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普某某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陸家嘴環(huán)路XXX號匯亞大廈2706室。
法定代表人:陳柏年,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賈毅律,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以生,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劉向某,總經(jīng)理。
被告:劉向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廣東省肇慶市。
原告普某某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卓某公司)、劉向某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后依法轉(zhuǎn)為普通程序,由審判員黃宗琴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樂新祥、黃玉娟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2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賈毅律、楊以生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卓某公司、劉向某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yīng)訴,本院依法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卓某公司向原告支付拖欠租金人民幣2,263,848.41元(截至2018年7月19日,共計19期);2、被告卓某公司按日千分之一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上述拖欠租金的滯納金(截至2018年7月19日為336,854.07元,實際計算至付清之日,具體分段計算方法詳見附件《滯納金計算表》);3、被告卓某公司向原告支付未到期租金3,421,147.43元(從2018年8月19日起算共17期計4,748,380.33元,扣除保證金1,327,232.90元后為3,421,147.43元);4、被告卓某公司按日千分之一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上述未到期租金的滯納金(自起訴之日起計算至付清之日止);5、被告卓某公司向原告支付違約金1,806,555.27元(應(yīng)付未付租金2,263,848.41元+滯納金336,854.07元+未到期租金3,421,147.43元+租賃物殘值1元之和的30%);6、被告卓某公司向原告賠償律師費等經(jīng)濟損失20萬元;7、被告劉向某對被告卓某公司的上述義務(w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8、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等由兩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2016年12月8日,原告與被告卓某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編號:GLP-XXXXXXXX),約定雙方以售后回租的方式進行融資租賃,即卓某公司為融資需要,在不改變租賃物使用權(quán)和占有權(quán)的條件下,將其所有的租賃物出售給原告,并再向原告租回使用。租賃期間,被告卓某公司繼續(xù)占有和使用租賃物,并按照約定支付租金和其他款項。根據(jù)合同約定,租賃物的購買價格為8,848,219.32元,扣除被告卓某公司需支付的保證金1,327,232.90元和手續(xù)費265,446.58元后,實付金額7,255,539.84元。合同約定租賃期限為36個月,自起租日起算,每一個月為計算每期租金的周期,總租期為36期。每期需支付租金279,316.49元,于每期租金計算周期的結(jié)束日支付,滯納金為應(yīng)付未付金額的每日千分之一。合同還約定,被告卓某公司如果出現(xiàn)違約,原告有權(quán)要求被告卓某公司立即支付所有應(yīng)付未付的款項、未到期的每期租金、租賃物殘值價格、違約金以及其他應(yīng)付款項(包括訴訟費、律師費等費用);違約金金額為應(yīng)付未付的款項、未到期的每期租金、租賃物殘值價格三者總和的30%。被告劉向某簽署有《擔保函》,為被告卓某公司的全部義務(wù),包括租金、利息、違約金、實現(xiàn)債權(quán)的費用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同日,被告卓某公司簽署《承租人確認函》,確認原告支付7,255,539.84元款項后,即視為完全履行合同約定的支付義務(wù)。被告卓某公司還簽署《現(xiàn)場交付和接受確認書》,確認被告卓某公司在出售租賃物后無保留的接受租賃物進行回租。2017年1月6日,原告簽署《起租通知書》,通知起租日為2016年12月20日,并附租金支付表,每期租金的支付日為2017年1月起的每月19日。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向被告卓某公司支付款項7,255,539.84元,但被告卓某公司僅全額支付前10期租金,第11期未足額支付,僅付250,000元,第12期起至今的租金則分文未付。截至2018年7月19日,應(yīng)付未付租金金額已達2,263,848.41元;而且,在1-11期租金的支付過程中,被告卓某公司多次逾期付款,截至2018年7月19日,卓某公司合計拖欠租金2,263,848.41元及滯納金累計為336,854.07元。
被告卓某公司、劉向某未應(yīng)訴答辯。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如下證據(jù):《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現(xiàn)場交付和接受確認書》、《承租人確認函》、《起租通知書》、《擔保函》、上海銀行業(yè)務(wù)憑證、《付款確認表》、《律師函》、付款計劃、律師費發(fā)票、交通銀行回單。鑒于被告卓某公司、劉向某未應(yīng)訴答辯,又因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與其陳述相互印證,本院對原告所述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卓某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售后回租)》,被告劉向某向原告出具的《擔保函》系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當事人理應(yīng)恪守。原告依約履行了合同義務(wù),支付了租賃物協(xié)議價款,但被告卓某公司未按合同約定履行按時給付租金的義務(wù),顯屬違約,原告有權(quán)主張合同加速到期。原告主張的全部未付租金5,684,995.84元(全部剩余租金7,012,228.74元扣除保證金1,327,232.90元),具有法律和事實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關(guān)于合同加速到期日,原告主張以2018年7月19日作為合同加速到期日,本院予以認可,以此計算已到期未付租金為2,263,848.41元、加速到期租金為3,421,147.43元,故被告卓某公司應(yīng)支付原告自2017年4月20日起至2017年4月28日的滯納金1,652.94元(以2017年4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9天計算)、自2017年5月20日起至2017年6月2日的滯納金2,571.24元(以2017年5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4天計算)、自2017年7月20日起至2017年7月25日的滯納金312.92元(以2017年7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6天計算)、自2017年8月20日起至2017年8月23日的滯納金208.61元(以2017年8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4天計算)、自2017年8月20日起至2017年8月29日的滯納金657.53元(以2017年7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1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0天計算)、自2017年8月20日起至2017年8月31日的滯納金789.04元(以2017年7