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朱敏,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三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高云,上海致格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朱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朱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陳頤昕,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法定代理人:朱2(系被告陳頤昕的母親),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
被告:陳詠駿,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2(系被告陳詠駿的妻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蒙古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以上五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常敬泉,上海市德尚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戴酩倡,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金皓,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霞(系被告金皓的母親),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舒靜,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朱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朱昱霏,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法定代理人:舒靜(系被告朱昱霏的母親),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
被告:朱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朱美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磊,上海市亞太長城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朱翠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楊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寧夏銀川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羅小星,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楊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寧夏銀川市。
原告朱某、楊某某、朱敏訴被告朱某、朱霞、朱美香、朱翠香、朱某1、楊軍、楊云、程某某、朱2、陳頤昕、陳詠駿、戴酩倡、金皓、舒靜、朱昱霏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4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被告楊云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yīng)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后本案轉(zhuǎn)為適用普通程序,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7月26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朱某、楊某某及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高云、被告朱某、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常敬泉、被告楊軍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羅小星、被告朱美香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磊、被告朱霞(暨被告金皓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朱翠香、戴酩倡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楊云、朱某1、舒靜、朱昱霏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yīng)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朱某、楊某某、朱敏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依法分割上海市楊浦區(qū)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的征收補償款人民幣8,717,885.2元(以下所涉幣種均為人民幣),三原告要求分得350萬元。事實和理由:朱椿林與王細巧系夫妻關(guān)系,生育七個子女,即朱峻、朱霞、朱美香、朱翠香、朱某、朱桂香及朱某。王細巧于2012年5月17日去世,朱椿林于2015年11月6日去世,朱桂香于2009年12月7日去世,朱桂香生育楊軍、楊云兩人,朱峻于2011年9月22日去世,朱峻生育一子朱某1。三原告系一家三口,被告朱某、程某某、朱某系一家三口,被告朱某1、舒靜、朱昱霏系一家三口,被告陳頤昕、陳詠駿、朱2系一家三口,被告朱翠香和戴酩倡系母子關(guān)系,被告朱霞和金皓系母女關(guān)系。系爭房屋為私房,產(chǎn)權(quán)人為朱椿林,該房屋于2017年12月被征收,共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8,717,885.2元。房屋被征收前,系爭房屋一直由三原告居住。現(xiàn)由于原、被告就如何分配征收補償款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故原告向法院起訴。
