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文靜,女,1983年3月9日出生,漢族,住四川省萬源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肖倩,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曦明,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區(qū)。
法定代表人:劉浩,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濤,上海東座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心瑤,上海東座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文靜與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股東知情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文靜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曦明律師、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委訴訟代理人王濤律師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提供其2016年度、2017年度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會計報表附注)供原告查閱、復制;2、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月度財務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會計報表附注)供原告查閱、復制;3、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5年12月29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股東會會議記錄、執(zhí)行董事決定供原告查閱、復制;4、判令被告提供與其2016年度、2017年度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表相對應的會計憑證、與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月度財務會計報表相對應的會計憑證(上述會計憑證均包括原始憑證、作為原始憑證附件入賬備查的資料)供原告查閱;5、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其他輔助性賬簿)供原告查閱;6、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所有財務賬戶的收入、支出流水、對賬單供原告查閱;7、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學員名字排列的交易合同、課程簽到記錄、收付款記錄、收據(jù)、發(fā)票供原告查閱;8、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畫材銷售合同、收付款記錄、收據(jù)、發(fā)票供原告查閱;9、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企業(yè)團建活動合同、收付款記錄、收據(jù)、發(fā)票供原告查閱;10、判令被告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管理人員名冊供原告查閱。事實和理由:2015年12月29日,被告成立,原告為被告股東之一,但自2016年12月起,被告停止向原告提供與公司相關的經營信息及財務報告,并且更換財務人員,導致原告無法了解被告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被告法定代表人劉浩還存在與他人成立案外公司及挪用被告資產等損害股東利益的情況,故原告向被告提出轉讓股份、退出被告的請求,并于2018年3月22日向被告發(fā)函,要求其提供相關材料供原告查閱、復制,但被告至今未予回復。原告作為被告股東,依法享有股東知情權,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辯稱,對原告的股東身份無異議,確認收到原告發(fā)送的《要求查閱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賬簿的通知》,同意原告依照法律規(guī)定行使股東知情權,不同意原告超出法律規(guī)定查閱、復印被告特定材料。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以下事實予以認定:1、2015年12月29日,被告經上海市虹口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00萬元,其中原告認繳120萬元并擔任監(jiān)事職務,被告法定代表人劉浩認繳180萬元并擔任執(zhí)行董事職務。2、《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第十二條約定,公司不設董事會,設執(zhí)行董事一名,任期三年,由股東會選舉產生;第十三條約定,執(zhí)行董事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及其報酬事項并根據(jù)經理的提名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及其報酬事項;第十四條約定,對前款所列事項執(zhí)行董事作出決定時,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并由執(zhí)行董事簽名后置備于公司;第二十四條約定,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并應在每個會計年度終了時制作財務會計報告,委托國家承認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并出具書面報告,并應送交各股東。3、2018年3月22日,原告向被告公司郵寄《關于要求查閱財務會計報告及會計賬簿的通知》,要求被告收函三日內提供2016年、2017年月度及年度財務報告供原告查閱、復制,提供收入支出流水記錄、財務會計賬簿供原告查閱等,被告未予回復。
審理中,原、被告一致同意被告在本市虹口區(qū)東大名路XXX號XXX層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內(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所在律師事務所)提供特定文件材料供原告查閱、復制。
本院認為,股東知情權是股東固有的、法定性權利,非依法定條件排除外,不能限制股東行使該項權利。本案中,原告作為被告股東,在沒有合理事由證明其存在不正當目的的情況下,可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行使股東知情權,對此,被告表示同意原告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行使股東知情權,不同意原告超出法律規(guī)定行使權利。本院認為,《公司法》對股東知情權行使范圍已作出明確規(guī)定,股東有查閱、復制特定文件的權利。
關于查閱、復制的具體內容,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jiān)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且被告公司章程規(guī)定被告設執(zhí)行董事一名,故原告要求查閱、復制被告股東會會議記錄、執(zhí)行董事決定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再根據(jù)《會計法》的相關規(guī)定,財務會計報告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及月度報告,應當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會計報表又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被告公司章程亦規(guī)定被告每年度應向股東送交經審計的會計報告,因此,原告要求查閱、復制被告2016年度、2017年度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會計報表附注,以及自2016年12月1日起的月度財務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會計報表附注的訴訟請求,亦符合法律規(guī)定和公司章程約定,可予支持。
關于查閱的具體內容,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并應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原告已向被告發(fā)出查閱的書面請求,被告未予以回應,亦未提出原告存有不正當目的,故被告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提供所查閱的材料。根據(jù)《會計法》的規(guī)定,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其他輔助性賬簿,故原告要求查閱被告自2016年12月1日的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其他輔助性賬簿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此外,會計憑證是登記會計賬簿的原始依據(jù),也是編制會計報告的基礎性依據(jù),根據(jù)《會計法》的相關規(guī)定,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記賬憑證又是根據(jù)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以及作為原始憑證附件入賬備查的有關資料編制而成的。因此,原告要求查閱與財務會計報告對應的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作為原始憑證附件入賬備查的資料的訴請于法不悖,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查閱被告其他材料的訴訟請求于無法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九條第一款,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五款,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四)》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提供其2016年度、2017年度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會計報表附注)供原告文靜查閱、復制;
二、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月度財務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及會計報表附注)供原告文靜查閱、復制;
三、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提供其自2015年12月29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股東會會議記錄、執(zhí)行董事決定供原告文靜查閱、復制;
四、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提供與其2016年度、2017年度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表相對應的會計憑證、與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月度財務會計報表相對應的會計憑證(均包括原始憑證、作為原始憑證附件入賬備查的資料)供原告文靜查閱;
五、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提供其自2016年12月1日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其他輔助性賬簿),供原告文靜查閱;
原告依據(jù)本判決查閱或復制上述文件材料的,在原告在場的情況下,可由其委托的律師、會計師(不超過兩人)輔助進行;查閱、復制地點為上海市虹口區(qū)東大名路XXX號XXX層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內;查閱、復制時間不得超過十個工作日。
六、駁回原告文靜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元,減半收取為25元,由被告上海一隅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宋愛琴
書記員:王??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