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枝江市。
原告:洪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系李某某妻子。
二原告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鵬飛,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宜昌和藝企業(yè)孵化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0695143744M,住所地宜昌市開發(fā)區(qū)大連路33號。
法定代表人:秦道祥,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樂毅,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李某某、洪某與被告宜昌和藝企業(yè)孵化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宜昌和藝孵化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8日立案受理,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過程中,雙方申請庭外和解1個月,后因案件復雜轉為普通程序審理,并延長審理期限3個月。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8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二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鵬飛,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樂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洪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實際交房之日止按已付房款的日萬分之一支付違約金;2.被告繼續(xù)履行合同即交付符合合同約定戶型(含入戶花園)的房屋。若被告無法交付符合合同約定的房屋,則按入戶花園面積(6.9㎡)折算價款的三倍賠償原告所受損失86319元。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2014年1月23日二原告與被告宜昌和藝孵化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二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位于宜昌市××路××清風××樓××單元××號房屋,房屋總價483095元,2015年9月30日前交房。后二原告按約支付了全部房款。被告未能按期交付房屋,且至今仍是一棟樓一塊表供電,不能正常使用,清風華園小區(qū)19層電纜井2016年7月11日曾著火,房屋至今不符合交付條件。被告通知原告交房時,原告發(fā)現交付房屋與被告銷售宣傳資料及合同附件圖紙不符(無入戶花園)而拒絕接收。被告遲延交付房屋及交付房屋不符合合同約定,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同時被告銷售商品房有欺詐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被告應按原告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賠償原告損失。
經審理查明,原告李某某與洪某系夫妻。2014年1月23日原告李某某、洪某與被告宜昌和藝孵化公司簽訂《宜昌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二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清風華園6號樓1座1單元159層011501號房屋,建筑面積115.85平方米,套內建筑面積90.76平方米,公攤面積25.09平方米,戶型為兩房兩廳一廚兩衛(wèi),非封閉式陽臺2個,房屋單價為4170元/平方米,總價為483095元。第九條約定被告應在2015年9月30日前,將商品房交付原告使用。第2項約定出賣人交付的商品房應符合下列條件:(1)完成規(guī)劃、單體工程質量、消防、環(huán)保、人防、綠化等專項驗收;(3)供電、給水、排水、燃氣等設施按設計要求建成,并經有關行業(yè)單位認可達到正常使用條件;(4)完成商品房項目竣工交付使用相關手續(xù)(取得商品房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備案證);第十條約定若被告不能按期交付房屋,(1)逾期不超過30日的,自本合同第九條規(guī)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被告按日向原告支付已交付房價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合同繼續(xù)履行;(2)逾期超過30日的,原告有權解除合同。原告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合同繼續(xù)履行,自本合同第九條規(guī)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被告按日向原告支付已付房價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合同附件一為6號樓2—33層平面圖和D2戶型圖;附件三載明“出賣人針對買受人所購商品房及其所在樓宇做的廣告、宣傳資料、沙盤模型、樣板房、房屋模型等僅供買受人購買時參考。最終以批準的設計方案及買受人所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內容為準”。附件六第九條對于廣告效力特別約定:原被告雙方的權利義務,僅以本合同及其附件、其他雙方正式簽署的書面協(xié)議約定為準。原告在簽署本合同及其附件、其他雙方正式簽署的相關協(xié)議之前或之后,通過報紙、電視、廣播、護衛(wèi)路牌、樓書、海報、宣傳品及網絡等媒體或其他方式發(fā)布的廣告以及展示沙盤所述內容,僅為要約邀請,不是原告的要約或承諾,不是買賣合同的組成部分,不對確定該房屋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均不作為雙方確定權利義務的依據,其中涉及資料、圖示、數據等均以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文件及交房實際情況為準。被告無需就該變化通知原告,無需就此對原告承擔責任。2014年1月23日,被告給原告開具收到購房款483095元的發(fā)票。被告于2015年10月28日取得清風華園6#樓商品房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備案證(備案號為宜市(高)竣備字[2015]第031號)。原告2015年11月上旬去看房,認為被告交付的房屋無被告宣傳資料上的入戶花園以及與合同附件載明的戶型圖不符,拒絕接收。2016年1月11日,被告對6號樓業(yè)主在《三峽晚報》上發(fā)布《交房催告》,告知業(yè)主盡快辦理交付手續(xù)。
