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泰來縣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
原告李某,女.
法定代理人李德福(系原告哥哥),男。
委托代理人張世龍,系黑龍江致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曹某一,男,漢族,農民,住所地泰來縣平洋鎮(zhèn)三委1組。
被告曹某二(常用名曹殿起),漢族,農民,住所地泰來縣平洋鎮(zhèn)三委1組。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郝維臣,系泰來縣先鋒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有權確認與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三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第一次開庭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德福、張世龍,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姜XX的委托代理人郝維臣到庭參加訴訟。
第二次和第三次開庭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德福、張世龍,被告曹某二、曹某一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
現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訴稱: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原系夫妻關系。
被告曹某二與姜XX原系夫妻關系,被告曹某一與被告曹某二系父子關系。
2014年8月6日經泰來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2014)泰民初字第448號民事判決書,依法判令李某與曹某一離婚,該案中關于財產三間磚瓦結構房屋(價值120000.00元)產權存在爭議,應另案處理,故原告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確認本案訴爭房屋原告享有四分之一的產權,依法判令被告給付原告財產折價款30000.00元。
被告曹某一、曹某二辯稱:原告的主張與事實不符。
理由:一、爭議的房屋是曹某一與其父親曹某二在經濟獨立情況下,由曹某二出資修建的,所以爭議房屋不是共有財產。
二、此房屋是曹某二自已修建的;三、原告曾經提出繼承曹某二的房屋,但是曹某二沒有同意;四、有證人證實此房屋的歸屬問題。
本案爭執(zhí)的焦點:1、爭議的房屋是否系原、被告共同共有;2、爭議的房屋由誰出資修建。
原告為證明自已的主張向法庭提供的證據有:證據1、泰來縣人民法院(2014)泰民初字第448號民事判決書,證實本案原告與被告曹某一離婚案件中法院已確認無產權證的土地使用證為1996年發(fā)放的,三間磚瓦結構房屋是原告與姜XX,以及二被告在2007年共同修建的事實,以此證明本案爭議的房屋為共同共有。
二被告表示對該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
但是認為該證據與本案無關,在2007年7月份從一糧場部搬回后,暫住在父母的土房中,并沒有住在三間磚瓦結構的房屋中,因為此房屋是曹某二出資修建的,所以房屋并不是共同共有。
該組證據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被告對該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證據2、(2014)泰民初字第448號卷宗材料一組,證實1、李德福作為法定代理人的資格;2、證實本案的爭議房屋土地使用證是在1996年頒發(fā)的,是頒發(fā)給本案的被告曹某二的;3、證實原告與被告曹某一在庭審過程中明確表示對本案的房屋在2007年重建時進行了投資。
同時原告作如下說明:1、關于證明李德福作為法定代理人的資格問題,原告提供了診斷書經審查李德福可以作為原告的法定代理人;2、該卷宗中土地使用證是頒發(fā)給曹某二的;3、筆錄第四頁在關于雙方共同債務質證時,原告主張曾借錢修繕本案的爭議房屋,被告曹某一對借錢一事表示已經還清,但被告曹某一并沒有否認借款的用途這一事實,從這點可以看出本案的原告對本案爭議房屋進行了投資,應當是共同共有。
二被告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的目的有異議,對原告在重修房屋時進行了投資有異議,二被告認為曹某一對借款用途沒有說清楚,因為曹某一欠曹某二的土地承包費至今沒有償還,曹某二修建房屋的時候需要資金向曹某一索要土地承包費,所以曹某一以外借款還曹某二。
對李德福作為法定代理人,以及土地使用證在1996年頒發(fā)給曹某二均無異議。
該組證據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且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證據3、2014年9月5日泰來縣平洋鎮(zhèn)樹明家具店收據一份,證實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辦理離婚案件過程中涉及到本案的房屋問題所提交的證據,但是由于上次是離婚案件,并沒有對房屋的證據進行質證,本次庭審因為是針對房屋,所以出示,用以證實收材料款10500.00元,證實李某對本案的爭議房屋在建設過程中有投入的事實。
被告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明的目的也有異議,認為出具票據個體應該出庭接受質證。
被告雖然對真實性提出異議,但未向本院提供反駁證據,故本院予以認定。
證據4、泰來縣義合宮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證明一份,證實爭議的房屋實際價值。
被告對真實性無異議,但提出義合宮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無權對房屋進行作價。
因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結合本院調查的事實,本院對該證據予以認定。
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向法庭提供的證據:
證據1、許XX證人證言,證明:1、原、被告爭議的房屋一直都是曹某二所有的事實;2、曹某二與曹某一經濟獨立的事實;3、曹某二建房時曾向兩個女兒借款,每人借款5000.00元至今未還的事實。
