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本案未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即直接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并追究公司的刑事責任,剝奪了納稅義務人糾正納稅行為的權利,沒有經過行政處置程序而由偵查機關直接介入,不符合《刑法》修訂后的立法精神。公司在偵查階段補繳全部少繳稅款,后又根據原生效判決繳納了判罰的全部罰金,應當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2019)鄂刑再5號
2003年1月至10月,被告人李獻明系荊州市潔達化學清洗實業(y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03年10月29日,荊州市潔達化學清洗實業(yè)公司改制后,又成立了荊州市潔達化學清洗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仍為李獻明。2005年11月,該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將名稱變更為湖北潔達清洗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12月,湖北潔達清洗工程有限公司變更為湖北潔達環(huán)境工程有限公司。2003年至2009年間,該公司主要經營各種設備污垢現場清洗,工業(yè)廢水處理設備的設計、安裝、維護,以及自有房地產租賃等業(yè)務。2003年至2007年間,潔達公司和原荊州市潔達化學清洗實業(yè)公司收入總額為7320445.51元,應繳納稅款803413.14元,已繳納稅款357120.63元,逃避繳納稅款共計446292.51元。
另查明,2007年9月11日,原荊州市地方稅務局稽查局將被告單位潔達公司、被告人李獻明涉嫌逃稅案移送公安機關,同年9月25日公安機關立案,李獻明于9月30日經公安機關傳喚后先后于同年9月30日、11月1日補繳了稅款458069.08元。本案一審重審階段,潔達公司、李獻明均表示認罪,并已繳納罰金30萬元。
一審判決后,被告單位潔達公司已按生效判決足額繳納了判處罰金的剩余部分15萬元。
本院認為,原一、二審及再審認定潔達公司少繳稅款446292.51元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申訴單位潔達公司和申訴人李獻明對該事實并無異議。關于申訴人李獻明及其辯護人以及湖北省人民檢察院關于法律適用的申辯意見及出庭意見。經查,本案稅務機關將本案移交公安機關處理時,《刑法修正案(七)》尚未出臺,但公安機關最終移送審查起訴,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原審法院作出一審裁判的時間均在《刑法修正案(七)》施行之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本案應適用經《刑法修正案(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四款規(guī)定“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作出這一修訂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保護稅收征收管理秩序,有利于稅務機關追繳稅款,另一方面也給予納稅義務人糾正納稅行為的機會,對于維護企業(yè)正常經營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相關規(guī)定,稅務部門在發(fā)現潔達公司可能有逃稅行為后,應當先由稅務稽查部門進行稅務檢查,根據檢查結論對納稅人進行納稅追繳或行政處罰,對涉嫌刑事犯罪的納稅人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本案未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即直接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并追究潔達公司和李獻明的刑事責任,剝奪了納稅義務人糾正納稅行為的權利,沒有經過行政處置程序而由偵查機關直接介入,不符合《刑法》修訂后的立法精神。潔達公司、李獻明在偵查階段補繳全部少繳稅款,后又根據原生效判決繳納了判罰的全部罰金。對潔達公司、李獻明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潔達公司、李獻明及其辯護人提出的申辯意見和檢察機關的出庭意見,本院均予以采納。潔達公司曾經是一家優(yōu)秀的科技服務型企業(yè),擁有專利技術,其法定代表人李獻明亦曾是荊州市政協(xié)委員,但因本案未經行政處置程序而直接追究潔達公司及李獻明個人的刑事責任,對企業(yè)的經營、發(fā)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故對原一、二審及再審裁判適用法律的錯誤,本院依法予以糾正。
一、撤銷本院(2018)鄂刑再1號刑事裁定、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荊州中刑再終字第00001號刑事裁定、荊州市荊州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荊州區(qū)刑再字第00001號刑事裁定及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0]沙刑初字第9號刑事判決。
二、申訴單位湖北潔達環(huán)境工程有限公司無罪。
三、申訴人李獻明無罪。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