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峰
韓桂華(黑龍江致遠律師事務所)
文某某
原告文秀峰,男,漢族,無職業(yè),住鐵鋒區(qū)。
委托代理人韓桂華,黑龍江致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文某某,女,漢族,住齊齊哈爾市龍沙區(qū)。
原告文秀峰與被告文某某占有物返還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文秀峰及其委托代理人韓桂華、被告文某某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文秀峰訴稱,原告與前妻(已于2013年4月去世)共有積蓄60余萬元,2015年原告將50萬元積蓄分別分給四個子女。
剩余10萬元留給原告自己用作急用。
這10萬元一直由被告保管,每花一筆錢被告都向原告列明細。
原告對被告一直信任有加。
該筆款項現(xiàn)在還有7萬元在被告手中。
現(xiàn)原告因身體多病急需用錢醫(yī)治,雖經(jīng)原告多次索要,被告至今分文未歸。
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償還存放在被告處的人民幣70000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被告文某某辯稱,2014年8月,被告父親把存折和工資卡放在被告處保管,當時卡和存折合計有人民幣本金和利息合計大約600000元,之后原告將其中的500000元分給三位子女,剩余的100000元一直放在被告處。
2015年9月,其中的30000元用于為被告母親購買墓地,剩余70000元繼續(xù)在被告處。
當時因為被告兒子買房急需資金,原告于2015年10月1日到被告家里吃飯時承諾這70000元贈與給被告使用,被告的哥哥當時也在場。
所以,這70000元并不是借款。
此外,原告起訴狀中提到的因看病負債累累的情況與事實不符。
此外,證人甘某自稱是原告的保健醫(yī),但其并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故該人來歷不明,其證言不真實,有與他人聯(lián)合欺詐原告財產(chǎn)的嫌疑。
綜上,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的事實,向本院出示了以下證據(jù):
1、2016年4月文某某親筆出具的明細賬一份,證實原告截止到2015年10月份,原告存放在被告處的存款扣除買墓地的花銷,剩余70000元。
被告質(zhì)證,對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
原告提交的只是我書寫的其中一頁,無法證實這70000元是保管在被告處的。
本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2、證人文婷證言,證實證人文婷是原告的孫女,被告的侄女。
大約2015年年末、2016年年初的一天,被告給證人打電話,說原告也就是證人的爺爺在他處有70000元錢,這70000元原告讓被告用了,給證人打個招呼。
被告電話中還說,如果將來原告要用這筆錢,會給原告孝敬回去,如果不用的話,這個錢被告也不會一個人貪了,會給大家分,證人說這個錢跟自己無關。
這70000元是原告存放在被告處的,證人并沒有聽原告說過這70000元贈與給被告使用。
該證人雖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但因原告、被告對證人證言均沒有異議,故本院對該證人證言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3、證人甘福民證言,證實證人甘福民是為原告治療腰間盤的保健醫(yī),2016年4、5月份的一天,在證人為原告治療腰間盤時,原告手機一直響,原告起初不接聽。
在證人的勸說下,原告給自己在山東的妹妹打電話,在原告打電話過程中,證人聽見原告說“憑什么不還我這個錢?”老爺子掛斷電話后,證人聽原告說了這70000元的來龍去脈,被告的姑姑也就是原告的妹妹也勸說原告別從女兒要這個錢了。
原告對該證人證言沒有異議。
被告質(zhì)證,該證人證言不屬實。
本院認為,因該證人證言部分內(nèi)容系證人聽原告轉述,非原始證據(jù),故無法作為定案的依據(jù),亦無法證實本案基本的案件事實。
被告文某某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證人文穎杰證言,證實證人是原告的長子、被告的哥哥。
2015年9月份,因給母親挪墳證人從北京回到齊市。
這期間,被告買房著急用錢不好借,原告多次說讓原告用這70000元。
有一天,原告和證人在被告家吃飯,原告主動跟被告說讓被告用這70000元,原告對被告說:“錢你就用吧,我退休金多,夠花。
”證人沒聽見原告說這筆錢用不用還,何時償還。
被告起初推辭,后來錢實在不好借也就用這筆錢買房子了。
原告認為該證人證言只能證實被告將70000元用于買房,而不能證實原告將70000元贈與被告使用的事實,且證人與被告是兄妹關系,證明力較弱。
被告對該證人證言沒有異議。
因該證人證言與被告具有利害關系,故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系父女關系。
原告與被告的母親(已故)共有60萬余元存款,在被告的母親去世后,原告將其中的500000元存款分給包括被告在內(nèi)的三位子女。
剩余約100000元一直放置在被告處。
2015年8月、9月,原告要求被告從100000元中拿出30000元用于為被告母親購買墓地,剩余70000元仍然在被告處存放。
被告曾親筆書寫一份明細賬,寫明:“爸存款截止2015年10月為70000元。
……略。
”2015年10月份,被告因自己兒子買房用錢,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將該70000元用于購買房屋。
原告認為自己雖然許可被告使用該筆款項,但并沒有免除被告的返還義務。
被告認為,原告已經(jīng)將70000元贈與自己使用,而且兄長也能證實這一點。
