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曹珺,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祥,上海勁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董連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董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董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法定代理人:董某2(父子關系),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康定路XXX弄XXX號。
以上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梁辰,上海恒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曹珺訴被告董連生、董某2、董某1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曹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祥,被告董連生、董某2(暨被告董某1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梁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曹珺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依法分割上海市靜安區(qū)康定路XXX弄XXX號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征收補償款份額。事實和理由:上海市靜安區(qū)康定路XXX弄XXX號房屋系被告董連生承租的公房。原告與被告董某2原系夫妻(2015年4月20日離婚),2003年4月,原告以夫妻投靠為由,將戶籍遷入系爭房屋。2018年7月系爭房屋被劃入征收范圍,被告董連生代表該戶與征收單位簽訂了《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共取得征收補償利益4,860,185.28元。因原、被告對系爭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分割未達成一致,遂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如訴請。
被告董連生、董某2、董某1共同辯稱,系爭房屋的原始取得與原告無關,原告系基于婚姻關系將戶籍遷入系爭房屋,且現(xiàn)原告與被告董某2業(yè)已離婚,原告離婚時也曾承諾,盡快將戶籍遷出。故要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上海市靜安區(qū)康定路XXX弄XXX號房屋系公房,承租人為董連生。董連生與董某2系父子關系,曹珺與董某2原系夫妻(2015年4月20日離婚),生育一子董某1。
2018年7月21日,董連生作為公有房屋承租人(乙方)與上海市靜安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甲方)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該協(xié)議認定:系爭房屋系公房,認定建筑面積34.19平方米,房屋價值補償款計3,157,902.79元。該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條件。乙方選擇貨幣補償。居住裝潢補償17,095元、搬家費補貼800元、家用設施移裝費補貼2,500元、居住協(xié)議簽約獎勵384,190元、早簽多得益獎勵50,000元、居住均衡實物安置補貼752,180元。本協(xié)議生效后,乙方搬離原址90日內,甲方應向乙方支付上述款項共計4,364,668元。
2018年8月23日,征收實施單位以《靜安區(qū)115街坊舊城區(qū)改建項目結算單》的形式對被征收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予以確認,即征收房屋價值補償款3,157,902.79元;裝潢補償、其他各類補貼、獎勵費用共計1,206,765元;居住搬遷獎勵100,000元、居住提前搬遷加獎180,000元、臨時安置費13,500元、簽約搬遷利息52,017.28元、預簽約促簽獎150,000元,共計495,517.28元。
系爭房屋被征收時戶籍在冊人員有四人,即曹珺、董連生、董某2、董某1。其中董連生系戶主,其和董某2戶籍均于1970年10月12日自上海市萬航渡路XXX弄XXX支弄XXX號遷入系爭房屋,曹珺戶籍于2003年4月14日以夫妻投靠為由,自上海市棉紡一村XXX號XXX-XXX室遷入系爭房屋。董某1報出生在系爭房屋內。
又查,2015年4月20日,本院以(2015)靜民一(民)初字第746號民事判決書,一審判決曹珺與董某2離婚,離婚后曹珺自行解決居住問題。在該案2015年3月16日的庭審筆錄中,曹珺承諾“盡快將戶口從康定路遷走”。
審理中,曹珺稱其與董某2原系夫妻,自己系知青子女,在上海市它處無房,也從未獲得福利分房,故要求取得系爭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董連生稱系爭房屋的原始取得是自己單位分配,與曹珺并無關系,曹珺是基于婚姻關系將戶籍遷入系爭房屋,且曹珺在離婚筆錄中承諾自行解決住房并將戶籍遷離,系爭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與曹珺無關。董某2則稱與曹珺離婚后,曹珺就每個月支付撫養(yǎng)費400元,自己的經濟也很困難。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房屋征收補償利益的分配應該符合政策與法律規(guī)定。根據相關規(guī)定,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居住房屋征收貨幣補償款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而共同居住人是指作出房屋征收決定時,在被征收房屋處具有常住戶籍,并實際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況除外),且不說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人。本案中,曹珺在(2015)靜民一(民)初字第746號一案的庭審中承諾“盡快將戶籍從康定路遷走”,且現(xiàn)曹珺與董某2業(yè)已解除婚姻關系,故曹珺的戶籍雖然在系爭房屋內,但不具備成為共同居住人的先決條件,其無權作為共同居住人主張征收補償款。因此,本院對于曹珺要求對征收補償款進行分割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曹珺要求分割上海市康定路XXX弄XXX號董連生(戶)房屋征收補償款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保全費3,160元,由原告曹珺負擔。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1,717.30元,減半計取20,858.65元,由原告曹珺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徐立新
書記員:李詩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