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方某某宏宇熱力有限公司,現(xiàn)住址:方某某方正鎮(zhèn)城北新區(qū)物華街3號。
法定代表人:周德武,職務: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彥明,方正鎮(zhèn)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方某某。
原告方某某宏宇熱力有限公司與被告王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方某某宏宇熱力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彥明,被告王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方某某宏宇熱力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決原告無須支付被告二倍工資的單倍部分工資人民幣19,207.90元;2、請求法院判決原告無須支付被告賠償金人民幣21,190.16元。事實與理由:方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11月13日作出的方勞人仲字[2018]第93號仲裁裁決書,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一、裁決要求原告支付被告給付二倍工資的單倍部分工資人民幣19,207.90元是錯誤的。仲裁委為支持被告在仲裁中提出的該項請求,引用了《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方對引用此條款沒有異議,因為原告確實自用工之是起超過了一年未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視為雙方已經(jīng)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是,仲裁委在引用該法條認定原法條說視為原告與被告之間雙方已經(jīng)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后,又自相矛盾引用了《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鄙厦嬉梅l說視為原告與被告之間雙方已經(jīng)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面又引用法條說,原告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面又引用法條說,原告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顯然是屬于適用法律錯誤,據(jù)此作出的仲裁項也是于法無據(jù)的。原告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視為雙方已經(jīng)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在被告工作期間按約定工資標準支付了相應的薪酬。故原告無須支付被告二倍工資的單倍部分工資金款項人民幣19,207.90元。二、裁決要求原告向被告支付賠償金21,190.16元是錯誤的。原告為供熱企業(yè),用工由季節(jié)性,因工作崗位性質(zhì),工作安排也有不同,被告在原告處從事的供熱稽查和供熱費催收工作。按照我縣的供熱期來講,是每年的10月20日開始至次年的4月20日截止,在2018年5月時,2017年至2018年年度的供熱已經(jīng)結束,宏宇熱力公司按照常年一樣對全體員工放假,根據(jù)工作需要上班時間另行通知,原告考慮到被告從事稽查工種,暫時沒有任何工作任務,故對其采取階段性放假,而沒有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沒想到2018年6月13日,被告就向方某某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認為原告單位將其辭退。在事實中,原告單位沒有實施辭退被告或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2018年6月原告通知所有員工放假員工返崗工作,其中也通知了被告,其他人員接到通知后都已返崗,唯獨被告拒絕返崗工作,被告已找到新的工作,在溪林瑪奇朵工地做水暖工作,是自己主動選擇離開原告工作單位,現(xiàn)仲裁委在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的情況下,認定原告單位告知被告放假,實際為辭退被告沒有任何證據(jù)可以證實,屬于認定事實錯誤,在雙方?jīng)]有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下,原告無須向被告支付任何經(jīng)濟補償金、賠償金。而且假設認定雙方已經(jīng)解除勞動關系,也屬于被告自己主動決定結束勞動關系,且從2015年9月20日至2018年5月15日為2年7個月,而仲裁委卻算出來3年多的時間,并按4年計算違反法律解除勞動關系來計算經(jīng)濟補償金額也是錯誤的。綜上所述,原仲裁裁決存在諸多錯誤,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為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故向貴院提出訴訟,請求依法判決。
被告王某某辯稱:我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根本不成立,請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立即給付未簽訂合同的雙倍工資19,207.90元和賠償金21,190.16元。首先,原告的事實理由是一種對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和第八十二條的理解錯誤。第一,我認為原告對法律的解釋和理解完全是錯誤的。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一個月內(nèi)應當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這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在一個月內(nèi)訂立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違法,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之所以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和八十二條,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第六條和第七條規(guī)定對單位違反簽訂合同義務的懲罰性賠償?shù)姆珊蠊K员景傅年P鍵是強調(diào)的簽訂書面合同,而原告將視為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理解為簽訂書面合同完全是錯誤的理解。