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某1(系李某某姐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樺,上海正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彭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李某、彭某某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20年1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某1、張樺,被告李某、彭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1.依法分割原被告按份共有的上海市桂林西街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2、二被告給付原告房屋份額折價款450萬元(房屋暫估900萬元,按50%產權比例給付)。事實與理由:原告與被告李某于2001年11月21日登記結婚。在購買系爭房屋時,原告出資9.5萬元,被告李某父母出資6萬元,房屋登記為原告、李某及李某父親三人共同共有。2017年,李某父親過世,因發(fā)生繼承事宜,于2018年7月30日房屋進行變更登記,現(xiàn)登記為按份共有,原告1/3,李某1/2,李某母親彭某某1/6。原告與李某于2019年8月8日經法院調解離婚。因購房時原告出資超過被告方,且李某繼承其父份額發(fā)生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原告可分得一半,雙方微信往來李某也承諾原告一半份額?,F(xiàn)提出如上訴請。
李某、彭某某辯稱,同意分割房屋,原告占房屋份額1/3,應根據現(xiàn)產權登記來確定份額。原告出資并未超過被告,買房時首付和維修基金一共支付了17萬元左右,被告方現(xiàn)金出資10萬元,原告出資7萬元,其余30多萬元都是貸款,由原告與李某共同還貸,商貸部分都是李某用現(xiàn)金補足還款。李某微信中同意給原告1/2是附有小孩居住撫養(yǎng)、其他資產不作分割等多項條件的,原告并未達到條件,不同意原告有1/2份額。被告沒有能力在繼續(xù)持有房屋的情況下償付折價款,同意通過變賣或拍賣形式進行分割。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與被告李某于2001年11月21日登記結婚。婚后購入系爭房屋,系爭房屋于2002年3月登記于原告、李某、李某2(李某父親)名下,三人共同共有。
李某2于2017年9月過世,其所持有的系爭房屋份額通過公證繼承,確認其中1/6歸其配偶彭某某所有,1/6為其遺產,因彭某某表示放棄繼承,由李某一人繼承上述1/6房產份額。
后原告、兩被告共同向房地產交易部門申請基于繼承變更系爭房屋產權登記。2018年7月30日,房屋變更登記為按份共有,原告1/3,李某1/2,李某母親彭某某1/6。
2019年8月8日,原告與李某經本院調解離婚。
審理中,原告稱房屋購置于其婚后,首付款其出資9.5萬元,李某父母出資6萬元,其余貸款部分30萬余元婚后共同還貸,但主要由原告歸還。對此,被告稱,李某父母現(xiàn)金出資10萬元,原告出資7萬元,其余30多萬元都是貸款,由原告與李某共同還貸,商貸部分都是李某用現(xiàn)金補足還款。
為證明李某認可原告享有一半房屋產權,原告提交一組雙方協(xié)商離婚事項時的微信聊天記錄:2019年3月15日,李某稱,“第一財產法定,能保障你的權益,但暫時不能分割。第二讓三個孩子住在現(xiàn)在的房子里,上幼兒園、小學方便……”。原告回復,“財產保護最好的方式就是判離……我現(xiàn)在問你,你是否只想給我3/1的產權其他都沒有了”。李某稱,“我已經說了,這房子有你一半,其他的你也沒出錢,就和你沒關系了?!睂Υ?,被告認可聊天記錄的真實性,但李某稱當時承諾原告可享有一半權利是附有條件的,即原告放棄其余資產的分配,及對孩子撫養(yǎng)居住上要有所保障,但原告并未達成上述條件。
另,原被告雙方當庭均同意通過共同變賣或拍賣方式獲得房屋折價款后進行分割。
以上事實,除雙方當庭陳述一致外,另有民事調解書、不動產登記信息及產證,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佐證,本院依法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系爭房屋現(xiàn)產權登記為原告、李某、彭某某按份共有且原告與李某已離婚。原告要求分割系爭房屋,于法有據。雙方當庭均同意通過變賣或拍賣方式獲得房屋折價款,嗣后根據相應份額獲得相應折價款,于法不悖,本院對此予以準許。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原被告對系爭房屋的產權份額。根據庭審查明的事實,房屋購置于原告與李某婚后,在雙方并無對婚后財產有特別約定且原告也并未對其以婚前個人財產出資購房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本院對原告稱其個人出資過半的主張,不予采納?,F(xiàn)原告認可李某父母進行了部分出資,結合房屋產權最初登記為原告、李某及李某2共同共有的情況,可以認定原告對李某及李某2享有房屋產權并無異議。李某2逝世后,通過公證對彭某某基于與李某2婚姻關系所取得的房產份額及李某2遺產部分的房產份額的繼承進行了確認。而嗣后在變更房屋產權登記時,原告并未對公證書的內容提出異議,相反與被告共同申請變更房屋產權登記為按份共有,明確產權份額為原告1/3,李某1/2,李某母親彭某某1/6。該變更登記可視為原被告之間就系爭房屋產權份額達成的一致意見,對被告主張按登記的產權份額為基礎進行分割房產的意見,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盡管原告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中有關于李某認可房屋原告有一半的說辭,但考慮到該期間微信聊天記錄涉及雙方對離婚條件的協(xié)商,李某同時提出了其他附加條件,且房屋權利人并非僅李某與原告兩人,僅以李某在微信中的一句說辭不足以認定原告即享有1/2的產權。綜上,本院確認系爭房屋上產權份額為原告1/3,李某1/2,李某母親彭某某1/6,在房屋通過當事人變賣或法院拍賣后,所得折價款,按上述份額予以分割。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李某某、李某、彭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對上海市桂林西街XXX弄XXX號XXX室房屋進行共同變賣或拍賣,變賣或拍賣所得價款由李某某享有1/3,李某享有1/2,彭某某享有1/6。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37,400元,由李某某負擔12,467元,由李某負擔18,700元,彭某某負擔6,233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黃晨辰
書記員:譙??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