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竹溪縣水坪鎮(zhèn)東溝村2組78號。
委托訴訟代理人:章燕云,安徽端維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丹,安徽端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常豐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張堰鎮(zhèn)松金公路2514號1幢2433室。
法定代表人:楊棟,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艾克,上海眾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朱某訴被告上海常豐物流有限公司確認勞動關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1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2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丹、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艾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原告與被告自2017年7月20日至2018年10月22日存在勞動關系。事實與理由:2017年7月20日,原告受被告招聘,在被告處從事交通運輸工作,原告專門駕駛車牌為滬DQ0790的重型貨車往返上海與成都。2017年10月2日原告在從事貨物運輸期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受傷。因被告拒絕為原告申報工傷,原告自行申請工傷認定時,因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故無法辦理。原告于2018年9月26日向上海市金山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會于2018年9月29日受理,并于2018年10月31日作出裁決。原告不服,訴至本院。
被告辯稱,認可仲裁裁決,2017年9月26日之前的已超過仲裁時效,原告因個人原因未提交被告要求的運輸資質證的原件,故被告認為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2017年10月2日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雙方亦不存在勞動關系。被告未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也未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供下列證據:
1、金勞人仲(2018)辦字第1272號裁決書一份,證明本案已經過勞動爭議仲裁處理程序;
2、車牌號為滬DQ0790的行駛證復印件、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復印件、銀行查詢明細打印件、微信聊天記錄打印件、派單記錄打印件、收據復印件一組,證明原告駕駛被告的車輛往返上海至成都,在往返過程中發(fā)生事故,被告給原告支付了工資。派單記錄顯示被告安排原告工作,雙方存在勞動關系;
3、住院病案一份,證明原告在工作期間發(fā)生交通事故,住院治療的情況。
經質證,被告對證據1、3予以認可;證據2中,行駛證和交通事故認定書予以認可;賬戶查詢明細顯示系李瑞敏的個人賬戶轉賬,確認李瑞敏系被告財務,但公司員工的工資均由公司賬戶予以發(fā)放。被告系根據車牌號進行派單,沒有派到原告?zhèn)€人名義上,發(fā)生事故時,駕駛員不是原告,是原告的老鄉(xiāng)。
被告未向本院提供證據。
經審查,證據1、3,本院予以采信;證據2真實性予以確認,至于證明內容,本院將結合其他證據予以認定。
根據上述采信的證據及原、被告陳述,本院對本案事實認定如下:被告成立于2013年9月17日,法定代表人為楊棟,股東有李霞、楊棟。經營范圍包括道路貨物運輸(普通貨物,貨物專員運輸(集裝箱),除危險化學品),國內貨物運輸代理,倉儲服務(除危險化學品)等。
李瑞敏系被告處財務,2017年9月21日、2017年10月24日李瑞敏向原告轉賬8216元、12,065元。被告庭審中確認,曾收取原告的押金。
原告于2017年10月2日因交通事故受傷,后未再至被告處。
另經查,2018年9月26日,原告向上海市金山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會于2018年9月29日受理,原告要求確認原告與被告自2017年7月20日至2018年10月2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該會于2018年10月31日作出金勞人仲(2018)辦字第1272號裁決書,裁定:1、確認2017年9月26日至2017年10月2日期間原告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2、對原告的其他仲裁請求不予支持。原告對仲裁裁決不服,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根據《關于確認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同時具備下列情況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本案中,對于2017年9月26日至2017年10月2日期間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裁決,被告未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視為接受仲裁裁決,故本院對雙方自2017年9月26日至2017年10月2日期間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予以確認。原告主張其于2017年7月20日入職,被告對此予以認可,僅抗辯稱因原告沒有提供操作證,所以沒有要求原告跟車,稱系原告的老鄉(xiāng)要求原告進行跟車,但被告未對作為其員工的原告的老鄉(xiāng)要求原告跟車的行為作出阻止,被告財務人員也向原告轉賬了款項,被告雖未對該款項的性質進行確認,但也未對提供證據否認原告的說法,且同時確認其收取了原告的押金,故本院對被告的說法不予采納,對原告要求確認2017年7月20日至2017年9月25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的請求,予以支持。2017年10月2日之后,原告未再至被告處出勤,也未提交請假手續(xù)和疾病診斷證明,其所主張的受傷事宜尚未被認定為工傷,本院對原告要求確認2017年10月3日至2017年10月2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的請求,不予處理。
綜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朱某與被告上海常豐物流有限公司自2017年7月20日至2017年10月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二、駁回原告朱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原告朱某承擔(已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吳??青
書記員:袁亞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