原告表示對被告提供的證人證言有異議,原告認為證人與被告有直接的親屬關系,因此關于證人證實本案爭議的權屬問題,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綜合認定。
另外該證人強調被告曹某一與原告李某經常借用曹某二夫婦的錢,同時四人共同生活在一起,這一事實足以證明原告李某與被告始終一居生活經濟不獨立的事實。
因證人與二被告有親屬關系,且該證據屬于間接證據,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認定。
證據2、司XX證明一份,證實被告曹某二購買的建筑材料款的事實。
原告表示對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因為原告本人已經認可在他家購買紅瓦的事實,這份證據與原告提供的收據足以形成證據鏈條,能夠證實本案爭議房屋由本案的原告和各被告共同出資建成,所以原告主張應該得到支持。
原告對該證據無異議,本院對該證據予以認定。
經審核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材料,結合雙方當事人的質證意見,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原系夫妻關系。
被告曹某二與姜XX原系夫妻關系,被告曹某一與被告曹某二系父子關系。
2014年李某作為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與曹某一解除婚約關系,共同財產相互分割。
本院于2014年8月6日依法作出(2014)泰民初字第448號民事判決書,依法判令李某與曹某一離婚。
判后李某提出上訴,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27日作出(2014)齊民二終字第397號民事判決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4)泰民初字第448號民事判決書在涉及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爭議的房屋問題中,因房屋產權不明,存在爭議,對該房屋暫不處理。
現原告向本院再次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確認本案訴爭房屋原告享有四分之一的產權,依法判令姜XX、被告曹某一、曹某二給付原告財產折價款30000.00元。
庭審中被告認為,被告曹某一與被告曹某二經濟獨立,且爭議的房屋系曹某二出資修建,所以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請。
2016年4月15日姜XX因病去世。
原告對姜XX因病去世的事實無異議,提出姜XX雖然去世但對爭議的房屋仍享有四分之一的產權,應由合法的繼承人繼承相應的份額,故原告仍堅持按照房屋四分之一的產權,請求判令二被告給付原告財產折價款30000.00元。
同時查明,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于1993年7月15日登記結婚,婚后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一直在兩間土房居住。
1983年起姜XX與被告曹某二在第一糧種場部看管場部房屋,后姜XX與被告曹某二搬回平洋鎮(zhèn)居住,因房屋居住面積小,于2007年8月份翻建86平方米的兩間磚木結構房屋(即本案的爭議房屋)。
建筑過程中由被告曹某一、曹某二負責購買建筑材料,原告李某負責后勤保障工作。
竣工后由原告李某、姜XX、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同在翻建的房屋居住。
該房屋未辦理產權證照。
土地使用證系1996年發(fā)放登記在被告曹某二名下。
本院認為,財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可以由單一的民事主體單獨所有,也可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有。
本案訴爭的房屋是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1993年7月15日登記結婚后,為改善家庭居住條件于2007年8月份與姜XX、被告曹某二共同建造的房屋。
在建筑房屋過程中原告李某參與了訴爭房屋的整個建造的過程,作出了相應的貢獻。
結合原告李某購買裝潢材料的收據,可以認定原告李某為建造房屋出資的事實。
訴爭房屋雖然未辦理產權證照,但原告李某出資與姜XX、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同建造行為構成了對訴爭房屋的原始取得。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
結合庭審調查及相關證據,本院認定原告李某與姜XX,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建造的房屋為共同共有。
現原告李某與被告共有關系已經終止,故原告請求對共有部分財產進行分割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
被告辯稱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婚姻存續(xù)期間與姜XX、被告曹某二經濟獨立,未對房屋建造投資,因證人與被告有親屬關系,其證言屬間接證據,且其證言不足以證實雙方經濟獨立事實,以及原告是否投資的事實,其證據效力本院未予認定,故本院對其辯解理由不予采信。
關于原、被告間的共有房屋財產價格問題。
原告根據當地房屋市場價格和泰來縣義合宮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確定訴爭房屋的價格為120000.00元。
被告對該價格不認可,經釋明后被告拒絕對訴爭房屋的具體價格進行評估鑒定。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申請鑒定,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參照本院咨詢王貴森的調查意見,本院酌認定訴爭房屋價格為120000.00元。
關于原、被告間共有財產如何分割。
由于建造訴爭房屋各出資多少不明確,也無法查明。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并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
現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已依法判令離婚,原告李某已不是被告曹某一家庭成員,對其與被告共同建造的房屋應在堅持上述分割原則的情況下進行分割。
