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訴機關: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檢察院
申訴人李某某等48人。
共同訴訟代表人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委托代理人柴國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司法局退休干部。
共同訴訟代表人何俊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委托代理人胡春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古膠廠工人。
共同訴訟代表人王守禮,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被申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被申訴人(原審被告)崔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被申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被申訴人(原審被告)馮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被申訴人(原審被告)辛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原審原告肇州縣石油機械廠職工47人。
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羅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丁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
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人許延平,黑龍江延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咸景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工人。(已去世)
申訴人李某某等48人與被申訴人李某某、崔某某、張某某、馮某、辛某某,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羅某、張某某、丁某某、咸景坤集體財產(chǎn)權(quán)益保護糾紛一案,不服肇州縣人民法院(2010)州永民初字第21號民事判決,向檢察機關申訴。大慶市人民檢察院于2013年10月25日作出慶檢民抗(2013)2號民事抗訴書,向本院提出抗訴。本院于2013年11月25日作出(2014)慶民抗字第1號民事裁定,提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大慶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王勇出庭。申訴人的共同訴訟代表人李某某、何俊生、王守禮及委托代理人柴國柱、胡春寶,被申訴人馮某、辛某某,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羅某、丁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許延平到庭參加訴訟,被申訴人李某某、崔某某、張某某經(jīng)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原審原告共同訴訟代表人咸景坤已去世,繼承人放棄參加再審訴訟權(quán)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2008年12月17日,一審原告肇州縣石油機械廠職工梁兆國等37人起訴至肇州縣人民法院稱,原告肇州縣石油機械廠37人是原萬寶公社聯(lián)合廠的職工,該廠經(jīng)(2007)州民初字第406號民事判決確認為集體所有制企業(yè),財產(chǎn)歸集體所有。2007年3月份,被告李某某等五人未征得原告等人的同意,將石油機械廠房屋低價出賣給被告呂井濤,此行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確認五被告出賣房屋的行為無效。被告辛某某等五人答辯稱,肇州縣萬寶聯(lián)合廠即現(xiàn)在的石油機械廠經(jīng)依法確認為集體所有制企業(yè),該廠房屬集體所有制工人的共同財產(chǎn),根據(jù)形勢需要,已經(jīng)征得原廠職工同意,并推選辛某某、崔某某、張某某、馮某被告作為職工代表,處理買賣事宜,且在廠房買賣合同書上有57名職工簽字認可。因此,原告的訴訟理由與事實不符,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確認合同有效。被告呂井濤辯稱,我買石油機械廠的房屋是經(jīng)過機械廠全體職工推選被告辛某某、張某某、崔某某、馮某等人作為職工代表,于2007年3月20日將廠房作價55萬元賣給我,有機械廠全體職工推薦代表意見書、同意買賣房屋意見書、機械廠全體職工與我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書、機械廠全體職工收到賣房款的名單,以上書面材料均有機械廠全體職工簽字和捺印。因此,我與肇州縣石油機械廠全體職工買賣房屋的合同有效。
肇州縣人民法院一審查明,2007年3月20日,被告李某某等五人通過萬寶聯(lián)合廠全體職工的推薦為代表,以萬寶聯(lián)合廠全體職工名義將肇州縣原萬寶聯(lián)合廠(現(xiàn)石油機械廠)的房屋以55萬元的價格,賣給被告呂井濤,同時被告呂井濤與被告李某某等五人及萬寶聯(lián)合廠全體職工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書。被告李某某等五人將賣房款按工資比例給付原告,收到賣房款的職工分別簽字并捺印。此后房屋已交付給被告呂井濤使用。在呂井濤使用房屋期間,原告萬寶聯(lián)合廠其中37名職工于2009年1月6日以該廠經(jīng)(2007)州民初字第406號民事判決確認為集體所有制企業(yè),財產(chǎn)歸集體所有為由,起訴被告李某某等五人在未征得原告等人同意的情況下,于2007年3月份將萬寶聯(lián)合廠房屋(現(xiàn)石油機械廠)低價出賣給呂井濤的行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要求確認五被告的出賣行為無效。
肇州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本案經(jīng)雙方當事人庭審舉證證明萬寶聯(lián)合廠房屋被出賣是經(jīng)過萬寶鄉(xiāng)聯(lián)合廠職工推薦崔某某、辛某某、張某某、馮某等人為代表,于2007年3月20日將該房屋以55萬元的價格出賣給呂井濤,并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書,合同書上有全體職工推薦李某某、崔某某、辛某某、張某某、馮某為代表的簽字及萬寶聯(lián)合廠全體職工簽字捺印。呂井濤的買房款交付給推薦的代表人之后,由代表人向萬寶聯(lián)合廠的職工發(fā)放,全體職工的領款名單上均有職工個人的簽字捺印。在庭審中有少部分職工說不是自己簽字,但無證據(jù)證實,而且買受方在交付房款之后已經(jīng)實際占有該房屋,物權(quán)已經(jīng)轉(zhuǎn)移,因此該房屋買賣合同有效,故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肇州縣人民法院作出(2009)州民初字第117號民事判決:原告肇州縣萬寶聯(lián)合廠37名職工與被告李某某、崔百金、辛某某、張某某、馮某以及被告呂井濤簽訂的買賣萬寶鄉(xiāng)聯(lián)合廠房屋的合同有效。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原一審過程中,原告機械廠37名職工推選王啟、梁兆國、何術森、咸景坤、丁某某、羅某六人為訴訟代表人,訴訟請求為確認李某某等六人與呂井濤簽訂的買賣合同無效。一審判決后,機械廠37名職工不服,上訴至本院。本院審理后將本案發(fā)回重審,經(jīng)原審法院公告權(quán)利登記,機械廠職工增加到47人,與發(fā)回重審前原告主體發(fā)生變化。新的原告主體重新確定新的訴訟請求,并重新推選羅某等四人為訴訟代表人。推選羅某等四代表人的同一日,羅某等四代表人向原審法院提交重新確認的訴訟請求。因此,本案發(fā)回重審后,羅某等四代表人提交的變更訴訟請求申請,雖然是對案件原訴訟請求的變更,但不屬于延續(xù)原訴訟主體所提出的訴訟請求而進行的變更,而是原告主體發(fā)生變化后確定的新的訴訟請求,故本案不存在羅某等四代表人未經(jīng)被代表的47名職工同意變更訴訟請求的情形。綜上所述,檢察機關抗訴理由不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維持黑龍江省肇州縣人民法院(2010)州永民初字第21號民事判決。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鞠元鳳 審 判 員 曹國安 代理審判員 張 余
書記員:季圓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