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曹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
原告:呂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
原告:王學云,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
上列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結根,上海翊鴻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郭成虎,上海翊鴻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欒洪玉。
原告曹某某、呂某某、王學云訴被告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0月8日立案后,依法轉為適用普通程序,于2020年2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曹某某、呂某某、王學云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結根到庭參加了庭審,被告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經本院公告送達訴狀副本及開庭傳票,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曹某某、呂某某、王學云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支付三原告工亡補助金人民幣727,920元(即以下幣種同);2、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王學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75,000元。庭審中,原告將第1項訴訟請求金額變更為672,320元,撤回了第2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三原告的親屬呂春江于2017年4月9日19時41分許因工受傷,其于2017年4月13日搶救無效死亡。上海市奉賢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于2019年1月5日出具奉賢人社認(2018)字第3595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呂春江2017年4月9日上班期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為工傷,呂春江于2017年4月13日死亡。三原告遂要求被告進行工傷理賠,但被告多次以不正當理由拒絕。三原告向上海市奉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會卻于2019年7月3日以三原告已與第三人和解為由作出奉勞人仲2019辦字第690號裁決書,不予支持三原告工亡待遇請求。三原告認為因第三人侵權造成的工亡,工亡職工家屬可獲得雙重賠付,即工傷職工可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還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相應工傷保險待遇,一是工傷保險與民事侵權賠償性質不同。工傷保險待遇屬于公法領域的補償,人身損害賠償則屬于私法領域的賠償,二者不能混用,也不能相互替代。二是工傷保險金是用人單位而不是侵權的第三人繳納的,那么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不能免除工傷保險基金及用人單位支付工亡職工親屬工傷保險待遇的法定義務,否則工傷保險基金及用人單位便擁有了“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的特權。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新近頒布的《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八條、《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規(guī)定,除工傷醫(yī)療費用外,法律不禁止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再獲得民事賠償。仲裁委員會作出上述裁決屬于適用法律錯誤,嚴重侵害原告合法權益。無奈,原告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被告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作答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曹某某與呂春江系夫妻關系,雙方育有一女,即原告呂某某。原告王學云系呂春江母親,呂春江父親已先于其死亡。呂春江生前曾在被告處從事押運員工作。2017年4月9日19時41分,呂春江在上海市青浦區(qū)華隆路進新鳳中路西約50米處看管油罐車時,遭案外人謝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碰撞,次日呂春江被送醫(yī)院救治,同月13日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7年5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隊認定謝某某承擔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呂春江不負責任。2017年6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出具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由謝某某一次性賠償死者呂春江500,000元,原告曹某某、謝某某予以簽字。
2018年5月21日,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7)滬0118民初15333號民事判決書,確認原告原告曹某某、王學云、呂某某之親屬呂春江與被告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2016年7月10日至2017年4月9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之后,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不服判決,上訴至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8年10月8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8)滬02民終6250號民事判決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9年1月5日,上海市奉賢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呂春江受到的事故傷害為工傷。2019年3月19日,上海市奉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了三原告的仲裁申請,三原告要求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支付: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727,920元;2、2017年4月9日至2019年5月期間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曹某某72,000元、王學云180,000元。同年7月3日,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對三原告的請求均不予支持,三原告不服裁決,遂訴至本院。
以上事實,有三原告提供的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法院判決書、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上海市奉賢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工傷決定書、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上海市奉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書各1份,經庭審質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從業(yè)人員因工死亡,其近親屬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從業(yè)人員因工死亡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或者未按規(guī)定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或者未按規(guī)定繳納工傷保險費期間,從業(yè)人員發(fā)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本案中,被告未為原告繳納工傷保險費,致使原告無法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故被告應予以支付。經計算,被告應支付三原告一次性工亡補助金672,320元(33,316元×20),故對三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放棄抗辯的權利,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本院依法缺席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一款、《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五十八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曹某某、呂某某、王學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人民幣672,32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上海晉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雅
書記員:張曉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