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唐秋艷(河北匡合律師事務所)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徐某支公司
楊清華(河北宇昊律師事務所)
原告李彬,農民。
委托代理人唐秋艷,河北匡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徐某支公司,住所地:徐某縣復興西路26號。
負責人高春陽,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楊清華,河北宇昊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彬訴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徐某支公司(以下簡稱:財產保險徐某支公司)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20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王春榮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彬的委托代理人唐秋艷,被告財產保險徐某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楊清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jīng)本院主持調解,雙方各持己見,未能達成協(xié)議。
原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提交了下列證據(jù):1、冀F×××××號轎車的行駛證,證明該被保險轎車系原告李彬所有;2、李彬父親李冬友的駕駛證、身份證及徐某縣公安局出具的有關李東有(曾用名李冬友)身份證號碼更正證明,證明李冬友的駕駛證系2003年7月6日領證,2009年7月6日換發(fā)新證,領證和換證時使用的是原身份證,2013年7月10日,為確保公民身份證號碼的準確性和唯一性,對李東有的原身份證號碼進行了編制更正,故出現(xiàn)駕駛證與其身份證姓名及編碼不一致的情形。3、保險單三頁,用于證明原告的轎車在被告處投保了交強險、財產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在保險期間內發(fā)生車輛損失事故,機動車損失保險限額73900元。4、詢價單4頁,證明該事故車各項維修報價計37929元。5、維修結算單三頁、結算發(fā)票一張,證明原告實際支付修理費28625元。
被告方質證認為,1、對被保險車的行駛證無異議。2、駕駛員李冬友的駕駛證與其身份證除照片相同外,其名字、出生時間、身份證編碼均不一致,原告雖出示了徐某縣公安局戶籍部門關于身份證號碼更正的證明,但該證明沒有單位負責人的簽名,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3、對保險單無異議。4、原告提交的詢價單有多處勾抹,且未加蓋天澤汽車銷售公司的公章,不予認可。5、維修發(fā)票和結算單不能證實車輛的損失情況,應該附有汽車受損的照片。受損車未經(jīng)必要修理繼續(xù)使用,其損失擴大的部分不予賠償。
被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提交了下列證據(jù):1、《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營業(yè)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一份,被告公司拍攝的現(xiàn)場照片8張,證明不是第一現(xiàn)場,而是前行15米后才熄火。屬自行擴大的損失,公司不應賠償。2、出現(xiàn)場報案記錄、聲明書、反保險詐騙告知書,證明發(fā)生托底事故后未及時通知交警和保險公司,繼續(xù)前行,屬于保險條款第七條第六項的情形。3、被告工作人員查驗詢問李東有的筆錄一份,證明李東有的陳述在刻意回避,根據(jù)常識,機動車托底后不可能聽不見。筆錄內容不真實。
原告質證認為,對報案記錄不是第一現(xiàn)場不予認可,托底后前行15米是與對面大貨車錯車時的合理行駛,此距離不足貨車的三個車位,不屬于被告的免責事由。被告提供的照片能佐證車輛發(fā)生事故的全過程,證明事故車是在第一現(xiàn)場、李東有及時向被告方報案,被告沒有證據(jù)證實原告有惡意使用車輛的主觀行為,不能推斷原告是在擴大損失,被告是在故意規(guī)避承擔保險責任。被告提交的聲明書、告知書與本案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
本院認為,原告為其所有的機動車在被告處投保了機動車損失保險和其他商業(yè)險,雙方之間的保險合同關系依法成立。被告應按照合同約定進行理賠,被告以被保險機動車遭受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后,未經(jīng)必要修理繼續(xù)使用,致使損失擴大的部分不予賠償為由提出抗辯。原告則認為車輛碰撞后前行15米的距離是合理性使用,不應作為被告的免責事由。本院認為,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事故后,被告方的工作人員出現(xiàn)場,進行了事故現(xiàn)場的拍照和勘查,并叫來施救車,將事故車拖至保定市天澤汽車銷售服務公司(4S店)進行維修。從被告提供的照片、現(xiàn)場記錄及詢問李東有的筆錄分析可知,事故發(fā)生時是因為與對面大貨車會車時被保險車輛開到公路右側碰撞馬路牙子托底造成,由于天黑加之對面車輛燈光強,被保險車泄漏機油不宜及時發(fā)現(xiàn),由于行車的慣性和錯車的瞬間,致使前行15米后停車報案。不符合未經(jīng)必要修理繼續(xù)使用的情形。故被告關于被保險車輛損失擴大的部分公司不予賠償?shù)目罐q意見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納。被告應對原告保險車輛維修的損失予以理賠。本案所涉施救費是原告為減少保險標的損失而支出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依法應由被告承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 ?、第五十五條 ?、第五十七條 ?第二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徐某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付原告李彬車輛維修費損失28625元。施救費500元,共計2912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64元,由被告財產保險徐某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jīng)本院主持調解,雙方各持己見,未能達成協(xié)議。