因分割共有財產不能有損共有財產的價值,所以原告在不損害財產價值情況下,請求給付財產折價款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
姜XX現病故,其對共同建造的房屋仍享有相應的份額。
根據訴爭房屋在當地價格約為120000.00元,原告李某對共同建造的房屋價值中享有30000.00元享有分割權。
故原告要求被告曹某一、曹某二給付房屋折價款30000.00元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本案立案案由為離婚后財產糾紛,根據庭審核實本院經合議后確定案由為共有權確認與共有物分割糾紛。
經征求原、被告雙方就案由的意見,均無異議。
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三條 ?、第九十五條 ?、第九十九條 ?、第一百條 ?、第一百零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0條 ?、第91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同給付原告李某財產折價款人民幣30000.00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訴訟費650.00元,由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同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返給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生效后,當事人在規(guī)定時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
提出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本判決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后次日起兩年內。
逾期申請執(zhí)行的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本院認為,財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可以由單一的民事主體單獨所有,也可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有。
本案訴爭的房屋是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1993年7月15日登記結婚后,為改善家庭居住條件于2007年8月份與姜XX、被告曹某二共同建造的房屋。
在建筑房屋過程中原告李某參與了訴爭房屋的整個建造的過程,作出了相應的貢獻。
結合原告李某購買裝潢材料的收據,可以認定原告李某為建造房屋出資的事實。
訴爭房屋雖然未辦理產權證照,但原告李某出資與姜XX、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同建造行為構成了對訴爭房屋的原始取得。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
結合庭審調查及相關證據,本院認定原告李某與姜XX,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建造的房屋為共同共有。
現原告李某與被告共有關系已經終止,故原告請求對共有部分財產進行分割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
被告辯稱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婚姻存續(xù)期間與姜XX、被告曹某二經濟獨立,未對房屋建造投資,因證人與被告有親屬關系,其證言屬間接證據,且其證言不足以證實雙方經濟獨立事實,以及原告是否投資的事實,其證據效力本院未予認定,故本院對其辯解理由不予采信。
關于原、被告間的共有房屋財產價格問題。
原告根據當地房屋市場價格和泰來縣義合宮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確定訴爭房屋的價格為120000.00元。
被告對該價格不認可,經釋明后被告拒絕對訴爭房屋的具體價格進行評估鑒定。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申請鑒定,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參照本院咨詢王貴森的調查意見,本院酌認定訴爭房屋價格為120000.00元。
關于原、被告間共有財產如何分割。
由于建造訴爭房屋各出資多少不明確,也無法查明。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并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
現原告李某與被告曹某一已依法判令離婚,原告李某已不是被告曹某一家庭成員,對其與被告共同建造的房屋應在堅持上述分割原則的情況下進行分割。
因分割共有財產不能有損共有財產的價值,所以原告在不損害財產價值情況下,請求給付財產折價款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
姜XX現病故,其對共同建造的房屋仍享有相應的份額。
根據訴爭房屋在當地價格約為120000.00元,原告李某對共同建造的房屋價值中享有30000.00元享有分割權。
故原告要求被告曹某一、曹某二給付房屋折價款30000.00元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本案立案案由為離婚后財產糾紛,根據庭審核實本院經合議后確定案由為共有權確認與共有物分割糾紛。
經征求原、被告雙方就案由的意見,均無異議。
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三條 ?、第九十五條 ?、第九十九條 ?、第一百條 ?、第一百零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0條 ?、第91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同給付原告李某財產折價款人民幣30000.00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訴訟費650.00元,由被告曹某一、曹某二共同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返給原告。
審判長:李禮
審判員:孫秀元
審判員:曹志發(fā)
書記員:王力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