被告朱某、程某某、朱2、陳詠駿、陳頤昕共同辯稱,同意依法分割上海市楊浦區(qū)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房屋的征收補償款8,717,885.2元,被告朱某、程某某、朱2、陳詠駿、陳頤昕的份額共有,不要求內(nèi)部分割。不同意原告的訴請金額,居住人員和非居住人員分得的份額是不一致的,朱某和朱某是系爭房屋居住人員,有權(quán)對動遷款中評估價格、套型面積補貼、價格補貼進行分割,其余法定繼承人僅就房屋評估價格進行分割,非產(chǎn)權(quán)居住人員對居住部分的補貼進行分割,不低于本市最低標準,其余人員在本案中沒有被認定為困難戶,也沒有實際居住使用系爭房屋,原則上不應(yīng)享受動遷補償款的分配,即使法院認為可以分得相應(yīng)利益,應(yīng)顯著低于居住人員分得的拆遷利益。獎勵費和補貼費應(yīng)由實際居住人員享有。
被告楊軍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系爭房屋拆遷與戶口無關(guān),所有動遷款都是遺產(chǎn)范圍,王細巧的遺產(chǎn)已經(jīng)公證,楊軍應(yīng)分得七分之一622,706.08元,朱椿林也留有遺囑,楊軍分得其中七分之一的份額622,706.08元,扣除朱椿林的遺囑部分后,楊軍代為其母親繼承遺產(chǎn)份額533,747.84元,被告楊云已明確表示其份額歸楊軍,故楊軍應(yīng)分得1,779,160元。
被告朱美香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按照動遷政策,遺產(chǎn)部分及獎勵費大部分是按照房屋面積計算的,戶口多少不影響動遷款總額,且2015年前朱美香一直居住在該房屋內(nèi)照顧父母,直到2015年9月由于原告強行搬入該房居住后,朱美香只能居住到女兒處照顧外孫。2013年的時候朱美香通過公證遺囑繼承母親王細巧遺產(chǎn)的七分之一,另外根據(jù)楊軍提供的朱椿林的遺囑,朱美香應(yīng)繼承朱椿林遺產(chǎn)的七分之一,經(jīng)過計算朱美香應(yīng)獲得系爭房屋動遷款中36%的份額,即3,138,438.67元。
被告朱霞、金皓共同辯稱,朱霞和金皓的份額共有,不要求內(nèi)部分割。不同意原告訴請,系爭房屋是母親王細巧留下來的遺產(chǎn),動遷時金皓居住困難,本來是可以訂購房屋的,考慮到本戶的利益放棄了訂購房屋,要求總動遷款8,717,885.2元按照遺產(chǎn)繼承,由七個子女均分。
被告朱翠香、戴酩倡共同辯稱,戴酩倡和朱翠香是母子關(guān)系,兩人份額共有,不要求內(nèi)部分割。不同意原告訴請,自購房獎勵費是給困難戶的,是給朱霞一家和朱翠香一家的,被告朱翠香、戴酩倡應(yīng)獲得自購房獎勵費的一半1,737,500元以及補償費用中關(guān)于居住費用5,142,885.2元的七分之一,算下來共計247萬元左右。
被告朱某1、舒靜、朱昱霏共同辯稱,朱某1和舒靜、朱昱霏是一家三口,三人份額共有,不要求內(nèi)部分割。不同意原告訴請,評估價格315萬元左右按繼承由七個繼承人均分,其余所有費用由十五個戶口人員均分。
本院經(jīng)審查認定事實如下:上海市楊浦區(qū)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房屋的產(chǎn)權(quán)人為朱椿林,所有權(quán)性質(zhì)私有,建筑面積69.5平方米。
1977年4月20日,因房屋危險、低洼潮濕、房頂漏雨、人口眾多、擁擠,朱椿林申請對系爭房屋進行了翻建,升高為兩層,材料部分申請購買,經(jīng)濟來源自己積蓄工資收入。
朱椿林與王細巧系夫妻關(guān)系,共生育朱峻、朱霞、朱美香、朱翠香、朱某、朱桂香、朱某七人,王細巧于2012年5月17日去世,朱椿林于2015年11月6日去世。朱桂香于2009年12月7日去世,楊軍、楊云系朱桂香的兒子。朱峻于2011年9月22日去世,朱某1系朱峻與金菊英的兒子,朱某1與舒靜系夫妻關(guān)系,生育子女朱昱霏。金皓系朱霞的女兒,戴酩倡系朱翠香的兒子。朱某與程某某系夫妻關(guān)系,生育女兒朱2,朱2與陳詠駿系夫妻關(guān)系,生育子女陳頤昕。朱某與楊某某系夫妻關(guān)系,朱敏系兩人之子。
2017年12月3日,朱某、朱某作為代理人與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就系爭房屋簽訂了《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約定系爭房屋評估價格3,154,674.5元、價格補貼928,700.7元、套型面積補貼668,130元、居住困難保障補貼款0元、搬家補助費1000元、家用設(shè)施移裝補貼2000元、自購房獎勵1,737,500元、裝飾裝修補償23,630元、不予認定建筑面積的材料費補貼50,000元、自購房獎勵加獎1,737,500元、自購房一次性補貼100,000元、按期搬遷獎30,000元、按期簽約獎284,750元,以上共計8,717,885.2元。
動遷時系爭房屋內(nèi)有朱某1、舒靜、朱昱霏、朱某、程某某、朱2、陳頤昕、陳詠駿、朱某、朱翠香、戴酩倡、楊某某、金皓、朱霞、朱敏15人的戶口。
審理中,原告朱某、楊某某、朱敏提供朱椿林2015年1月1日出具的《我的遺囑》一份,內(nèi)容為:“住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朱椿林,妻王細巧有子女七個,長子朱峻、次子朱某、三子朱某、長女朱桂香、次女朱霞、三女朱美香、四女朱翠香,有樓房兩間,樓上樓下共有69平方,如有國家需要拆遷,房屋由二老決定,若二老不在世,國家拆遷補貼費,我是根據(jù)不同情不同分配,如朱某工作都沒有,他這個家庭去勢,萬一拆遷住的地方都沒有,我決定三分之一補貼費歸朱某,但鈔票不能經(jīng)他手,買一間小房給他住的權(quán)利,最后這房子繼承權(quán)歸他兒子朱敏。另有三分之二補貼費你們六人分……”
被告楊軍、朱美香共同提供朱椿林于2012年11月2日出具的《遺囑》一份,內(nèi)容為:“本人朱椿林現(xiàn)決定將本人位于上海市楊浦區(qū)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除妻子王細巧以外剩于一半房產(chǎn)的七分之一和財產(chǎn)由我本人的外孫楊軍繼承,另外七分之一給女兒朱美香繼承”。
2013年2月6日,因朱某1、楊軍、朱某、朱霞、朱美香、朱翠香、朱某申請就被繼承人王細巧的遺產(chǎn)辦理繼承公證,上海市楊浦公證處出具公證書,證明王細巧的遺產(chǎn)即坐落在上海市平?jīng)雎范乃呐盘柗课莸亩种粰?quán)益由朱某1、楊軍、朱某、朱霞、朱美香、朱翠香、朱某共同繼承。
被告朱美香另提供朱椿林于2013年11月25日出具的書面材料,內(nèi)容為:“我叫朱椿林,我死后把西邊一間(樓下)給朱美香,如果搬遷,我的房子給朱美香”。
