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方林,男,1966年11月13日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清洪,上海華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趙德林,男,1961年1月26日生,漢族,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爾勒市。
原告方林與被告趙德林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方林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清洪,被告趙德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方林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趙德林支付拖欠的房屋租金人民幣5萬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判令趙德林自2017年12月22日起,以5萬元為基數(shù),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向方林支付違約金至判決之日止。事實和理由:趙德林自2017年5月至8月承租方林房屋。2017年9月7日雙方結算后,趙德林確認欠付租金5萬元,并答應在2017年10月30日前支付。2017年10月30日期滿后,趙德林仍未能支付。2017年12月22日,趙德林又向方林出具一份還款約定,答應在2018年3月底支付房租,如未能按期支付則按銀行貸款利率支付違約金(從2017年12月22日)。綜上,方林提出訴請如上。
趙德林辯稱,確實欠付租金5萬元,該5萬元是2017年5-8月份的租金,當時合同是上海級和酒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級和公司”)簽的,租金也是級和公司拖欠的。趙德林是級和公司的股東,代表公司和方林簽了結算單。后來方林從趙德林處拿過一些酒,應該抵扣掉1.6萬元的房租。2017年9月7日,趙德林和方林又簽了一份《租房合同》,租期從2017年9月1日到2018年9月1日,房屋還是由級和公司使用。該份合同也已在2018年2月份解除,雙方就該份合同不存在糾紛。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2017年9月7日,方林(甲方)與趙德林(乙方)簽訂《租房合同》,約定甲方將上海市寶山區(qū)友誼路XXX弄XXX號樓的地下室(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出租給乙方使用;租期自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止;每月租金8,333元。同日,趙德林簽署書面材料,主要內(nèi)容為:2017年5月-8月共計4個月房租,每月12,500元,共計5萬元,請趙總(趙德林)貴公司于2017年10月30日之前將5萬元支付給房東方林。2017年12月22日,趙德林在上述書面材料下方手寫如下內(nèi)容:1、趙德林于2017年12月23日之前將價值5萬元的酒質押在方林處,雙方清點交接并簽字確認;2、趙德林于2018年3月底之前將房租費付給方林;3、趙德林與方林2017年12月24日解除雙方的租賃合同,并辦理交接手續(xù);4、若趙德林于2018年3月底未能將房租5萬元支付給方林,趙德林根據(jù)銀行貸款利率承擔違約金(從2017年12月22日起付)。
庭審中,方林表示,2017年9月份之前,就系爭房屋和級和公司簽訂過一份租賃合同。本案中主張的租金,是與級和公司所簽合同中拖欠的租金。2017年9月7日,方林和趙德林重新簽訂《租房合同》,并對之前級和公司所欠租金進行了結算。趙德林確認之前拖欠的租金由其承擔,所以在結算材料上簽字。2017年9月7日的《租房合同》,雙方已于2018年2月份解除,不存在糾紛。趙德林表示,2017年9月7日所簽《租房合同》確于2018年2月份解除,不存在糾紛。2017年9月7日的結算材料上,趙德林是代表級和公司簽字的,方林應當向級和公司主張租金。方林還從趙德林處拿過一批酒,應當?shù)挚?萬多元的租金。審理中,法庭要求趙德林提供以酒抵扣租金的相關證據(jù),趙德林未能向本院提供。
庭審后,方林向本院提供一份與級和公司簽訂的《租房合同》,合同約定,由級和公司承租寶山區(qū)友誼路XXX弄XXX號樓的一樓房屋及地下室兩間房;租期自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每月租金12,500元。該合同落款處未有日期。
本院認為,根據(jù)方林提供的結算材料,2017年9月7日,趙德林書面確認,拖欠方林2017年5月-8月的租金5萬元。2017年12月22日,趙德林再次確認,由其在2018年3月底前向方林支付租金,逾期未能支付,由其按銀行貸款利率承擔違約責任。庭審中,趙德林對該份材料的真實性亦不持異議。故方林要求趙德林支付租金5萬元,并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支付違約金,相關訴請合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趙德林辯稱系代表級和公司簽訂結算材料,應由級和公司承擔責任,該主張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也與結算材料載明內(nèi)容不符,本院不予采信。趙德林辯稱曾以酒抵扣租金,但未能就該節(jié)事實提供證據(jù)證明,本院難以采信,故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趙德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方林租金5萬元;
二、被告趙德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以5萬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向原告方林支付自2017年12月22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違約金。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25元,由被告趙德林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童翔燕
書記員:王竹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