,原告常年患有精神分裂癥,且于2012年5月23日因XXX疾病被上海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鑒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妻子因此與其離婚。平時與人溝通顛三倒四,語無倫次,表達不清。
綜上所述,兩被告屬于惡意串通,利用原告患有XXX疾病的弱點,欺騙原告,巧取豪奪,將原告的房屋變更過戶至被告羅某的名下,而被告羅某并未實際支付購房款,兩被告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為此,原告于2016年3月起訴至閔行區(qū)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原告的法定代理人李某某向貴院提起申請宣告原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特別程序,經(jīng)貴院受理的(2017)滬0112民特521號民事判決書中認定李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癥,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并指定李某某為原告的監(jiān)護人。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無訴訟行為能力,因原告未委托法定代理人參與訴訟。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貴院依法作出(2016)滬0112民初8209號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現(xiàn)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由原告的法定代理人李某某參與訴訟,特依法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原告李某某向被告羅某借款200,000元后,在原告李某某名下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XXX村XXX號XXX室房屋上設(shè)定抵押,并辦理了原告李某某委托被告黃某某出售房屋的公證書。此后被告黃某某以低于市場價格的售價將房屋出售給被告羅某,并且完成了涉案房屋的產(chǎn)權(quán)過戶。另按照被告羅某與被告黃某某之間所達成的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被告羅某的父親即第三人羅宏斌將其中的房款800,000元直接支付給被告黃某某,現(xiàn)由于被告黃某某未能到庭應(yīng)訴,故對于該筆800,000元房款被告黃某某是否轉(zhuǎn)交給原告無法查實,而原告李某某被本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本院無法從原告李某某處核實到被告黃某某是否向其轉(zhuǎn)交相應(yīng)的款項。故本院認為該案中被告羅某與被告黃某某存在以民間借貸為名,通過出具公證委托書的方式,將涉案房屋過戶至被告羅某名下,涉嫌“套路貸”形式之犯罪。因本案涉嫌犯罪,不是普通民事糾紛,不受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調(diào)整,不是民事訴訟范圍,故本案應(yīng)當予以駁回。本院將把本案移送公安機關(guān)處理。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在審理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jīng)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尹??萍
書記員:劉??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