原、被告各方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均沒有異議。
另查,原告楊某某、朱某、朱敏于1998年1月12日在光新三村XXX號XXX-XXX室房屋的基礎(chǔ)上套配了長海一村XXX號XXX室房屋,承租人為楊某某,家庭主要成員朱某、朱敏。2014年7月29日,原告楊某某將上述房屋買為產(chǎn)權(quán)房,建筑面積62.23平方米,并于2014年12月9日將該房屋出售?,F(xiàn)原告朱敏、楊某某名下有上海市閔行區(qū)蘆恒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建筑面積91.87平方米。
因平?jīng)雎稾XX弄XXX號房屋居住困難,被告朱某、程某某于1992年分配泗塘四村XXX號XXX室房屋,承租人為朱某,家庭主要成員為程某某?,F(xiàn)被告朱某、朱2名下有泗塘一村XXX號甲XXX室房屋,建筑面積79.38平方米,被告陳詠駿、朱2、陳頤昕名下有周家嘴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建筑面積86.95平方米。
控江四村XXX號15乙房屋的原承租人為金菊英,1995年1月18日變更戶名為朱峻,該房屋內(nèi)常住戶口三人,戶主為朱峻,妻子金菊英、子朱某1。被告朱某1名下有上海市閔行區(qū)羅錦路XXX弄XXX支弄XXX號XXX室房屋,建筑面積87.04平方米。
審理中,被告楊云明確表示如果自己有動遷款份額,相應(yīng)的份額轉(zhuǎn)送給被告楊軍,未向本院提供證據(jù)。
被告朱某表示所有動遷款項動遷公司尚未發(fā)放,待判決生效后,由其領(lǐng)取后向其他原、被告支付。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民事判決書、居民安置及各類費用確認表、常住人口登記表摘抄、房屋所有權(quán)證、上海市不動產(chǎn)登記信息、居民危險房屋翻建申請表、《上海市公有住房出售合同》、《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被告朱某、程某某、朱2、陳詠駿、陳頤昕提供的戶籍摘抄,被告楊軍提供的遺囑、注銷戶籍證明、戶口登記薄,被告朱美香提供的公證書、遺囑、住房調(diào)配單、不動產(chǎn)登記信息、租賃憑證及各方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佐證,并經(jīng)庭審質(zhì)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系爭房屋系私房,產(chǎn)權(quán)人為朱椿林。因朱椿林死亡,2017年12月3日,朱某、朱某作為代理人與動遷部門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明確系爭房屋被征收,共獲得征收補償款8,717,885.2元,其中房屋價值補償款為朱椿林的遺產(chǎn),應(yīng)由其繼承人朱某1、朱某、朱某、朱翠香、朱霞、朱美香、楊軍繼承。因被告楊軍戶籍不在系爭房屋內(nèi),且楊軍也實際不居住在系爭房屋內(nèi),故楊軍不屬于系爭房屋的被安置人員。除上述費用外,就其余費用的分割,本院綜合考慮各方當事人的福利分房情況、歷史居住等實際情況,以及朱椿林及王細巧的遺囑及相關(guān)意思表示,酌情確定相關(guān)動遷款項分割的份額。綜上,原告朱某、楊某某、朱敏共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2,308,499元,被告朱某、程某某、朱2、陳詠駿、陳頤昕共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1,375,215元,被告朱霞、金皓共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1,175,215元,被告朱美香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1,000,000元,被告朱翠香、戴酩倡共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1,175,215元,被告朱某1、舒靜、朱昱霏共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1,000,000元,被告楊軍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683,741.2元。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朱某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朱某、朱敏、楊某某支付動遷安置補償款人民幣2,308,499元;
二、被告朱某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被告朱霞、金皓支付動遷安置補償款人民幣1,175,215元;
三、被告朱某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被告朱翠香、戴酩倡支付動遷安置補償款人民幣1,175,215元;
四、被告朱某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被告朱美香支付動遷安置補償款人民幣1,000,000元;
五、被告朱某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被告朱某1、舒靜、朱昱霏支付動遷安置補償款人民幣1,000,000元;
六、被告朱某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被告楊軍支付動遷安置補償款人民幣683,741.2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wù)的當事人如未按生效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wù),應(yīng)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72,826元,由原告朱某、楊某某、朱敏負擔人民幣19,824元,被告朱某、程某某、朱2、陳頤昕、陳詠駿負擔人民幣11,488元,被告朱霞、金皓負擔人民幣9,817元,被告朱翠香、戴酩倡負擔人民幣9,817元,被告朱某1、舒靜、朱昱霏負擔人民幣8,354元,被告朱美香負擔人民幣8,354元,被告楊軍負擔人民幣5,172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青
書記員:龔立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