現(xiàn)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返還70000元。
本院認為,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根據(jù)庭審中查明的事實,原告確實存放在被告處人民幣600000余元,扣除已經(jīng)分割和購買墓地的支出,尚有70000元在被告處存放。
被告為原告書寫的支出明細亦可印證這一事實,雙方形成事實上的保管關系。
2015年10月,被告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將該70000元用于買房,并主張該70000元是原告贈與自己的,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告對雙方之間的贈與關系具有舉證義務,而被告兄長的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故本院認為被告未有充分證據(jù)證實原告將該70000元贈與自己使用。
且從證人文婷的證言中可以看出,被告在用款時也向證人表示過,若原告有用錢之日,被告會把錢“孝敬”回去,說明被告在用款時,返還義務并未完全免除,故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
原告要求被告返還7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應予支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文某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nèi)返還原告文秀峰人民幣7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50元,由被告文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期滿7日內(nèi),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因該證人證言部分內(nèi)容系證人聽原告轉述,非原始證據(jù),故無法作為定案的依據(jù),亦無法證實本案基本的案件事實。
被告文某某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證人文穎杰證言,證實證人是原告的長子、被告的哥哥。
2015年9月份,因給母親挪墳證人從北京回到齊市。
這期間,被告買房著急用錢不好借,原告多次說讓原告用這70000元。
有一天,原告和證人在被告家吃飯,原告主動跟被告說讓被告用這70000元,原告對被告說:“錢你就用吧,我退休金多,夠花。
”證人沒聽見原告說這筆錢用不用還,何時償還。
被告起初推辭,后來錢實在不好借也就用這筆錢買房子了。
原告認為該證人證言只能證實被告將70000元用于買房,而不能證實原告將70000元贈與被告使用的事實,且證人與被告是兄妹關系,證明力較弱。
被告對該證人證言沒有異議。
因該證人證言與被告具有利害關系,故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系父女關系。
原告與被告的母親(已故)共有60萬余元存款,在被告的母親去世后,原告將其中的500000元存款分給包括被告在內(nèi)的三位子女。
剩余約100000元一直放置在被告處。
2015年8月、9月,原告要求被告從100000元中拿出30000元用于為被告母親購買墓地,剩余70000元仍然在被告處存放。
被告曾親筆書寫一份明細賬,寫明:“爸存款截止2015年10月為70000元。
……略。
”2015年10月份,被告因自己兒子買房用錢,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將該70000元用于購買房屋。
原告認為自己雖然許可被告使用該筆款項,但并沒有免除被告的返還義務。
被告認為,原告已經(jīng)將70000元贈與自己使用,而且兄長也能證實這一點。
現(xiàn)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返還70000元。
本院認為,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根據(jù)庭審中查明的事實,原告確實存放在被告處人民幣600000余元,扣除已經(jīng)分割和購買墓地的支出,尚有70000元在被告處存放。
被告為原告書寫的支出明細亦可印證這一事實,雙方形成事實上的保管關系。
2015年10月,被告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將該70000元用于買房,并主張該70000元是原告贈與自己的,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告對雙方之間的贈與關系具有舉證義務,而被告兄長的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故本院認為被告未有充分證據(jù)證實原告將該70000元贈與自己使用。
且從證人文婷的證言中可以看出,被告在用款時也向證人表示過,若原告有用錢之日,被告會把錢“孝敬”回去,說明被告在用款時,返還義務并未完全免除,故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
原告要求被告返還7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應予支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文某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nèi)返還原告文秀峰人民幣7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50元,由被告文某某承擔。
審判長:閆文新
審判員:段麗媛
審判員:張桓
書記員:張宇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