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1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2天計算)、自2017年9月20日起至2017年9月25日的滯納金394.52元(以2017年9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1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6天計算)、自2017年9月20日起至2017年10月17日的滯納金3,419.30元(以2017年9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1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29天計算)、自2017年10月20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的滯納金13,407.19元(以2017年10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29天計算)、自2017年11月20日起至2018年3月30日的滯納金4,339.73元(以2017年11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5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32天計算)、自2017年11月20日起至2018年4月28日的滯納金5,293.15元(以2017年11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5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61天計算)、自2017年11月20日起至2018年6月29日的滯納金7,331.51元(以2017年11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5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223天計算)、自2017年11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4,664.94元(以2017年11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242天計算)、自2017年12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38,935.95元(以2017年12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212天計算)、自2018年1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33,242.49元(以2018年2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81天計算)、自2018年2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27,549.02元(以2018年2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50天計算)、自2018年3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22,406.54元(以2018年3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122天計算)、自2018年4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16,713.07元(以2018年4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91天計算)、自2018年5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11,203.27元(以2018年5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61天計算)、自2018年6月20日起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5,509.80元(以2018年6月19日到期應(yīng)付租金279,316.49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365,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30天計算)(以上合計200,602.76元)。對于原告主張的滯納金和違約金之和超過相關(guān)標準,本院予以調(diào)整為自2018年7月2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滯納金和違約金之和以到期應(yīng)付未付租金2,263,848.41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計算。原告主張的律師費,有合同和事實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卓某公司未按合同約定履行按時給付租金的義務(wù),原告有權(quán)要求被告劉向某在約定的保證擔保范圍內(nèi)對上述金錢給付債務(wù)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被告劉向某作為連帶保證人,應(yīng)對被告卓某公司的上述債務(wù)在約定的保證擔保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被告卓某公司、劉向某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應(yīng)視為放棄庭審中享有的抗辯權(quán)利。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百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普某某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全部未付租金人民幣5,684,995.84元;
二、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普某某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7月19日的滯納金200,602.76元;
三、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普某某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自2018年7月2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滯納金和違約金(滯納金和違約金之和以到期應(yīng)付未付租金2,263,848.41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以實際欠款天數(shù)計算);
四、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普某某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律師費20萬元;
五、被告劉向某對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第一至四項付款義務(w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劉向某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quán)向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追償。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67,998元、公告費560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共計73,558元(原告已預(yù)繳),由被告上海卓某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向某負擔,兩被告應(yīng)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向本院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此頁無正文)
審判員:樂新祥
書記員:黃宗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