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忠
付越(湖北元領律師事務所)
襄陽市興某某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
丁永樂(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
董建軍
襄陽市郵政局
李詠(湖北臥龍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文學忠,男。
委托代理人付越,湖北元領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上訴人(原審被告)襄陽市興某某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下稱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
法定代表人殷義芬,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丁永樂,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董建軍,男。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襄陽市郵政局。
法定代表人張光榮,襄陽市郵政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李詠,湖北臥龍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上訴人文學忠因與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被上訴人襄陽市郵政局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襄陽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于2013年8月5日作出的(2013)鄂襄新民初字第0024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3年11月1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于2013年11月19日上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文學忠及其委托代理人付越,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丁永樂、董建軍,被上訴人襄陽市郵政局的委托代理人李詠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7年2月,文學忠與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文學忠自2007年1月1日起到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工作,期限為一年;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將文學忠派遣到襄陽市郵政局從事郵件投遞工作;文學忠的工資實行綜合計算工作制,其月工資標準為380元,委派單位對實行工資計件考核和下達有業(yè)務發(fā)展目標的,工資標準不固定,按相關工資考核辦法和業(yè)務發(fā)展考核辦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委派單位安排文學忠加班或延長工作時間的,其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計算加班加點工資的基數為380元。2008年1月1日,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再次與文學忠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勞動合同的期限為兩年,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將文學忠派遣到市郵政局所屬發(fā)投分局從事投遞崗位工作,工作地點為高新投遞站;在用工單位的勞動報酬為每月460元,用工單位安排員工加班或延長工作時間的,應依法安排文學忠補休或支付相應勞動報酬。該勞動合同期滿后,文學忠繼續(xù)在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工作,且繼續(xù)在原崗位工作,但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未與文學忠簽訂勞動合同。
2012年6月,文學忠以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同月11日,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要求與文學忠補簽勞動合同,文學忠不同意,并于當月14日辦理了工作移交手續(xù),之后,文學忠未在到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工作。
根據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提供的襄陽市襄城社會保險辦事處出具的證明,反映文學忠自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yè)保險已由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足額繳納。
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期間,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通過銀行賬戶向文學忠發(fā)放的工資分別為:2011年7月1582.93元、8月1559.1元、9月1464.27元、10月1204.1元、11月1880.1元、12月4471.1元、2012年1月3068.1元、2月2136.07元、3月3337.58元、4月2379.07元;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間的月平均工資為2026.93元,2012年1月至4月的月平均工資為2730.21元。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提供的《勞動報酬發(fā)放明細表》中反映文學忠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間的月均工資為1250元,文學忠2012年1月至6月期間的月均工資為1550元。
2012年10月27日,文學忠以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襄陽市郵政局為被申請人,向襄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下稱市仲裁委)申請仲裁,仲裁請求為:一、解除與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二、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13200元;三、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26400元;四、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支付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間雙倍工資26400元;五、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支付2007年至2010年6月年休假加班工資4636元;六、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為其補繳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期間的失業(yè)保險費;七、襄陽市郵政局對上述第二項至第五項請求承擔連帶責任。市仲裁委經過處理,于2013年1月17日作出襄勞人仲裁字(2013)第13號仲裁裁決為:一、第一被申請人(即興某某公司)與申請人(即文學忠)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自2012年6月30日解除;二、第一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2011年帶薪年休假工資報酬552元,第二被申請人(即襄陽市郵政局)與第一被申請人承擔連帶責任;三、駁回申請人的其他仲裁請求。文學忠不服該仲裁裁決,在法定期限內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并提出前述訴訟主張。
本院認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的規(guī)定支付經濟補償。前款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敝?guī)定,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而不是放任這種無書面勞動合同關系繼續(xù)維持。即使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主張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歸咎于上訴人文學忠的理由成立,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未及時終止勞動關系,仍應向文學忠支付經濟補償金。一審法院認定雙方系“解除“而非”終止“勞動關系,屬定性錯誤,但不影響實體處理。上訴人文學忠從事的是郵件投遞工作,雖然襄陽市郵政局提供的文學忠工資發(fā)放明細表,鑒于文學忠也舉出相應相反證據,一審法院從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性文件、司法解釋切實加強對勞動者保護的目的出發(fā),不采信該證據符合民事訴訟證據的綜合采信規(guī)則。鑒于文學忠2011年以前的年休假工資事實存在,期間也一直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又不依法終止與文學忠之間的勞動關系,原審判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應支付文學忠從2008年至2012年6月份的未休年休假工資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而,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提出的一審認定文學忠月均工資2400元既認定事實錯誤,不采信發(fā)放工資明細表也屬程序違法;原審判決該公司應支付文學忠從2008年至2012年6月份的未修年休假工資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2011年以前的年休假工資如果存在,也已超過訴訟時效的上訴理由依法不能成立。關于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是否已經為文學忠足額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爭議問題。一審中,襄陽市襄城社會保險辦事處作為辦理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企業(yè)及職工社會保險的機構,于2012年12月4日出具的并加蓋社保費核定專用章的書面證明,是法定有效的證明,該證明明確無誤寫明了文學忠的所屬公司、身份證號碼、社保號碼,以及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yè)保險已由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足額繳納的具體內容。文學忠無相反證據推翻。且原審法院依法對該爭議也未作出實體判決處理。故文學忠提出的該上訴理由也不能成立。綜上,上訴人文學忠與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的上訴理由和請求,本院二審依法均不予以采納。原審判決認定基本爭議訴訟事實正確,判決適用法律正確,結果妥當。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的規(guī)定支付經濟補償。前款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敝?guī)定,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而不是放任這種無書面勞動合同關系繼續(xù)維持。即使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主張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歸咎于上訴人文學忠的理由成立,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未及時終止勞動關系,仍應向文學忠支付經濟補償金。一審法院認定雙方系“解除“而非”終止“勞動關系,屬定性錯誤,但不影響實體處理。上訴人文學忠從事的是郵件投遞工作,雖然襄陽市郵政局提供的文學忠工資發(fā)放明細表,鑒于文學忠也舉出相應相反證據,一審法院從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性文件、司法解釋切實加強對勞動者保護的目的出發(fā),不采信該證據符合民事訴訟證據的綜合采信規(guī)則。鑒于文學忠2011年以前的年休假工資事實存在,期間也一直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又不依法終止與文學忠之間的勞動關系,原審判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應支付文學忠從2008年至2012年6月份的未休年休假工資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而,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提出的一審認定文學忠月均工資2400元既認定事實錯誤,不采信發(fā)放工資明細表也屬程序違法;原審判決該公司應支付文學忠從2008年至2012年6月份的未修年休假工資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2011年以前的年休假工資如果存在,也已超過訴訟時效的上訴理由依法不能成立。關于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是否已經為文學忠足額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爭議問題。一審中,襄陽市襄城社會保險辦事處作為辦理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企業(yè)及職工社會保險的機構,于2012年12月4日出具的并加蓋社保費核定專用章的書面證明,是法定有效的證明,該證明明確無誤寫明了文學忠的所屬公司、身份證號碼、社保號碼,以及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yè)保險已由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足額繳納的具體內容。文學忠無相反證據推翻。且原審法院依法對該爭議也未作出實體判決處理。故文學忠提出的該上訴理由也不能成立。綜上,上訴人文學忠與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的上訴理由和請求,本院二審依法均不予以采納。原審判決認定基本爭議訴訟事實正確,判決適用法律正確,結果妥當。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襄陽興某某人資公司負擔。
審判長:邢軍
審判員:焦靜平
審判員:張敏杰
書記員:劉海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