同時查明,被告交付的房屋戶型與合同約定的戶型圖、施工設計圖載明的樓層平面圖、戶型圖一致。被告交付的房屋為一層四戶,每戶門前宣傳資料展示的入戶花園區(qū)域均由阻燃門與外界隔離成獨立空間。宜昌市崇信房地產測繪有限公司出具的本案訴爭房屋的建筑面積為115.69平方米,其中套內面積為90.76平方米、分攤面積為24.93平方米。
另查明,2013年6月武漢名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出具的規(guī)劃設計圖紙對原告訴稱的入戶花園區(qū)域設計標注為走道。宜昌市公安局東山分局消防大隊出具說明,清風華園項目1—7#樓標準層弱電平面圖中使用功能標注為“走道”區(qū)域屬消防通道。
上述事實,有《商品房買賣合同》、銷售不動產統(tǒng)一網絡發(fā)票、施工設計圖、宜昌市商品房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備案證、三峽晚報交房公告、電話通知交房記錄、交房催告、宜昌市公安局東山分局消防大隊的《說明》、宜昌市崇信房地產測繪有限公司的測量面積匯總表、現場照片及當事人當庭陳述等相關證據經庭審質證,在卷佐證,足以證實。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是:一、被告逾期交房的起止日期。二、被告在房屋銷售過程中有無欺詐原告的行為。
關于焦點問題一,原告認為被告所交付的商品房是用一塊電表一組線纜對一棟樓進行供電,不符合設計要求,也未達到正常使用條件,不具備交房條件,被告至今不具備交房條件,逾期違約金應從2015年10月1日起計算至實際符合交付房屋條件之日止。被告辯稱房屋已通過竣工驗收,供電符合交付使用條件,逾期違約金只能從2015年10月1日起計算至取得備案證之日即2015年10月28日止。經查,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商品房的交付條件予以了約定,取得商品房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備案證是雙方約定符合交付的條件,被告于2015年10月28日取得清風花園6#樓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備案證,根據《湖北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及備案管理辦法》規(guī)定開發(fā)企業(yè)在申請備案時必須提供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guī)劃、消防、環(huán)保等部門對單位工程出具的認可文件或驗收意見書;第十三條規(guī)定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按規(guī)定及時向備案機構報送竣工驗收備案文件,監(jiān)督機構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按規(guī)定向備案機構提交工程質量監(jiān)督報告,備案機構在收到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文件和工程質量監(jiān)督報告后15日內,對備案文件齊全的,頒發(fā)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備案證是建設單位辦理房屋登記手續(xù)的必備文件,被告在取得備案證后通知原告交房符合雙方約定的交付條件。被告提交的《交房催告》能證明2016年1月11日對清風華園6號樓業(yè)主進行了交房通知,本院對被告通知原告交房日期確定為2016年1月11日。被告逾期交房日超過30日,但原告表示不解除合同,被告應按合同約定支付原告逾期交房違約金4976元(483095元×0.1‰×103天)。原告提交的電纜井著火的新聞資料不足以證明被告的供電未按設計要求建成,原告在商品房取得備案證符合交付條件后拒收被告交付的房屋,本院對原告主張被告違約金應支付至實際交房之日止的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焦點問題二,原告認為被告交付的房屋與宣傳資料和合同所附戶型圖不一致,存在欺詐要求賠償。被告辯稱無欺詐行為,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本院認為,首先,本案訴爭房屋的房屋面積和原、被告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交付房屋面積相同,且原告訴稱的“入戶花園”區(qū)域在本案合同中均未標注為“入戶花園”,本案房屋已達到合同約定的交房條件。其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fā)規(guī)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商品房買賣合同也明確約定宣傳資料及展示沙盤所述內容,僅為要約邀請,不是原告的要約或承諾,不是買賣合同的組成部分,因此宣傳資料不能作為被告對原告購買商品房的要約,且被告的宣傳資料對于本案合同的訂立及價格的確定并無重大影響,因此本案宣傳資料不能作為被告對二原告購買商品房的要約。第三,本案商品房買賣合同附件六中明確約定宣傳資料及展示沙盤所述內容,僅為要約邀請,不是要約或承諾,不是買賣合同的組成部分,該約定系被告對二原告的提醒說明,并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的免除或者限制對方責任的情形,且二原告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書不可能不持慎重態(tài)度,本案商品房買賣合同中附件三也單獨載明“出賣人針對買受人所購商品房及其所在樓宇做的廣告、宣傳資料、沙盤模型、樣板房、房屋模型等僅供買受人購買時參考。最終以批準的設計方案及買受人所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內容為準”。二原告與被告在此附件三上單獨簽名、捺印或蓋章,由此可以認定二原告清楚上述條款。第四,原告也未支付其訴稱入戶花園的房屋價款,并無損失發(fā)生。原告主張被告存在欺詐應承擔賠償責任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宜昌和藝企業(yè)孵化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某、洪某逾期交房違約金4976元。
二、駁回原告李某某、洪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案件受理費2042元(原告已預交1021元),由二原告共同負擔1021元,被告宜昌和藝企業(yè)孵化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擔102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許 靜 審 判 員 張啟國 人民陪審員 曾冶紅
書記員:王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