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治國。
被告趙志軍。
原告朱治國訴被告趙志軍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馬寶田適應(yīng)簡易程序獨任審判,由書記員王海波出庭擔任法庭記錄,原、被告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朱治國訴稱,2012年9月16日趙志軍從朱治國處借人民幣20000.00元,并當場寫下欠條一份,2013年9月14日趙志軍從朱治國處借人民幣24000.00元,并當場寫下欠條一份。然而到還款日期后,趙志軍以各種理由和借口不肯償還債務(wù),其行為嚴重損害了朱治國的合法權(quán)益請法院判決趙志軍償還朱治國人民幣44000.00元,并支付利息,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趙志軍辯稱,我與原告是同事關(guān)系,系屬承德縣廣通公司職工。2012年9月16日我承包點工程缺錢,從原告朱治國手借用人民幣20000.00元,我給打了欠款條,約定7月30日還款,以后再沒借原告錢,我認還原告人民幣20000.00元及利息。
原告朱治國提交下列證據(jù):
1、2012年9月16被告趙志軍出具欠款條一張,證明欠原告人民幣20000.00元,約定2013年7月30日還款,至今未還;
2、2013年9月14日被告趙志軍出具欠款條一張,證明欠原告人民幣24000.00元,約定一個月內(nèi)還清,到期還不上扣工資抵償。
被告趙志軍質(zhì)證意見:原告所出示的兩張欠款條是我給朱治國打的,我承認欠原告本金人民幣20000.00元沒還,那24000.00元欠條是原告找我在六溝加油站他車上我給打的,20000.00元是本金,4000.00元是利息,口頭約定2014年3月16日為半年利息,我在欠條下面注明了以前所打欠條作廢,后打20000.00元欠條是原來欠條的補充,原欠條20000.00元沒往回收,在原告手中,所以我只欠他20000.00元本金加4000.00元利息。
被告趙志軍沒有證據(jù)提交。
結(jié)合原、被告訴辯陳述,當庭舉證、質(zhì)證,本院查明如下事實:原告朱治國與被告趙志軍同為承德縣廣通公司員工,相互了解。2012年9月16日被告趙志軍給原告朱治國出具借條一張,借用原告朱治國人民幣20000.00元,約定期限到2013年7月30日。2013年9月14日被告趙志軍給原告朱治國出具借條一張,借用原告朱治國人民幣24000.00元,約定一個月內(nèi)還清,到期還不上扣工資抵償。原告朱治國因被告趙志軍未按約定期限歸還欠款,于2013年12月17日來本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趙志軍償還欠款人民幣44000.00元及利息,承擔本案訴訟費。被告趙志軍承認兩張借款條是自己打的,稱只欠原告朱治國人民幣20000.00元,有4000.00元是半年的利息,即欠原告本息人民幣24000.00元,打第二張借條時沒收回第一張借條。經(jīng)本院主持調(diào)解無效。
本院認為:原、被告同為一個單位員工,在互相了解信任情況下產(chǎn)生了債權(quán)債務(wù)關(guān)系。根據(jù)原告朱治國出具的借款條證明被告趙志軍借用原告人民幣44000.00元,該兩張借款條未體現(xiàn)約定給付利息內(nèi)容。被告趙志軍承認兩張借條是自己給原告朱治國出具,辯稱寫第二張借條時未收回第一張借條,有4000.00元是利息,均缺乏相關(guān)的證據(jù)證明,本院不予采信。本院對被告趙志軍借用原告朱治國人民幣44000.00元的事實予以確認,根據(jù)借款條約定內(nèi)容,對原告朱治國要求被告趙志軍給付欠款期間利息不予支持。本院為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quán)益不受侵害,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趙志軍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nèi)一次性償還原告朱治國人民幣44000.00元;
駁回原告朱治國及被告趙志軍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900.00元,由被告趙志軍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同時一并按本院一審受理費標準繳納上訴費,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逾期視為放棄上訴權(quán)利。
期滿不上訴,則本判決生效,雙方當事人應(yīng)自覺履行,否則本院將依據(jù)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執(zhí)行。本案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本判決生效后自動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內(nèi),逾期則視為放棄執(zhí)行權(quán)利。
審判員 馬寶田
書記員: 王海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