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周光權關注刑事案件證人出庭問題。他坦言,我國刑事司法中證人出庭率低下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建議明確必要證人的概念和范圍,要求在某些特殊案件中必要證人必須出庭,科學設定相關績效考核指標,大力推進司法公正。
周光權建議,盡快完善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明確證人出庭的義務和權利,完善證人出庭權利保障配套措施。為此,要進一步更新司法觀念,明確“必要證人”的概念。
周光權解釋說,在審判實踐中,凡是證人證言涉及犯罪構成要件、罪與非罪、量刑檔次、自首、立功等情形的,尤其是證言與認罪認罰案件中對被告人的量刑有關的,人民法院就應當發(fā)揮司法能動性,主動通知“必要證人”出庭作證,以保障司法公正。
關于證人必須出庭的案件類型,周光權作出了列舉:對于一些法官認為的案情復雜、疑難,不通知必要證人出庭顯然很難查明案件主要事實的案件;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堅持做無罪辯護,且申請通知證人出庭的案件;控辯雙方對事實和證據(jù)分歧極大,且一方申請通知證人出庭的案件;被告人提出非法證據(jù)排除請求,且申請通知證人出庭的案件等,都應當積極通知證人出庭。
周光權還建議完善對拒絕出庭作證證人的制裁措施以及建立相關協(xié)作機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