原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提交了下列證據(jù):1、冀F×××××號轎車的行駛證,證明該被保險轎車系原告李彬所有;2、李彬父親李冬友的駕駛證、身份證及徐某縣公安局出具的有關李東有(曾用名李冬友)身份證號碼更正證明,證明李冬友的駕駛證系2003年7月6日領證,2009年7月6日換發(fā)新證,領證和換證時使用的是原身份證,2013年7月10日,為確保公民身份證號碼的準確性和唯一性,對李東有的原身份證號碼進行了編制更正,故出現(xiàn)駕駛證與其身份證姓名及編碼不一致的情形。3、保險單三頁,用于證明原告的轎車在被告處投保了交強險、財產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在保險期間內發(fā)生車輛損失事故,機動車損失保險限額73900元。4、詢價單4頁,證明該事故車各項維修報價計37929元。5、維修結算單三頁、結算發(fā)票一張,證明原告實際支付修理費28625元。
被告方質證認為,1、對被保險車的行駛證無異議。2、駕駛員李冬友的駕駛證與其身份證除照片相同外,其名字、出生時間、身份證編碼均不一致,原告雖出示了徐某縣公安局戶籍部門關于身份證號碼更正的證明,但該證明沒有單位負責人的簽名,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3、對保險單無異議。4、原告提交的詢價單有多處勾抹,且未加蓋天澤汽車銷售公司的公章,不予認可。5、維修發(fā)票和結算單不能證實車輛的損失情況,應該附有汽車受損的照片。受損車未經(jīng)必要修理繼續(xù)使用,其損失擴大的部分不予賠償。
被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提交了下列證據(jù):1、《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營業(yè)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一份,被告公司拍攝的現(xiàn)場照片8張,證明不是第一現(xiàn)場,而是前行15米后才熄火。屬自行擴大的損失,公司不應賠償。2、出現(xiàn)場報案記錄、聲明書、反保險詐騙告知書,證明發(fā)生托底事故后未及時通知交警和保險公司,繼續(xù)前行,屬于保險條款第七條第六項的情形。3、被告工作人員查驗詢問李東有的筆錄一份,證明李東有的陳述在刻意回避,根據(jù)常識,機動車托底后不可能聽不見。筆錄內容不真實。
原告質證認為,對報案記錄不是第一現(xiàn)場不予認可,托底后前行15米是與對面大貨車錯車時的合理行駛,此距離不足貨車的三個車位,不屬于被告的免責事由。被告提供的照片能佐證車輛發(fā)生事故的全過程,證明事故車是在第一現(xiàn)場、李東有及時向被告方報案,被告沒有證據(jù)證實原告有惡意使用車輛的主觀行為,不能推斷原告是在擴大損失,被告是在故意規(guī)避承擔保險責任。被告提交的聲明書、告知書與本案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
本院認為,原告為其所有的機動車在被告處投保了機動車損失保險和其他商業(yè)險,雙方之間的保險合同關系依法成立。被告應按照合同約定進行理賠,被告以被保險機動車遭受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后,未經(jīng)必要修理繼續(xù)使用,致使損失擴大的部分不予賠償為由提出抗辯。原告則認為車輛碰撞后前行15米的距離是合理性使用,不應作為被告的免責事由。本院認為,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事故后,被告方的工作人員出現(xiàn)場,進行了事故現(xiàn)場的拍照和勘查,并叫來施救車,將事故車拖至保定市天澤汽車銷售服務公司(4S店)進行維修。從被告提供的照片、現(xiàn)場記錄及詢問李東有的筆錄分析可知,事故發(fā)生時是因為與對面大貨車會車時被保險車輛開到公路右側碰撞馬路牙子托底造成,由于天黑加之對面車輛燈光強,被保險車泄漏機油不宜及時發(fā)現(xiàn),由于行車的慣性和錯車的瞬間,致使前行15米后停車報案。不符合未經(jīng)必要修理繼續(xù)使用的情形。故被告關于被保險車輛損失擴大的部分公司不予賠償?shù)目罐q意見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納。被告應對原告保險車輛維修的損失予以理賠。本案所涉施救費是原告為減少保險標的損失而支出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依法應由被告承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 ?、第五十五條 ?、第五十七條 ?第二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徐某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付原告李彬車輛維修費損失28625元。施救費500元,共計2912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64元,由被告財產保險徐某支公司負擔。
審判長:王春榮
書記員:賈慧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