第二、仲裁委判令只給付起訴前的7個月應給付雙倍工資,我方對此判項未起訴。但事實法律有明確的規(guī)定,即《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不定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止。依據(jù)本案的事實,原告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確實未簽訂書面合同,至勞動關系解除時,也未補簽書面勞動合同。實際上,應當給付自2015年10月21日至2018年4月7日前的雙倍工資,不應為7月零3天,法庭應駁回其起訴。其次,我方認為仲裁判令原告支付賠償金完全是正確的。原告所稱供熱系季節(jié)性工作,工作崗位和安排也有不同,所以,就可以隨時給員工放假。這僅是其自己認為的理所當然,這是完全將員工的合法權益和利益置之于不顧?,F(xiàn)在多數(shù)公司都采取長期放假的方式,迫使勞動者主動離職。本案中,我方是被放長假,并非崗位的不同,而與往年同期相比,我都是全年上班,工資表可以證實,并非供熱期結束,給我放假的時間為4月7日,在供熱期內(nèi),實質(zhì)上就是以此方式辭退我,想規(guī)避支付賠償金。答辯人的家庭收入,就是靠這點工資。而一旦斷了工資收入,家庭就很難維持。而所謂的放假,就是強迫我離職,實為辭退。所以,其變相的辭退或解除勞動關系,應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綜上,請求法院依法給于公正的判決。
在開庭審理時原告舉示了如下證據(jù):1、方勞人仲字[2018]第70號方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決定書一份,方勞人仲字[2018]第93號方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決定書一份;2、熱力公司在2018年4月20日統(tǒng)計的《用人單位解除(終止)勞動合同信息備案冊》和2018年4月份員工考勤統(tǒng)計表一份。被告未向法庭舉示證據(jù)。通過質(zhì)證,本院認為,兩份仲裁書的申請標的不同,不屬重復訴訟,故對原告想要證明的問題不予確認;對證據(jù)2,本院認為具有真實性,予以采信。經(jīng)質(zhì)證認證,本院確認如下事實:
2015年09月20日,被告王某某未簽訂勞動合同入職原告方某某宏宇熱力有限公司,職務為外網(wǎng)維護,工資為每月2,690.00元。2018年04月07日,原告告知被告王某某所在團隊放假,但第二天其它人均回到崗位上班,王某某未接到上班通知。王某某發(fā)現(xiàn)后多次電話詢問何時上班,得到答復是先在家呆著,至2018年06月13日向方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被告一直未接到通知回崗。原告單位統(tǒng)計的《用人單位解除(終止)勞動合同信息備案冊》中未記載辭退被告信息。
本院認為,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中增加一倍的工資屬于懲罰性賠償,不屬勞動報酬,適用《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27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即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二倍工資適用時效的計算方法為在勞動者主張兩倍工資時,因未簽訂勞動合同行為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故時效從其主張權利之日起向前計算一年,以不超過11個月工資為準。本案中被告王某某自2018年06月13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視為知道其權利被侵害,向前推算一年為2017年06月13日,而王某某入職原告公司時間為2015年09月20日,至2016年09月20日屆滿一年,2016年09月20日與2017年06月13日之間無時間上的交叉,王某某主張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在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時已過仲裁時效,其主張無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應予駁回;在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時應與該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情形相適應,即符合該款中三項規(guī)定中任一項應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本案中被告王某某并不符合任一項規(guī)定,不應適用該款規(guī)定獲得二倍工資;該條第三款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本案中被告王某某正是在此范圍內(nèi)與用工單位的糾紛,故適用此款規(guī)定。原告給被告放假,并未通知辭退或解除勞動關系,在被告詢問何時上班時,只是告知先在家呆著,并沒有辭退被告的任何意思表示和行為,被告也僅從表面現(xiàn)象分析得出被辭退,而無證據(jù)證明,故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并未解除或終止,被告要求給付二倍賠償金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原告的無需支付二倍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條、第十四條三款、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六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無需支付被告二倍工資的單倍部分工資人民幣19,207.90元;
二、原告無需支付被告賠償金。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被告王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學峰
人民陪審員 高云
人民陪審員 鄭桂香
書記員: 馬睿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